特斯拉香港大跳水,Model 3干到24万!为啥内地反而涨价?

最近特斯拉在香港这一波操作,说实话,挺狠的,甚至有点“不讲武德”。

7月4号,特斯拉突然在香港市场来了一招王炸:Model 3全系直接大降价,搭配上当地政府的“一换一”免税政策,后驱版居然干到了24.9万港币,长续航只要26.9万,高性能也就32.5万——一看价格,我都怀疑是不是看错了,这是在送车吗?

折算一下,后驱版差不多是23万人民币出头,比内地便宜了一大截。你要知道,现在内地的Model 3长续航版才刚涨完价,涨了1万块,官方理由是升级了续航和性能,753公里续航、3.8秒破百。

特斯拉香港大跳水,Model 3干到24万!为啥内地反而涨价?-有驾

可问题来了:为啥一个市场在打骨折,另一个市场却在加价?这背后的逻辑,还真不只是简单的“地方差异”。

特斯拉在香港:杀疯了也合理

先说说特斯拉为什么敢在香港这么干。一个字:稳。

今年5月,特斯拉在香港的私家车市场已经登顶了,卖了1319辆,占市场份额30%。更猛的是,Model Y一个车型就占了特斯拉销量的84%。也就是说,香港人对特斯拉是真爱,而且爱得很专一。

可问题是,比亚迪还压着特斯拉一头。今年1到5月,比亚迪在香港卖了3969辆,特斯拉才3067辆。这场暗战谁都看得懂:特斯拉要想守住老大地位,非得“放大招”不可。

所以现在的这波降价,不是清库存,也不是单纯补贴,而是赤裸裸的“市场肉搏”:把价格压到极限,再配上0%利率贷款、企业买车送1万保险金、优先提车这种政策,特斯拉在香港是铁了心要横扫竞争对手。

我曾在香港体验Model Y,高配开得像出租车

说点我自己的感受。去年出差香港,在中环打了个Model Y出租(对,香港不少Model Y直接被拿去跑专车),本来想着高配四驱嘛,加速嗖嗖的。

结果师傅一上车就是一脚地板电,我脑袋直接撞后座。好是好,但开在九龙的小巷子里,那种加速就有点浪费了。更重要的是,特斯拉在香港的保有量越来越大,甚至有点“街车”趋势,稍微懂车的人都在说:买特斯拉,不再是身份象征,反而是图个实用。

特斯拉香港大跳水,Model 3干到24万!为啥内地反而涨价?-有驾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香港人现在更关注“性价比”,而不是炫配置。特斯拉把Model 3价格打到20多万港币,简直就是告诉你:不买都亏了。

那内地为啥反着来?不是“不想降”,而是“不能降”

再回头看内地这边,Model 3长续航版刚涨完价,理由是性能升级。确实,新版本的续航能干到753公里,零百加速3.8秒,这性能放在30万以内几乎没对手。

而且,别忘了,内地的Model 3产自上海,供港也是那边造的,但价格策略却完全不同——为啥?

说白了,内地市场已经不是靠低价吸引用户的阶段了。买特斯拉的大多数用户,对价格已经没那么敏感,反倒是更关注体验、配置、智能化这些软实力。加上国内现在电车内卷严重,特斯拉想保持“高端纯电”的人设,贸然降价,反而会拉低品牌形象。

我身边有个朋友,本来在看小鹏G6,看到Model 3长续航“涨价”的新闻后反而立马下订了,说白了,就是怕再涨。他说了一句话我印象特别深:“Model 3要是再涨个几千,我就真买不起了。”

你看,这波操作,其实也是特斯拉的营销策略之一:制造“价格会越来越高”的预期,反向刺激消费。

香港市场=特斯拉“理想实验室”?

你可以把香港当成特斯拉的小型“策略试验田”——在这里测试大幅度降价政策的用户反应、销量弹性、金融配套的接受度,然后再考虑是否推广到其他市场。

更关键的是,香港和大湾区(深圳、珠海)打通之后,特斯拉也在疯狂铺桩。87个超充站、450多个桩,再加129个目的地充电站,总共1100多个桩,V4快充也已经安排上了。这种基础设施的配合,决定了他们可以肆无忌惮地推高市占率。

特斯拉香港大跳水,Model 3干到24万!为啥内地反而涨价?-有驾

写在最后:现在适合上车吗?

如果你恰好在香港工作或者准备换车,现在买Model 3,真的是“抄底”的节奏。而内地这边,虽然在涨价,但从技术指标和配置来看,性价比依然不低——尤其是你有免息贷款、购置税减免这些政策加持时。

当然,如果你等的是“全自动驾驶”、“新内饰改款”、“更大屏幕”这些花活,那就另当别论了。

不过我想说句实在话:再等等,总会有更好的车,但现在这个价格,你已经错过2023年了,再等下去,还真不好说有没有现在划算。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