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汽车CEO李想最近很“忙”。
7月9日以来,李想在社交媒体上异常活跃,从理想i8的上市发布会要在哪里举办,到i8内饰哪个颜色好看,再到调侃理想i8后排都有小桌板,自嘲又一次被“打脸”,每天一条甚至两条的更新频率,让许多网友感慨,曾经的冲浪达人又回来了。
更重要的是,李想不仅回归了社交媒体,而且从语态上看,他显然也克制了很多。
了解李想的人都知道,他曾经是新能源汽车行业里争议性最高的“领导人”。追捧他的人认为他是商业奇才,18岁放弃高考的他,先是白手起家创立汽车之家,并将其成功上市,后来创办理想汽车,又用不被业内看好的“增程技术”打造了新势力第一股,如今也是新势力盈利先锋,可以说,他的商业嗅觉让他几乎“无往不利”。
或许也是因为一帆风顺的创业经历,造就了他有些狂妄的性格。
三年前的他锋芒毕露,diss友商技术路线、嘲讽传统车企思维、教产品经理“做事”,当有网友质疑增程式落后,他甚至反手就抛出“让用户闭嘴”的狂言。
这些年来,网络流传最广的关于他的视频,就是那段在《赢在中国》节目里发脾气的片段,对于自己的脾气,他从不否认,甚至在被问起“哪个是描述最准的一个词”时,他的回答都是——脾气大。
但在最近央视《对话》中,他首次正面回应了这些争议,在节目上发脾气,是因为有选手在弄虚作假,并且首次对自己的脾气做出了解释了:“我会在三种情况下发火:表达毫无逻辑、要求过于低下、行为违背公司价值观。”
曾经的李想,不在乎外界的评价,现在的李想,希望自己对外的形象更成熟。
这样的转变,源于2024年MEGA上市的“滑铁卢”。
2024年3月,理想首款纯电车型MEGA上市,舆论的狂轰乱炸虾,月销不足千辆的残酷数据让李想开始反思自己,三个月后,他在内部信中写道:"任何人的意见都值得听,尤其是骂声。"
此后,他毅然决然推迟了理想后续纯电产品的上市,并且开始退居幕后。
他依旧会出现在镜头前,但言谈举止多了几分克制,也更懂得倾听。
当网友在理想社区吐槽“i8中控屏边框太宽”时,他不再像三年前反驳增程技术时那般锋芒毕露,而是默默将意见转给设计团队,最终量产版边框收窄了3毫米;乐道L90上市当天,这位曾嘲讽“换电是给出租车用的”的霸总,破天荒在朋友圈点赞了李斌的发布会海报。
最显著的转变发生在产品定义环节。据透露,研发i8期间,工程师们每周都会收到老板转发的用户论坛截屏——有人抱怨理想L9座椅通风力度弱,有人建议增加露营模式电源接口。每条邮件末尾都带着李想手打的批注:"请评估可行性"、"这个痛点真实存在"。
现在的他,观点依然一针见血,但眼神却不再凌厉。
为什么李想收敛了锋芒?除了MEGA上市失利对他的刺激,更重要的是,目前的理想迫切需要在纯电市场做出成绩。
回望理想十年发展路,成功的三大要素径清晰可见——精准定位“家庭出行”场景、开创增程技术路线、打造“冰箱彩电大沙发”的舒适标杆。
某种程度上说,理想过去10年,吃的是政策、增程技术和产品定义的红利。
但这样的发展路线很容易复制,随着问界、零跑、深蓝等竞争对手的崛起,理想增程的市场也在被不断蚕食,资料显示,理想L8上半年累计销量仅2.77万辆,L9仅2.66万辆,月均不足5000台,同比跌幅超40%。
也正是因为李想预测到了增程市场很快会进入平台期,在两年前,他就规划了就纯电与增程产品1:1的战略比例,并在去年推出MEGA进军纯电市场。
可惜的是,“MEGA的失利”让理想将纯电战略推迟了一年,也给首款纯电SUV——理想i8 增加了难度。
一方面,理想要破除消费者对理想纯电产品能力的质疑;另一方面,理想i8还要接受乐道L90的挑战,同为中大型纯电SUV,乐道预售起售价仅为27.99万,电池租赁后仅19.39万,同时还可以依托蔚来换电网络解决续航焦虑。
据了解,乐道L90上市后,终端门店进店量涨了3-4倍。
此外,8月将上市的问界M8纯电版,拥有华为液冷超充和ADS 4的技术背书,也是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那么,理想i8究竟有没有胜算呢?
从产品力看,理想i8具备突围的实力。5085mm车长、3050mm轴距的中大型身材,再加上纯电平台的空间重构,可实现“同样尺寸空间更大”的越级体验。
动力系统全系双电机四驱,总功率400kW,4.3秒破百的性能在家庭SUV中堪称强悍。搭载宁德时代5C麒麟电池,最高720km续航配合12分钟补能500公里的超充技术,直击纯电痛点。
智能化配置也是不惜成本:激光雷达+双Orin-X芯片的硬件预埋,支持城市NOA;五屏联动座舱搭配变色天幕,科技感与豪华感兼具。
而补能网络则是理想纯电突围的关键筹码,去年MEGA上市时,李想就反思,完善补能网络对于纯电产品来说非常重要。
日前,李想在微博介绍,理想的5C纯电车和高速及城市的大量理想超充站,已经可以完全解决纯电车的续航焦虑问题。
据了解,理想汽车是全世界第一个量产5C的车企,也是中国高速充电站最多的车企(到今天累计有955座,还在持续快速增加)。而且,即将上市的理想i8和理想i6,10 分钟就能充500公里,充电体验已经可以达到燃油车水平。
最重要的是,经过一年的沉淀,理想和李想的口碑都在回升。
根据专业机构杰兰路发布的《杰兰路2025年度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品牌健康度研究(NPS篇)》调研报告显示,时隔两年,理想汽车以79.1的NPS分值重回行业首位,其中理想MEGA也以81.3的高分在MPV车型的NPS排名中力压一众品牌,稳居第一,就连曾备受争议的“设计”,都成为了可以彰显个性化的种草理由。
不仅是用户推荐度,理想MEGA自上海车展推出两款新车后,销量也持续上涨,上个月销量已经突破了2000台,成为50万价位MPV里的销量No.1。
值得注意的是,从资本市场反应看,i8也已经初显“救世主”潜质。2月官图发布时,理想港股单日暴涨14%,市值激增300亿港元。摩根士丹利预测“理想新车型将奠定下半年业绩复苏”。
当然,虽然资本市场已用股价的飙升表达了部分期待,但真正的考验在于终端市场的接受度。
能否将理想i8的纸面参数转化为可观的销量,将决定理想下半年业绩复苏的成色,更将验证其“增程+纯电”双轮驱动战略的可行性。
对于这位历经锋芒与挫折后、选择“倾听用户”的掌舵人李想而言,理想i8的上市,不仅是对产品定义能力的检验,更是其带领理想从增程王者向纯电市场成功转型的关键分水岭。
昨天,理想i8以35-40万的预售价正式开启预定;今天,用户就可以在理想全国各大门店进行体验;本月29日,这款承载着理想汽车纯电战略希望的车型将正式上市。
理想的纯电之路能否由此步入正轨,答案即将揭晓。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