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沃半年亏损71亿,销量创新低,袁小林如何带队绝地反击?

“半年利润暴跌177%、全球卖不动、裁员、降价,袁小林还能救沃尔沃吗?”——这个话题,乍一听就像悬疑电视剧的片头曲,扑面而来的紧张与未知,仿佛下一秒就要出现“弹幕刷屏”的神转折,主角光环还能不能亮,大家都在屏息期待。

但说实话,最近汽车圈的瓜也太密集了,左边是小米YU7销量只有6042辆,和之前大张旗鼓吹的24万锁单相比,简直是大型翻车现场;右边一看沃尔沃XC60,7月新款上市,价格也不算便宜,结果市场并不买账,销量还环比下滑了22.4%,这不就是强烈对比吗?原本以为“新车上市”就能来个翻身,结果现实给了当头一棒。

沃尔沃半年亏损71亿,销量创新低,袁小林如何带队绝地反击?-有驾
沃尔沃半年亏损71亿,销量创新低,袁小林如何带队绝地反击?-有驾
沃尔沃半年亏损71亿,销量创新低,袁小林如何带队绝地反击?-有驾
沃尔沃半年亏损71亿,销量创新低,袁小林如何带队绝地反击?-有驾

其实,沃尔沃这几年,日子过得挺复杂的。有人说看数据能看出一个品牌的气数,这话不假。沃尔沃上半年营业利润直接亏掉了71亿瑞典克朗,折合人民币那都是天文数字,普通人脑袋都不敢想。更离谱的是,截止7月,沃尔沃全球销量已经连续五个月下滑,“连跌”都是温柔形容,销量只剩下49273辆,创下了今年以来的月销最低点。合计1-7月总销量403,000辆,比去年还低了10%。这趋势,怕是连“钢铁侠”都扛不住。

沃尔沃半年亏损71亿,销量创新低,袁小林如何带队绝地反击?-有驾

说到裁员降价,这一套操作估计大家都见怪不怪了。什么叫“败亡组合拳”?就是,当品牌吃不消亏损时,裁员是常规选项,降价是最后一搏。这不是沃尔沃独创,几乎所有汽车品牌都这么走,毕竟谁都不想被“淘汰赛”提前结束。但现实就是这么残酷,沃尔沃豪车光环褪色,能救的招儿都用上了,还踩不住刹车,大家心里都在捏一把汗。

这里先不着急下结论,咱再来扒拉一下全球市场的情况。都说机会只会留给那些敢下定决心的人,但现在的沃尔沃,全球分布已经呈现“全面萎缩”,这四个字含金量太大了。美国市场,7月份销量只有7500辆,同比下滑了快22%,这已经不是小问题了。欧洲市场,同样守不住地盘,第一季度直接掉了8%,第二季度虽然数据没公布,但官方都说主要问题来自“销量下滑”,这不就是直接承认“守不住了”嘛。怪不得裁员重点区域在欧洲。

问一句,是什么让沃尔沃在新能源时代,走得这么艰难?其实关税,新车不景气,以及卡车业务萎缩,这三板斧谁都抗不住。第一季度利润只剩下19亿瑞典克朗,同比暴跌60%,第二季度干脆亏掉了100亿,去年同期是赚82亿,直接反转,连反转剧本都不用改。这种财报数据,放出来就是“惨不忍睹”,相信连投资人都会把眼镜摔了重买。结果上半年净亏损71亿瑞典克朗,同比下滑高达177%,哪怕用“地狱难度”去形容都不为过。

不过,有句话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沃尔沃在中国市场,好歹还撑着点场面,今年7月国内销量比去年涨了11%,也就是9505辆。听起来不错吧?其实内情没你想的那么光鲜。别忘了,这个增长也是靠XC60“价格战”换来的,低价吸引,是用利润去“换量”,如果把产品力和市场认可度算进去,2026款因老车主吐槽、产品升级跟不上导致环比销量反跌22.4%。

说到底,7月同比增长能撑多久,谁都说不准。而且,国内销量1-7月,新车卖了71,907辆,同比还跌了5%。怎么形容呢?就像你考试,上一年考了95分,这次只拿90分,看似还可以,但科代表早就换人了。照这个趋势,今年全年销量很难再冲到15万,沃尔沃要是中国市场再丢,就真的“边缘化”了,不用说进入资本市场,能不能“保命”都是悬念。

说到核心问题,大家都很关注袁小林。这个名字在中国汽车圈其实挺响亮的,他算是吉利并购沃尔沃的大功臣,前几年带队干得漂亮。但进入新能源时代,上位者的光环逐渐黯淡。有人说他积极推动“纯电+混动”,试着自救,但市场转型就是慢,节奏赶不上竞争对手。新车陆续上市,却没人买,典型的“全面扑街”。今年7月,EX30、S90、XC60插混版,全都只有三位数的销量,EM90更惨,才33辆,这就是现实。

人们总说“有牌面才有溢价,产品撑不住,品牌也要掉价”。现在沃尔沃的品牌价值空间已经塌房。很多人寄希望于XC70可以救场,可惜产品力不占优,现在业内卷全域800V平台、激光雷达、城市领航高速应有尽有,但沃尔沃没啥亮点。价格要是高过领克08 E-MP,没人会买,便宜点又会冲击自家XC60,这种“左右互搏”,就和自己打一架,最后还亏了利润。

还有件糗事,安全口碑都塌了。今年三月,袁小林还信誓旦旦给大家画大饼,“我们不玩配置,只卷安全,拼信任”,还说这才是豪华品牌的进化路线。结果呢?2023年美国IIHS直接一板砖拍下来,说沃尔沃XC60的死亡率在同级豪华SUV最高。这下不光车主心里发毛,外界“信仰破灭”,谁还敢把安全当沃尔沃的标签?连智能安全都跟不上节拍,高阶驾驶辅助系统也没影子,能不能“安全”已经很难成为沃尔沃的王牌。

沃尔沃半年亏损71亿,销量创新低,袁小林如何带队绝地反击?-有驾

咱都懂,这时候想靠XC70翻盘,除非价格特别低,还能苟一点。但这种做法,跟饮鸩止渴没太大区别。万一再便宜点,边上的领克08 E-MP要是跟着降价,XC60也要被自己挤出市场,沃尔沃的利润线直接断崖式下跌。说袁小林能不能带领品牌逆转局势,更多是看怎么在“失控”边缘拉回节奏。

回头看看国内市场对沃尔沃其实还算宽容。欧美现在都快分家了,但中国消费者还是会给这个品牌留面子。只可惜,“以价换量”这一招失效了,极星负面新闻又扑面而来,沃尔沃渐渐边缘化,销量和利润都守不住。裁员也只是无奈自保,降本增效但失去了“生气”,品牌踏进死胡同,从“资本宠儿”转眼成了“谁替我续命”的无主孤岛。

说到底,现在沃尔沃等的不只是下一个机会,而是最后一次机会。袁小林留给自己的时间也不多了,整个团队面临大考,怎么破局?怎么带百年老店翻身求生?这个剧本,谁都不是编剧,结果到底如何很难有标准答案。

如果你问我,接下来沃尔沃还能不能撑下去,坦白讲,难度不小。新车型要有绝对差异化还得踩准时机,品牌必须要重新激活信任和产品力,市场一再下探,用户注意力转移,内卷还在继续,谁都不敢轻易下单。生存是一门学问,豪华品牌再高贵,没有销量和利润,那就是纸上谈兵。

其实,全球车市的变局,也从小米到沃尔沃一览无余。传统品牌要破圈,技术升级是标配,底气和信仰还要硬。袁小林肩上不仅是沃尔沃的未来,也是中国高端制造的新考题。如今风雨飘摇,每一次抉择都关乎存亡,主打安全已经不是万能护身符,真正能赢的,还是产品、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可。

时间过得很快,市场变天更快。沃尔沃如履薄冰,袁小林面临最大考验。谁都不敢保证品牌能再活一百年,但谁都希望这个百年故事能有新篇章,毕竟“安全感”不是一句口号,是要看产品力和市场表现硬刚。

说到这儿,不禁想问一下各位小伙伴,你觉得沃尔沃下一个转折点在哪里?袁小林还有时间翻盘吗?不妨留言聊聊你的观点,谁知道,下一个神操作就出自你的小脑瓜。

沃尔沃半年亏损71亿,销量创新低,袁小林如何带队绝地反击?-有驾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