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牌高山6月交付破万,插混MPV新格局悄然成型
六月刚过,车友群里就炸开了锅。有人说魏牌又搞了个大新闻,高山系列单月交付直接冲上了一万台,说实话,这数据搁两年前谁信?记得我第一次见到高山那会儿,还在朋友家楼下小区门口,车还没停稳,小孩就围着转圈喊“像头鲸鱼”。邻居老刘不屑一顾:“国产MPV卖三十多万能有几个人买?”结果现在看,他自己都在琢磨换辆大的。
这次销量爆发其实也不是突然的事。高山上市那阵子我正好去4S店修车,销售小王嘴碎地跟旁边师傅聊,“最近试驾排队,都说空间宽敞,比隔壁日系舒服。”确实,那天我顺手拉开二排座椅,还真有点意思——二三排能前后一起滑动,不用挪来挪去的麻烦劲儿。后来群里有人晒照,说带全家自驾去了贵州,一路下来老人坐着不喊累,小孩睡得比家里床还香。这种灵活布局,不是纸面参数能说明白的。
再说配置,高山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三件套”——冰箱、沙发、影院。有一次试驾会,我瞅见一个胖乎乎的小伙子打开后备厢翻冰箱拿饮料,还吐槽容量才12.5升,“放啤酒刚好,多了塞不下。”但回头想想,有总比没有强吧?而且NAPPA皮座椅带按摩加热通风功能,我去年冬天陪朋友夜跑完直接钻进车里烘屁股,那感觉简直救命稻草。高清护眼屏幕呢,看动画片倒是清楚,就是偶尔反光厉害,有人建议贴膜缓解一下。
智能化这块,也算赶时髦。Coffee OS系统语音识别很溜,但师傅们常念叨一句话:“啥都靠语音,要是哪天失灵咋整?”不过L2+辅助驾驶确实方便,上次走沪宁高速堵成狗,同事直接让NOA接管,一路跟随刹停倒也省心。但市区自动泊车还是有点玄学,经常要来回修正路线,老司机忍不了,新手倒觉得挺新鲜。另外听维修站老宋提过一次,说记忆泊车功能偶尔遇到窄巷道容易“犯迷糊”,需要注意别太依赖电子系统。
动力部分其实让我意外。我原以为这种大家伙肯定肉得很,可同事硬拉着我体验了一把零百加速,据他说官方标5.7秒。他自测下来差不多6秒出头,这成绩放MPV圈已经算快脚板。不过纯电续航172公里实际跑下来夏天空调开足只能剩130左右,但综合油电混合能顶个900多公里长途,这点对经常南北穿梭的人来说蛮友好。当然油耗方面,有位广西网友反馈城郊拥堵时油耗会上9个,不过国道匀速巡航却只要不到6升,各地情况差异挺大。
今年不少活动都有高山露脸,从香港展到湾区巡展,还有本地4S搞的小型亲子露营体验。我上个月碰巧参加了一场试乘试驾,大部分家庭用户最关心还是舒适性和安全感。一位宝妈当场问销售:“儿童座椅接口够用吗?安全气囊分布咋样?”销售一边演示一边打包票,其实这些细节早已做足功课。据传内部还有计划上线空气净化升级包,应对雾霾天气需求,只是目前没正式官宣罢了。
还有些冷门配置,比如隐藏式雨刷加热、侧窗双层隔音玻璃,在官方资料压根没重点宣传。我是在售后等保养时听技师顺嘴提起的,他们私底下评价这些细节提升更适合北方冬季和沿海湿冷地区。“小地方用起来才知道香”,这是他们挂在嘴上的一句话。而且据江浙沪几个老司机反馈,高山底盘调校偏软,但遇坑洼路段滤震不错,就是急弯侧倾明显,新司机最好慢一点拐弯,以免晕菜乘客吐槽你技术菜鸡……
现在全国120多个魏牌4S店同步开放深度试驾,不少地方甚至支持免费送车上门体验。有些老客户私信问保值率问题,目前市场表现尚可,不过毕竟新能源车型更新快,将来折价幅度可能比传统燃油略大一点。“买新不如买熟”,这是我们当地汽修厂老板经常念叨的话,所以不少人观望半年再决定入手也是正常现象。不少准二手商贩盯紧这个车型动态,看有没有低价收购机会,现在行情还比较坚挺就是了。
至于未来嘛,也没人敢打包票。据业内八卦,高山系列可能会出海外版,目前主攻东南亚和中东市场,到时候配置估计会微调,比如空调加强、电池组散热优化之类。本土用户则更关注OTA升级频率,以及是否推出更亲民版本。有传言称明年或许增加六座豪华行政版,对标商务接待需求,不过具体消息真假难辨,只能等官方慢慢揭晓喽。
写到这里,又想到前阵子邻居老刘终于松口承认,自从娃他妈坐过一次高山,再看自家的旧GL8就各种嫌弃……生活嘛,总归是一茬接一茬的新选择轮流登场,就像每年六月梅雨季一样,该来的总归挡不住。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