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这两年火得很,我认识的差不多有七八成买车的朋友都往新能源靠拢了。体感来说,20万上下这价位的电动车不少,续航都在400到500公里这个区间(数据是估算,样本相对有限),开一公里电费大概是油车油费的三分之一,看起来很实惠。但我心里总有个坎,直到上个月朋友招呼我坐他新买的纯电SUV,我才明白我那点担心不是杞人忧天。
那天热得像蒸笼,车里开空调还是挺费电,他在后座嘟囔:空调得省着点,不然一会儿就没电了。我当时心想,电车真是挺讲究操作技巧的,开油车呢,这种时候有啥好顾忌的?开空调就开,舒服第一嘛。
维修呢,前几天和修理厂的师傅聊过。他说,电动车修起来没那么简单,尤其是电池出了问题,成本杠杠地高,换个电池能顶油车小保养两三次了。相比之下,油车保养就像换油加滤芯,时间短价格透明,坏了还能随处找修理点。
我老公去年换车,也没买新能源,选了辆十几万的燃油车。说油车油耗不是大问题,省下来的购车差价直接用来加油,打个粗算,差不多能多跑好几万公里,省钱实打实。我之前还以为新能源就是省钱省心,结果这算下来没那么简单。
朋友间也有分歧。我一个开纯电的同事经常跟我念叨:你真得试试,开起来真爽,动力直接,安静得像没发动机。那我问:你电池老化咋办?他笑:换电池嘛,哎,其实也不便宜。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没人真敢轻易说换电池的频率和费用,毕竟电池退化影响体验太大,买车前没算清楚,这账能忽悠多久?
我刚才翻了下相册,看到去年跟一位渠道经理聊天的照片,他提了一句:新能源供应链这几年折腾得够呛,芯片、电池原原材料一涨价,整车成本嗖嗖往上窜,就跟厨房做饭,一样材料贵了,做出来的菜也只能涨价。这番话挺形象,也让我觉得,新能源车上市得快,多半是厂商在供应链这头拼命布局,未必每款车的稳定性都到位。
和油车比,新能源车的实际开销还有个待解难题:二手市场贬值。估算不少人卖电动车时候,贬值率至少高出燃油车10-15%(数据目测、样本少),电池寿命是个大坑。换句话说,买车当做长期投资,电动车目前看着没啥保障,而油车虽然环保压力大点,但维修网、二手市场成熟度都满高的。
不过我不完全否认电动车的优势,起步加速确实没得说。可实操起来,同价位的燃油车和电动车,油车就像那口老饭锅,随时能拿出来热,电动车更像个智能电饭煲,虽高科技,但要依赖稳定电源和电子模块,坏了还不一定马上能修。你说这样的差别,日常用车体验是不是就有点不同了?
对了,你有没有想过,如果电动汽车技术再过个三五年,电池成本、供应链都稳定下来,会不会一秒钟就把燃油车干趴下?我没细想过,可能未来是不一样的,但现在显然还没到那张告别加油站的漂亮凭证。
说回我自己,我挺嫌麻烦那些新技术多半都得慢慢试错。眼下新能源车电池又贵又难卖,修理不方便,价格透明度还不够高,我真的懒得冒险。你们平时加个油,顺手做个保养,车开得好好的,这效率多高啊?
续航焦虑和二手贬值是电动汽车的两大实际问题。就跟你买了一个非常洋气的手机,结果内存少又不耐用,卖二手没几个钱,换一个新机价格还涨。在汽车里放大了就是维修贵跟价值缩水快。
我也曾想过,要是插电混动会不会更香?但我老公又说,那其实就是夹心饼干,看起来两头好,实际都没特别省油省钱。他话里那种无奈,我听着挺有道理。是制造流程里的平衡问题,就像做菜时火候和材料得拿捏好,想要既便宜又好,哪来那么多完美?
唉,别话痨了。今天的感受就是,新能源虽说表面成本低,充电便宜,开得也安静,但背后问题一大堆,那些买油车还放心些的理由,也不是纯粹情怀。我心里倒是留了几个问号:电池真的能过十年?供应链乱局啥时候能稳定?二手电动车的市场到底有多丰满?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愣是没找到明确答案。
你们怎么看?有啥心头好,或者用过啥没爆雷的新能源车?我倒是愿意多听听,不然这话题就只能先搁着了。毕竟车,还是得开,得用,得能修,那点小细节真挺扎心,不能光看的光鲜亮丽。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