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东营讯 当前,新能源汽车再度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充电桩好不好找?”“电池安不安全?”……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随着“双碳”战略推进,环保又省钱的“绿牌座驾”正加速驶入寻常百姓家,但如何充电、充电安全、充电设施配套是否齐备成为消费者购买新源车的首要考虑因素,令不少市民陷入了“买还是不买”的纠结之中。
为此,记者实地走访车主、企业、部门等,探索新能源汽车的“充电真相”与“安全密码”,让绿色出行跑得“更欢”。
充电桩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新能源汽车销售火热 但充电难题成消费者“心头病”
近日,东营区多家新能源汽车销售门店迎来客流高峰。“以旧换新”政策叠加厂商优惠,带动了新能源汽车消费热潮。调查中,记者发现,充电配套不完善、维修成本高等问题,仍是阻碍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因素。
在某汽车体验店,前来咨询试驾的市民络绎不绝。“对于符合条件进行报废旧车并购买新能源汽车的顾客,目前在售的车型都可以享受20000元补贴。”汽车体验店店长魏齐贤介绍,3月份门店销量突破130台,远超预期。“现在下单要等到明年一季度才能提车,产能已经跟不上了。”
尽管政策利好,不少消费者仍持观望态度。正在看车的市民王婷婷向记者坦言:“最担心充电问题,没有私人车位,公共充电桩又经常要排队。”记者随机采访发现,超过80%的潜在消费者因充电设施不完善而犹豫不决,50%以上的受访者对维修保养费用表示担忧。
已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也面临实际困难。家住大海·鑫天地的吴洋告诉记者,本以为“电费便宜就能忍受不便”,但现实给他泼了冷水。“充电桩远,便宜电价时段在深夜,每天要定闹钟起床充电。”吴洋略显疲惫地说,“充电车位还常被燃油车占用,搞得作息颠倒,工作都没精神。”
记者在多个小区调查发现,充电车位被燃油车占用的情况普遍存在。部分新能源车车主认为:“明明就是充电车位,被占了,却一点办法也没有,只能等着。”
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快速增加,我市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略显滞后。不少新能源车车主建议,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快充电设施布局,同时完善相关新能源车充电设施管理制度,解决燃油车占用充电车位等问题。只有破解这些“最后一公里”的难题,才能真正释放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消费潜力。
充电桩建设提速 但电价与服务费波动影响用户体验
傍晚时分,中石化万达广场充电站的8个快充桩有7个显示使用中。“吃顿饭的时间就能充80%的电。”车主赵海明对这样的充电效率表示满意。这得益于市城建集团大力推进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目前,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已建成住宅小区慢充桩120余处,公共区域快充站70余座,并计划在全市建设6至8座换电站。
然而,充电费用问题却让不少车主纠结。网约车司机张庭锋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我的比亚迪秦EV行驶8万公里,省下的油费相当于又赚出一台车首付。”但说起充电,他又很无奈,“上午十一点到下午两点最便宜,平时,电费加服务费每度三毛五左右,但这个费用随时会变化,像今天,服务费就涨到五毛,加电费充一度电要七毛,就不划算了。”
据了解,我市实行“五段式”分时电价政策,将1天分为尖、峰、平、谷、深谷五个时段。以4月份35千伏一般工商业电价为例,低谷时段(10:00-15:00)电价为每度0.35元,其中深谷时段(11:00-14:00)电价为每度0.25元;高峰时段(17:00-22:00)电价为每度1元,其中尖峰时段(17:00-20:00)电价为每度1.2元;其余时段为平时段,电价为每度0.71元。
根据不同时段的电力供需情况,我市实行差异化的电价政策,通过更精细的时段划分和更精准的价格信号,引导用户削峰填谷、优化电力资源配置。目前,东营市共建成新能源汽车充电站1222座,充电终端7205个。2025年第一季度,共充电710813辆次、2058.57万千瓦时。
“充电确实比加油省很多,但得时刻关注电价和服务费变化。”张庭锋道出了新能源车主的新烦恼。随着充电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如何稳定充电服务价格、提升用户体验,成为下一步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业内有关人士建议,可通过统一服务费标准、增加充电优惠时段等方式,进一步降低用户充电成本。
市民家中安装上充电桩。
充电桩进小区电价优惠明显 但安装难题待解
晚上11点,东营区黄河路街道祥河小区业主李芸熟练地打开手机APP,设置充电桩在深谷时段自动充电。“每度电只要0.22元,充满30度电才花6块6。”她告诉记者,“按照每周充一次计算,全年电费能省30%,比燃油车划算多了。”
这样的充电场景正成为越来越多市民的生活日常。为引导电动汽车合理充电,我市对电动汽车个人充电桩单独设置了23:00至次日7:00的低谷时段,电价低至每度0.38元,在10:00至15:00设置了低谷、深谷时段,深谷电价低至每度0.22元。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推广政策的逐步落地,购买新能源汽车的业主越来越多,报装充电桩业务的居民数量陡增。国网广饶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居民申请安装私人充电桩需准备身份证、车位证明、物业同意书等材料,可通过营业厅或“网上国网”APP申请,供电企业会同用户或小区物业到现场进行用电及施工可行性勘察。符合条件的用户,两日内就能安装。
与此同时,老旧小区居民却面临安装难题。广饶县某老旧小区业主张秀兰抱怨:“物业说电网负荷不够,申请半年没装上。”为此,广饶县将小区充电设施改造列为民生实事,通过建设低压电缆集中表箱等措施,变“桩等电”为“电等桩”。
还有部分老旧小区物业拒绝安装申请。“安全问题是首要考虑的因素。”物业人员表示,新能源汽车充电过程中可能引发的火灾风险,小区虽然有相应的应急预案,但是在干粉灭火器或二氧化碳灭火器配备上仍存在不足。
数据显示,超过一半的新能源汽车着火是由电池或连接线路起火引起的,不当使用和维护是首要因素。东营消防提醒广大市民:规范充电、安全驾驶至关重要。一旦发生火情,应立即断电、关闭用电设备、拨打119,并迅速撤离现场,避免接触高温火焰和有毒烟气。
当下,破解充电桩进小区难题,需要多方合力,希望大家共同努力,让市民享受到新能源车带来的实惠与便利,我们的交通出行更环保。
(记者 衣笠玮)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