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平平无奇的家用轿车市场暗流涌动,可还不是一台台实用为王的小车撑起了大半条大街。
最近,日产轩逸又搞了大动作:瞧那7.58万的“全新轩逸省心版”,一上市,就把不少网友炸了出来。
问题也紧跟着来了,这个定价划算吗?真值得冲一波,还是外表很美好,细一看“货不对板”?
说实话,这个问题就像饭店菜单加了一道新菜,乍眼一瞧价签不贵,实际掂量起来——值不值,得细品。
先撇开那些五花八门的广告文案,我们认准数据说话。
“全新轩逸省心版”,官方指导价7.58万元。
但第一个悬疑弹就在这里炸响了:它真的是轩逸吗?
可别被名字带偏,现在市面上一直热销的“轩逸经典”,其实是前一代的老款。
而新提的省心版,则是第十四代轩逸,定位、外形、平台一水儿都不一样。
你看外观,省心版照着家里的“老轩”都得喊一声师兄,尺寸更大,空间自带buff,一眼看上去就有点“不想低调”的意思。
车身长度火力全开,2712毫米的超长轴距,把很多合资A级车“秒成渣”,想用车出行的刚需家庭,这空间属实不怂。
动力呢,省心版打底就是1.6L自吸发动机,配CVT变速箱,“黄金搭档”这个说法没毛病。
135匹马力虽然说不上多炸裂,但日常通勤和开回个老家绰绰有余。
油耗方面,官方报价5.9升每百公里。
这组数据明摆着给精打细算的人准备的,百公里不到六个油,养车压力啪的一下子就小了。
不用担心早晚高峰堵个半小时后钱包失血过快。
但吆喝再凶,这车能不能买,咱说到底还是一个“减配争议”。
省心版的配置表,真的是一看泪两行。
曾经引以为傲的电子手刹,消失了。
现在回归最原始的脚刹。
倒车影像、自动驻车、天窗、远程启动、皮质座椅、中控大屏、导航、车联网、语音识别系统、LED大灯,这一串听得人心里一紧的配置通通被砍了。
说是一辆“裸车”也不为过,甚至网上有人打趣:“买省心版,不省心的是自己吧?”
咱打个比方,花7.58万买新轩逸省心版,回头一看,和亲戚家7.3万买的轩逸经典低配对比,配置居然不遑多让,甚至有些“回到解放前”的味道。
难怪有老司机调侃,这不就是经典低配翻版嘛。
只是皮囊变新了,内在没跟上节奏。
令人遐想的一点是,日产这波操作并不让人意外。
自打中国家轿市场竞争白热化,轩逸为了守住江山,迭代更新节奏越来越快。
以前大家选老轩逸经典,多半是冲着便宜、皮实、后期省心这几个标签。
如今,新轩逸上市也跟着大幅官降,官方指导价都跌到7字头,市场价更是被“薅”得皮都快没了。
那老款经典轩逸,便宜这块金字招牌,眼瞅也要“退位让贤”了。
反正应该是有点压力的,两车之间原来的价格悬殊现在没了,产品线被自家人掐成个死结。
当然,有人马上要问了,都减成这样,厂商让利了不?
这定价到底有多少诚意,“省心”到底省到谁心坎里了?
其实吧,这定价套路早就不新鲜。
整一个“配置减配+新平台大空间”的组合拳,目的无非就是变相增加入门门槛,拿空间和平台换掉原来的舒适配置,收割那些“非新不买”的消费者。
反正工艺已经沉淀这么多年,研发和装配的成本早压到最低点。
这波玩法,利润空间能hold得死死的。
可以说是车企的经典一招,想省钱买个新壳子回家——就得自己“心里有数”,落点配置才是真的白菜。
说点具体的,咱们买车绝大部分时间都用不上倒车影像?
非得电子手刹那才是刚需?
天窗、导航、LED大灯这些配置,想想也不是谁都在乎。
日常通勤、买菜代步的车主,面子上有空间有颜值,实用派可能觉得也能接受。
但真要论性价比,这价格老实讲,并不算多突出。
几乎和经典轩逸低配打个平手,有人会琢磨,这多花的钱到底值在哪?
是那一点点更新的外观和大点的车身?
还是背后的“新平台”心理安慰?
你要是不差这点配置天天用,那还能考虑。
可如果用惯了大屏幕、便携钥匙、一按钮泊车的便利,这个省心版一上手,真得捏把汗。
你瞧市场反馈也挺明显,懂行的都知道,这波“疲劳轰炸”就是想趁着换代吸粉儿,圈住想体验新车架、又预算有限的年轻人或者刚需家庭。
要说厂商也是一肚子算盘,减配归减配,价格“砍了尾巴”,新壳子给你填上,满足一波“老用户换新”或者“预算就到头”的群体心理需求。
可人们心里是不是那个味儿呢?
小县城的“自媒体老司机”估计心里早有数,常年混迹卖车战场的人都听过这句话:“买新不买旧”——可新能新到哪里去?
另外,许多人觉得省心版一看价格7.58万,回头实际购车准备上牌交税啥的,落地少说也得奔着8万左右去了。
和同价位的国产自主品牌PK,像吉利帝豪、长安逸动这些,配置一比,那就剩个合资身份和质量口碑在兜底,盘算细节还得拿尺子算。
毕竟同样预算下,自主品牌中高配已经能给你齐活配置,皮座椅、大屏、无线CarPlay都不是梦。
你说图啥就图个合资标?
市场不是傻子,早就知道轩逸省心版不是为了“碾压”老对手,而是为了留住那些变心的老用户。
别的品牌也不是吃素的,现在这个价位,不少国产车配置随便溜轩逸几条街。
要说信仰充值可以,但说体验升级,咱还得再斟酌斟酌。
聊到这,真相算是拉开了最底层的一角:轩逸省心版的定价,既是对市场变化的试探,也有点“留一手”的意味。
它很难满足所有人的胃口。
有人只看平台、空间和品牌传统,OK它能矬里拔将,照样能挑一挑;
有人看重配置、内饰、用车舒适度,那这个“省心”只能说一半而已,另一半必须自带心理预期。
站在买家的角度,再等等又如何?当前市场能卷的卷,行情也未必能只跌不涨。
也许再等等,会有更划算的促销、或者其它品牌来场更猛烈的“价格战”。
毕竟,现在的家轿市场,合资不再是唯一信仰,性价比和大配置,大家都想要。
不差等这一时半会,况且定价已经比刚上市砍了不少,有闲心不妨再观望。
绕了一大圈,所谓省心,真的是省掉了你的心头大石头吗?
还是让你忍痛割爱,牺牲掉了曾经心仪、看重的小配置?
这恐怕才是真正的谜底吧。
各位心动还是心冷?7.58万的轩逸省心版,是你心里的“最佳拍档”,还是盘算一圈觉得“还是先观望下”?留言说说你的看法呗——买车这事,众说纷纭,一个选择,万种人生。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