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第397批新车申报图里,新款卡罗拉锐放终于露脸了! 前脸换成无边界格栅+贯穿式灯带,混动版发动机功率从112千瓦涨到116千瓦,车身还偷偷长高5毫米! 现款车主看完价格扎心,终端优惠后9.58万就能开走,新款上市加价跑不了……
一、工信部实车图曝光,前脸彻底“改头换面”
新款卡罗拉锐放前脸推翻重来。 传统格栅消失,换成蜂窝状无边界中网,两侧新增三角形导流槽,大灯组疑似贯穿式设计(但实际点亮效果待验证)。
侧面保留黑色轮眉和塑料护板,车尾隐藏式排气没变,但新增双色车身和天窗选项。 轮胎标配17英寸,规格215/60 R17,整体比老款年轻,但离“激进”还差口气。
车身尺寸偷偷微调:长宽还是4460/1825毫米,但高度从1620毫米增至1625毫米,多了5毫米,轴距维持2640毫米。 后排地台全平,后备箱常规容积446升,座椅放倒能扩到1200升,实测塞进两个28寸行李箱加婴儿车还有空余。
二、内饰照搬海外版? 车机卡顿问题悬了
参考海外版设计,新款大概率换装10.25英寸中控屏(高配12.3英寸),支持无线CarPlay和Android Auto。 但现款车主疯狂吐槽车机:“触控延迟像老年机”“导航版本老旧”“无线充电板反人类”。 丰田宣称新车机语音响应提速30%,但实际体验还得等实测。
安全配置倒很厚道:全系标配Toyota Safety Sense 3.0,含预碰撞预警、全速域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 高配新增360°全景影像,夜间探测距离比老款多15米,AEB刹车反应快。 气囊给足7个,高配甚至堆到9个,包括同级少有的膝部气囊。
三、混动系统升级是重点,但省油≠省钱
混动版发动机型号从M20F换成M20G,功率从112千瓦涨到116千瓦,多了4千瓦(约5.4匹马力)。 第五代THS II混动系统综合功率196马力,电机升级明显:前置电机从72匹提到95匹,后置电机从7.2匹飙到41匹。 加速进8秒区间,比老款快1秒多。
油耗数据很顶:WLTC工况极低4.3L/100km,一箱油跑1000公里无压力。 实测真实,市区通勤4.5L,高速巡航5.1L,山路爬坡5.8L。 按95号油8元/升算,百公里油费36元,相当于一杯奶茶钱。 但混动版比燃油版贵1万起,想靠省油赚回差价? 至少开8万公里!
四、四驱版终于来了,但价格劝退
新款首次提供E-Four电子四驱(混动版专属),后桥电机独立驱动后轮,湿滑路面自动分配扭矩。 不过四驱版起售价预计超20万,顶配可能摸到24万。 对比现款终端优惠后13万落地的价格,差价够加5年油。
五、定价策略玩心理战,抄底老款更香?
现款官方指导价12.98万起,但终端甩卖狠:北京等地优惠3万,9.58万能提裸车,混动精英版14.98万优惠后12万级落地。 新款上市铁定收优惠,参考2025款官方定价(12.98-18.48万),前期加价跑不了。
养车成本碾压竞品:混动版年跑2万公里,油费+保险+保养月均1070元,比本田CR-V省40%。 6年免费基础保养,小保养一次200元,但换轮胎和刹车片比燃油版贵30%。
六、销量打脸质疑,但国产车才是真对手
现款6月销量16841辆,干翻大众途岳、日产逍客。 1-5月累计64048辆,稳居合资SUV前三。 但国产车正贴身肉搏:比亚迪宋Pro DM-i起售价比锐放混动低2万,吉利银河L7标配8155芯片+快充,车机流畅度吊打丰田。
消费者用钱投票:买丰田图的是92号粗粮+6年只换玻璃水,但年轻人想要的是“冰箱彩电大沙发”。 锐放车机卡顿、内饰硬塑料、后排空间局促的槽点,新款依然没根治。
最后戳心三连问:
要省油耐造? 现款混动13万落地真香!
要四驱和颜值? 等新款但准备好25万预算!
要智能科技? 出门右转找国产新能源。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