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7月销量跌破五万,合资车市“老味”渐淡

本田7月销量跌破五万,合资车市“老味”渐淡

上周末跟修理厂的老杨喝茶,他突然来一句:“你晓得不,本田现在一个月都卖不到五万台了。”我还以为他在开玩笑,结果掏出手机翻给我看,说七月份才四万四千多辆。和五年前比,这数字简直像被人一刀砍掉一半——那时候本田一个月能卖二十多万辆,东风本田的展厅里总是人头攒动,现在呢,连零跑这种新势力都把它甩在后头。

说实话,我家小区以前有三辆思域,一到晚上楼下停满了,现在只剩下一辆还在坚持。邻居王哥去年换车时纠结了一阵子,看了思域、秦PLUS还有几款国产电动车。他说,“这年头谁还光图省油?充电便宜得很,还不用换机油啥的。”最后选了比亚迪,那天他发朋友圈晒自动泊车功能,还顺带吐槽了一句:“本田内饰还是那个样子。”

本田7月销量跌破五万,合资车市“老味”渐淡-有驾

其实这几年变化太快,不止是路上的新能源越来越多,就连微信群里的话题也变了。以前大家聊发动机耐用、保养周期这些事儿,现在群友更关心导航是不是好用、有没有智能语音,还有那些花里胡哨的小配置。有个北方来的群友前阵子买新车,说想要全景天窗和自适应巡航,本来看中飞度,但销售直接劝退:“咱们这个价位没那么高级的配置,要不看看别家?”听完大家伙儿都乐呵,说现在年轻人买车真讲究。

维修师傅张叔常挂嘴边一句话,“日本货省心但落伍啦!”他说前两年修混动车的时候发现,本田那套混动系统技术挺成熟,可惜就是动力响应慢点,有次遇到堵车坡道起步,总感觉有点拖泥带水。不像国产纯电推背感强烈,一脚下去就走。这些细节其实很多司机没注意过,但老司机一试就知道区别在哪。

本田7月销量跌破五万,合资车市“老味”渐淡-有驾

顺便插个冷门事:去年秋天东风本田搞促销活动,据说送什么免费首保加大礼包。我表弟赶着去4S店,人家销售却直言库存压力大,让他再等等年底优惠更多。“我们店里雅阁积压几十台,”经理私下唠嗑时这么说,“利润薄得很,不贴钱没人愿意接盘。”对面新能源展厅倒是热闹,每天下午都有直播卖车,小姑娘站门口拉客气氛贼好。

至于售后体验嘛,也不是所有人满意。有朋友反映最近一次保养,技师忙不过来,把空调滤芯装反了——后来吹出来都是灰尘,被老婆骂惨。他抱怨现在服务人员流动性大,新手不少,以前老技师懂行还能聊聊发动机历史,现在问起来基本只会推荐套餐,很少有人提当年的VTEC故事或者“地球梦”技术细节。可能公司自己也急着转型吧,都盯着新能源市场抢饭碗。

本田7月销量跌破五万,合资车市“老味”渐淡-有驾

合资品牌整体日子不好过,不只是丰田、本田这样的大牌,小众品牌更难撑场面。有业内朋友分析,日本总部一直觉得中国市场还能靠燃油撑几年,所以动作慢半拍。等他们缓过神来投放纯电车型,却发现定价高不接地气,而且智能驾驶啥的也追不上国内厂家。这种策略失误导致经销商压力倍增,经常听见销售顺嘴念叨:“总部管太死,我们根本决定不了。”

讲真,如今买入门级轿车的人越来越精明。我舅舅上个月刚入手秦PLUS,对比下来,同样十万元左右,比亚迪不仅续航长,还有自动泊车和在线地图。本田同价位车型隔音一般,音响效果只能算将就,他开高速总觉得胎噪烦人。而且据群友自测,新款思域百公里加速没有预期快,高速超越的时候稍微肉一点——这种驾驶体验差异,以前根本没人计较,如今成选购关键因素之一。

本田7月销量跌破五万,合资车市“老味”渐淡-有驾

至于未来咋办,其实谁也不好预测。我有个做汽车媒体的小伙伴调侃:等到总部批复新产品上市,中国市场早又变脸,到底能不能赶上潮流还是未知数。不过听维修圈消息,今年年底可能还有降价空间,经销商怕积压继续亏损,只能硬着头皮清库存。但旧款二手行情已经滑坡明显,有朋友挂牌半年愣是没人问津,只能咬牙低价出掉给租赁公司。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本田7月销量跌破五万,合资车市“老味”渐淡-有驾

部分信息采集自4S店经理口述及微信群讨论。

信源杂糅行业访谈与实际用车反馈。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