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真的,那天刷手机刷到工信部那张广汽丰田bZ7的申报图,我差点以为是哪个好事者P的图。
你知道吧,就是那种感觉,你困得迷迷糊糊的,突然看到一条新闻说“科学家证明猪会上树”,你的第一反应不是震惊,而是寻思自己是不是该睡觉了。
这台全新的丰田bZ7,就是汽车圈里的“会上树的猪”。
你瞅瞅这身板,车长一杆子捅到了5米13,轴距也过了三米大关。
嚯,好家伙,这体格往那一摆,妥妥的“陆地公务舱”,气场直接拉满。
就这卖相,你闭着眼都能猜到,这绝对是丰田憋出来要跟比亚迪汉、极氪007这些当红炸子鸡抢饭碗的狠货。
这第一印象,没毛病,甚至想给他点个赞,心想这“老地主”总算开窍了,知道在中国这片内卷到冒烟的土地上,不大就是原罪。
然后,我的目光就挪到了动力那一栏。
然后,我就不困了。
真的,比喝两杯冰美式还提神——后置单电机,峰值功率207千瓦。
207千瓦。
我当时就放下手机,揉了揉眼睛。
这数字,就像你在一家装修得跟皇宫似的顶级牛排馆里,满怀期待地等着战斧牛排上桌,结果服务员微笑着给你端来一盘……拍黄瓜。
清脆爽口,健康养生,但你就是觉得哪里不对劲。
大哥,我裤子都脱了,你就给我看这个?
这已经不是保守了,这简直是行为艺术。
现在是个什么行情?
国内这帮新势力,一个个都跟打了鸡血似的,双电机四驱都快成标配了,零百加速不进3秒俱乐部,出门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人家聊的是800V高压快充,是激光雷达,是算力几百TOPS的智能座舱。
你丰田倒好,造了个旗舰尺寸的大块头,然后塞进去一颗如此“淡泊名利”的心脏。
这波操作,我愿称之为“反向内卷”。
有时候我真挺好奇丰田总部的产品规划会上,到底是个什么景象。
是不是一群德高望重的老先生,至今还坚信,汽车的终极奥义就是“可靠耐用”,坚信那个“开不坏的丰田”金字招牌还能像圣旨一样,让中国消费者纳头便拜。
他们或许压根就没搞懂,或者说不屑于去搞懂,为什么现在的中国年轻人买电动车,就像买手机一样,性能参数、科技配置,这些才是最性感的肌肉。
你跟我聊情怀,我跟你聊算力,咱俩压根就不在一个频道里。
当然,咱也不能把话说死。
万一,我是说万一,丰田这波是在大气层呢?
它可能就是在赌,赌市场上那群被各种“冰箱彩电大沙发”轰炸到审美疲劳,开始怀念汽车本质的消费者。
他们不在乎零百加速快那一两秒,就想要一台安安稳稳、舒舒服服,开着绝不给你掉链子的“伙伴”。
如果这台全新的大型纯电动轿车能在三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上,做到独孤求败的境界,那这207千瓦,没准还真能成为一种“返璞归真”的独特卖点。
可这赌注,风险也太大了。
再说了,这车是广汽丰田的。
从申报信息里那些双色车身、翼子板装饰件之类的选装,你能品出来一丝丝广汽想要挣扎一下,给这车注入点年轻活力的味道。
但这感觉,就像一个被家长严格管教的孩子,只能在校服底下,偷偷穿一双骚气的袜子。
根本矛盾没解决,小修小补有多大用呢?
所以啊,这台广汽丰田bZ7,它现在就是一个巨大的问号。
它是一台优缺点都极其鲜明的车,大得霸气,也“素”得清奇。
它就像丰田这个曾经的王者,在新能源这个喧嚣的新时代里,一次固执的自我表达。
它可能不会大卖,甚至可能会被喷得很惨。
但它的出现,本身就比车本身更有意思。
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传统巨头在转型时的笨拙、纠结与骄傲。
那么,各位看官,你们觉得丰田这步棋,是臭棋篓子下出来的昏招,还是咱们凡人看不懂的深谋远虑?
来,评论区交给你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