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一到,我们的朋友圈就好像被打翻了的调色盘,金黄的银杏、火红的枫叶,层层叠叠,美得让人心醉。
很多人都喜欢趁着这个天气不冷不热的好时候,开上车,带上家人,去郊外或者山里转一转,感受这份大自然赠予的限定美景。
车子行驶在铺满落叶的道路上,车窗外是流动的风景画,车轮碾过落叶发出“沙沙”的声响,这感觉确实惬意。
但就在这份诗情画意之中,一个常常被我们忽略的问题也随之而来:这看起来柔软无害的落叶,真的只是美景的一部分吗?
它们会不会成为我们行车路上一个温柔的“陷阱”呢?
咱们先来聊聊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为什么一层薄薄的落叶,能让一两吨重的汽车变得不听使唤?
这背后其实是简单的物理学原理。
首先,我们得明白汽车能够平稳行驶、转向和刹车,靠的是轮胎和路面之间那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摩擦力。
在干燥干净的柏油路上,轮胎上的花纹能和粗糙的路面紧紧地“咬合”在一起,提供充足的摩擦力。
但当路面上铺了一层落叶,情况就完全变了。
这些落叶,尤其是干燥的落叶,就像在轮胎和地面之间铺了无数个微型的小滚珠,它们把轮胎和路面隔开了。
这样一来,轮胎与路面的直接接触面积大大减小,摩擦系数急剧下降。
有相关的测试数据显示,在铺满干落叶的路面上行驶,车辆的刹车距离会比在正常干燥路面上延长百分之三十以上。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
就是说,你本来以为三十米能刹住的车,现在可能需要四十米甚至更远,这多出来的十米,在紧急情况下就足以决定事故是否会发生。
如果说干落叶只是降低了摩擦力,那被雨水或者晨露打湿的落叶,危险系数简直是成倍增加。
湿漉漉的落叶可不只是水滑那么简单。
当叶子开始腐烂分解时,会渗出一种带有粘性的汁液,这种物质和路面上的灰尘、油污以及水分混合在一起,会形成一层极其滑腻的薄膜。
这层薄膜的润滑效果,甚至超过了冰雪路面。
很多老司机都有经验,在结冰的路面上开车会格外小心,但却常常忽视了雨后落叶的威力。
英国的交通研究机构曾经做过一个对比实验,发现在湿滑落叶路面上的制动距离,可以达到正常路面的两倍,比在积雪路面上刹车还要困难。
所以,当您看到雨后路面上那层油亮亮的落叶时,千万别只顾着欣赏它的美感,那对您的车轮来说,几乎等同于一块天然的滑冰场。
除了滑,落叶还有一个更阴险的“技能”,那就是“伪装”。
厚厚的落叶堆积在路面上,会把路面原有的情况完全覆盖掉。
路面上的坑洼、裂缝、凸起的井盖,甚至是尖锐的石块或者玻璃碎片,全都被这层金黄色的“地毯”隐藏了起来。
您的眼睛看到的是一片平坦,但车轮压上去可能就是“哐当”一声巨响,轻则伤及轮胎和轮毂,重则可能导致车辆瞬间失控,方向跑偏。
同时,路面上的交通标线,比如车道线、转弯指示线、停止线等,也可能被落叶遮挡,导致驾驶员判断失误,引发交通违法甚至事故。
了解了落叶的危险性,我们再来谈谈一个更关键的问题:当危险发生时,我们的本能反应可能会让情况变得更糟。
设想一下,您正行驶在一条落叶覆盖的道路上,突然从路边窜出来一只小动物,或者前车掉落了什么东西。
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几乎都是下意识地猛打方向盘,试图躲避。
在抓地力良好的路面上,这个动作或许能化险为夷。
但在湿滑的落叶路面上,这个动作极有可能就是导致车辆失控的“最后一推”。
这是因为,车辆在行驶中本身具有巨大的惯性。
当您猛打方向时,就等于在给车轮一个强大的侧向力,要求它立刻改变运动轨迹。
但在摩擦力已经严重不足的路面上,轮胎根本无法提供足够的侧向抓地力来执行这个命令。
结果往往是,前轮失去了转向能力,车头继续往前冲,而车身的后半部分在惯性的作用下,会向外侧甩出去,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甩尾”或者叫“转向过度”。
一旦发生甩尾,驾驶员会感觉方向盘突然变轻,车子完全不听指挥,车尾像钟摆一样左右摇晃。
如果驾驶经验不足,惊慌之下再胡乱修正方向,很可能加剧车身的摇摆,最终导致车辆原地打转、侧翻,或者撞向路边的障碍物和对向来车,后果不堪设ട്ട。
那么,面对这秋日里美丽的“陷阱”,我们该如何安全地驾驶呢?
其实方法并不复杂,关键在于改变我们平时的驾驶习惯,把“稳”和“慢”刻在心里。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控制车速。
在进入落叶密集的区域,比如像甘肃境内的青兰高速平凉至庆阳段、连霍高速天水至兰州段,以及国道212线陇南山区的那些盘山路,还有像麦积山、崆峒山等景区道路,一定要主动降低车速,把车速控制在限速值以下,给自己留出更多的反应时间。
其次,要和前车保持比平时更长的安全距离。
正常情况下我们建议保持三秒钟的行车距离,在落叶路面上,最好能拉大到五六秒。
这样做的好处有两点:一是万一前车紧急刹车,你有足够的距离来平稳地减速;二是可以避免前车卷起的落叶影响你的视线。
再有,驾驶动作一定要轻柔、平稳。
要彻底杜绝急加速、急刹车、急转向这“三大忌”。
油门要缓踩,让车辆平顺地提速;需要减速时,要提前、渐进地松开油门,利用发动机的牵引力来辅助降速,尽量避免踩急刹车。
在转弯时,要严格遵守“慢进、中速、缓出”的原则,也就是在进入弯道前就把速度降下来,在弯中稳住油门和方向,驶出弯道后再缓慢加速。
所有的操作都要像打太极一样,力求圆润、连贯,避免车辆重心发生剧烈转移,这样就能最大程度地防止车辆侧滑。
最后,关于刹车,这里要特别说明一下。
对于没有配备ABS防抱死系统的老旧车辆,采用“点刹”的方式,即一踩一松地反复踩踏刹车踏板,是防止车轮抱死的有效方法。
但对于现在市面上绝大多数配备了ABS系统的私家车来说,在紧急情况下,最正确的做法是“一脚踩死”刹车踏板,同时紧握方向盘。
您会感觉到刹车踏板在剧烈地振动和弹脚,这正是ABS系统在以每秒几十次的频率高速“点刹”,它能确保车轮在紧急制动时不会抱死,让您依然拥有控制方向的能力。
这时候千万不要因为害怕而松开刹车,要相信车辆的电子辅助系统。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