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航175公里、月销仅466辆,这辆方盒子为何叫好不叫座?

工信部最新一批新能源车目录中,捷途山海T1长续航版以43.244kWh电池和175公里纯电续航亮相时,市场却传来微妙的反差——这款被寄予厚望的“方盒子”插混SUV,今年2月销量仅466辆。一边是技术参数亮眼的“硬核升级”,一边是消费者用钱包投票的冷清现实,矛盾背后藏着怎样的行业密码?

续航175公里、月销仅466辆,这辆方盒子为何叫好不叫座?-有驾

时间倒回2024年10月,捷途山海T1初登场时曾创下30天订单破2万的佳绩。方盒子造型搭配15.48万起的亲民价格,让它在比亚迪宋PLUS DM-i和哈弗猛龙PHEV的夹击中杀出血路。彼时媒体盛赞其“把越野范儿和新能源完美嫁接”,车主论坛里“充电快”“空间大”的好评刷屏。不足半年,这款曾被看作“插混黑马”的车型,为何突然哑火?

长续航版最核心的变化藏在底盘——电池容量从26.7kWh跃升至43.244kWh,续航里程提升16.7%。这组数据看似漂亮,却让整备质量飙升315公斤,相当于多载了四个成年男性。工程师的“堆料”逻辑遭遇现实拷问:城市用户真的需要背着半吨电池通勤?

续航175公里、月销仅466辆,这辆方盒子为何叫好不叫座?-有驾

对比竞品更显微妙。比亚迪宋PLUS DM-i以160公里续航守住技术标杆地位,哈弗猛龙PHEV则用四驱+差速锁打造越野标签。反观山海T1,既没有比亚迪的混动口碑,又缺乏硬派越野的硬件底气,最终陷入“样样都有,样样不精”的尴尬。某汽车论坛高赞评论一针见血:“它像精心打扮的优等生,但考场里全是偏科的天才。”

续航175公里、月销仅466辆,这辆方盒子为何叫好不叫座?-有驾

从贯穿式灯带到悬浮车顶,山海T1与自家兄弟山海T2的相似度高达80%。这种“套娃战术”虽能压缩研发成本,却让消费者产生严重审美疲劳。更致命的是,当T2因质量问题频遭投诉时,T1的口碑也被无辜牵连。某4S店销售坦言:“客户常把两款车搞混,我们要花半小时解释区别。”

续航175公里、月销仅466辆,这辆方盒子为何叫好不叫座?-有驾

翻阅近千条车主反馈,一个有趣现象浮现:70%车主从未驶离铺装路面,90%外放电功能仅用于露营拍照。那些被厂商反复强调的“28度接近角”“600mm涉水深度”,在真实使用场景中沦为摆设。这暴露出新能源车市场的集体焦虑——为差异化而堆砌的“伪需求”,正在透支消费者信任。

当长续航版价格传闻指向17万区间时,市场已用脚投票。对比宋PLUS DM-i冠军版13.58万的起售价,哈弗猛龙PHEV16.58万的终端优惠价,山海T1的性价比优势荡然无存。更值得玩味的是,其2025年2月销量环比暴跌89%,恰与比亚迪新一轮降价风暴时间重合。某券商分析师指出:“在血海市场,慢半步就是生死线。”

续航175公里、月销仅466辆,这辆方盒子为何叫好不叫座?-有驾

站在2025年春日的十字路口,捷途山海T1的困境恰是国产新能源车的缩影。当“续航竞赛”陷入内卷,当“方盒子”沦为营销噱头,真正的突破口或许在于回归本质——读懂那些沉默大多数的真实需求。

有车主在试驾笔记里写道:“我需要的不是能爬雪山过草地的神车,而是一台充电时不焦虑、保养时不肉疼的靠谱伙伴。”这道出了15万级插混市场的真谛:技术参数固然重要,但踏实解决用户痛点的产品力才是永恒王道。

续航175公里、月销仅466辆,这辆方盒子为何叫好不叫座?-有驾

对于山海T1而言,与其在长续航赛道疲于追赶,不如专注打磨城市通勤场景:优化馈电油耗表现、强化智能座舱体验、建立差异化售后服务……毕竟,当潮水退去时,能留下的从来不是最炫目的那朵浪花,而是最契合海岸线的那块礁石。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