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本田S7上市,电动SUV里也有“开不坏”的传说?
在北方三月的清晨,空气里还带着点料峭的寒意。邻居老李又在楼下擦他的那台十几年前买的CR-V,这车当年落地时,他媳妇还打趣说:“你这是给儿子准备的嫁妆吧?”谁能想到,一晃二十年,这辆车还是每天准点出现在小区门口,油漆掉了两块、内饰褪色,但发动机一声闷响就能上路。前阵子听说东风本田要推纯电SUV S7,还特意拉着我去4S店看热闹,说是想看看“新神车”到底像不像他那台老伙计。
这次S7一亮相,不少人心里都琢磨:新能源时代了,本田还能不能把耐用和安全玩明白?CR-V留下来的那些故事——比如有个出租司机跑了六十万公里只换过水泵,还有技师感慨“20年没见过大修”,都成了街头巷尾茶余饭后的谈资。但话又说回来,现在大家选电动车,更关心的不只是皮实耐用,还有续航、电池安全、智能配置这些新麻烦。
S7外观第一眼其实挺扎眼,用他们自称“光影之刃”的设计理念,看着线条利索,有种低调里的精致劲儿。细看才发现,那层2K环保水性清漆摸起来滑溜溜,比我家厨房瓷砖还顺手。据销售小哥悄悄嘀咕,这种漆不仅环保,对北方冬天盐碱路面腐蚀抗性强些,以后洗完车不用担心发乌。这事倒让我想起去年隔壁小赵刚提的新势力品牌,两个月不到侧裙边缘就起皮生锈,还得自己贴膜遮丑。
空间方面,我和老李试坐了一圈,后排腿部比同级别合资燃油SUV阔绰不少。我身高一米八坐进去膝盖离前排还有两拳多空隙。座椅软硬适中,据介绍是三层填充材料做出来的,而且表面材质通过国际协会认证,说什么抗菌抗病毒。我当时随口问了一句:“真有人天天拿酒精擦座椅啊?”销售笑笑,说疫情之后好多人确实讲究这个。而且这回连香氛系统都有七种味道可选,我老婆闻了一圈最喜欢茉莉花那个味儿,“像小时候奶奶晒被子的味”。
智能化部分,本田没走堆配置路线,而是主打一个温度感。例如冬天进到车里,一分钟内15处加热区域全开,不会出现左边烤熟右边冷冰冰这种尴尬场景。有意思的是,他们把BOSE音响16扬声器做到了头枕位置,有导航提示的时候声音直接从耳朵旁飘过去,再配合LED灯语系统和调光天幕,小孩第一次体验的时候兴奋得不得了,以为进了游乐园。有个冷知识:原来这个Honda CONNECT 4.0语音识别支持东北话指令输入,在沈阳展厅现场试过,“打开空调”念快点它也能反应,比某些国产品牌识别率更高一点。
驾驶辅助功能升级到L2+级别,高速自动跟车、超车啥都有,手机遥控泊车算是一绝。在我们这种南城窄胡同,每次倒库都是技术活,有朋友亲测用APP遥控泊进去,再也不用让媳妇下来看指挥灯笼裤舞步。
安全这一块,本田还是延续自己的偏执劲头。在珠海发布会上专门搞来解剖展示,把结构钢材分布标注得明明白白。据厂家内部工程师透露(也是以前一起喝酒认识的小张),1500MPa热成型钢覆盖面积达到25%,核心区域68%高强度钢——他说他们实验室压弯A柱时,都快赶上潜艇壳体标准。一体式铝制电池壳重达1.2万吨压铸工艺,据说国内只有极少数厂家敢这么干。本以为这些东西平常人根本注意不到,但去年西郊环线有辆类似架构车型追尾事故,只变形没冒烟,也算给新手司机吃颗定心丸。
关于动力表现,我找售后师傅聊过。他们吐槽很多纯电SUV初段加速太猛容易晕厥,小孩老人受不了。本田这套云驰W架构50:50配重,加双叉臂悬挂,加上独创零晕感调校,从市区堵到郊区高速,全程没有突然抬头或急刹低头现象。“ADS减震系统过滤坑洼特别柔顺,就像踩棉花。”这是老司机王叔开的原话。不过维修端提醒一句:虽然模组化设计降低维修成本,但13个独立模组更换依然需要专业设备,小作坊可搞不定;而且保养周期长的话建议半年检测一次底盘连接件紧固情况,否则偶尔会出现异响问题,这是最近几个首批用户反馈的小插曲。
续航方面官方宣称单电机650km、双电机620km,其实按北京冬季实际体验,大概掉10%左右,不过零下30度还能保持九成容量已属难得。同事小马春节回东北全程高速往返,没有遇到趴窝状况,只是在服务区等充电桩排队时间比预期久一点。他个人觉得比之前开的插混省心得多,就是价格略微偏高,要不是公司补贴估计还要再等等看行情变化再入手。当然啦,每家每户对预算敏感程度不同,有人图便宜,也有人认死理买品质——各取所需罢了。
最后扯远点,上周二手市场偶遇一个特殊案例。一位女老师挂牌转让自家2010款CR-V,被抢购当天成交,中介直言:“开不坏是真理。”至于未来东风本田S7是否也能撑起这样一种传承?没人敢拍胸脯保证。但至少现在,它正以自己的方式重新定义新能源领域里的可靠与安心,让更多家庭多一种选择,多一些踏实与自在罢了。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