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量不是万灵药,电动车江湖又开新局。
全新一代小鹏P7亮相,算是给沉寂已久的市场添了一把火。
21.98万起步,这个价格看着挺香,开售七分钟就过万的订单数还真有点爆款潜质。
不过,这数据好听归好听,大家心里多少有点数,真到了拼刺刀阶段,销量涨了又能说明啥呢?
毕竟,现在的小鹏,表现得比谁都佛系,CEO何小鹏面对媒体时也没像以往那样高调地晒出首销成绩单,而是话锋一转,反复提起“能不能活下去才是命根子,活得好才有戏”。
说白了,销量的天花板已经快够着了,但品牌问题、盈利挑战、产品结构单一的毛病,早就不是靠一两款新车就能解决的。
你有没有觉得,这一波电车角力,分明已经换了“玩儿法”?
话说回来,你还记得几年前小鹏P7刚上市那会儿的盛况吗?
那时候整个新能源江湖群雄并起,谁能怼特斯拉谁就是“王炸”。
小鹏P7就被捧上了和Model 3分庭抗礼的位置,结果一年下来P7卖得比谁都好,风头一时无两。
有人开玩笑说P7是“车圈泥石流”,啥叫硬核逆袭,看小鹏就对了。
可惜好景不长,P7空间吐槽声一片,尤其是后排都快成段子了。
升级得慢吞吞,结果销量直接掉到冰点,门店置换车都快堆成山。
小鹏又趁机推出P7+、G6、G9,但高端市场成色一般,攻得下低价盘却啃不动高端蛋糕。
用网友的话说,小鹏这是“高开低走,上市热闹,后来成了图一乐”。
眼下这个全新P7,算是真针对槽点做了不少功课。
你不说真没发现,人家把后排靠背都搞到30度了,后备箱夸张到575升。
副驾还能“零重力”,33个储物空间花样翻新,舒适感真是肉眼可见地提升。
有人又嘀咕了,搞这么多弄巧成拙怎么办?
但这次小鹏方向把得挺准,主打性能和操控。
新底盘AI加持,空气弹簧一上,全系标准。
鸳鸯宽胎,Brembo四活塞卡钳,甚至赛道耐力测试直接拉满,雷老板(小米)都提前支招——24小时硬抗,结果跑了3961公里,比小米SU7还多点,感觉有点“琢磨你赢我,我偏不让”。
结果耐力拉满,压着竞品就是不服输。
何小鹏说:“我都不舍得开辅助驾驶,就是想多体验下驾驶快感。”
你说,这不比单一的自动驾驶吹牛要实在?
除了硬核性能,该有的智能装备也没少给。
三颗自研图灵芯片,87寸AR-HUD,还有一块三轴灵动屏,20英寸轮毂……该堆的配置一样不少。
一顿操作猛如虎,起售价并没低多少,但物有所值。
开售七分钟破万单,网友调侃,“无数人在为新小鹏P7带盐”。
可别高兴太早,这才哪到哪?
来,细数下小鹏的烦恼。
卖得多,挣不多,甚至还得亏钱“换销量”。
今年上半年交付将近二十万辆不假,单月最猛3.7万辆已经是常态,小目标瞄准4万大关。
但盈利这事,一直悬在何老板头顶,几乎成了小鹏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何小鹏自己都忍不住强调:“季度盈利才是关键。”
这事不是小打小闹能解决的,背后的算盘很复杂。
别看交付暴涨,收入增幅却慢了一大截。
今年卖车均价仅剩16万不到,比去年缩水三分之一。
而且大家都一窝蜂抢10-20万级别的盘子。
小鹏主力是MONA M03,实打实的“卖菜车”,连续11个月月交付破万,补贴后甚至不到10万块。
可高端市场呢?
X9这个30万往上的车型,存在感堪比大型失踪现场,上半年只卖了不到一万辆,四倍于去年同期都够呛。
价格一压再压,平均单车售价一路跳水,但毛利率竟然飙升6.6个点,有点神奇。
这是替用户省钱,还是真不想挣高闲钱?
P7虽然火爆,但还是吃老本,20多万区间卷出花,和Model 3还是“小弟”级选手,小米SU7那种新爆款一出,小鹏要不是及时升级,早就卡壳出局。
整体来看,小鹏已经踩足“新款上市+低价抢量”的油门,但边际效益肉眼可见地趋缓。
新车一波波上市,月交付却还在3-4万辆间原地跑步,说多难听点,有点“原地转圈,自己感动自己”的意思。
产品太多,SKU(车型款式)一再简化,配置越来越堆,价格越来越亲民,但没看到品牌队伍拔高的影子,如何冲击高端依然没头绪。
别忘老板自己也提醒,公司已经习惯了低价驱弹量。
想要杀回高端,还得重塑品牌DNA,不能光玩价格战,不能总盯着“活下去”三字经。
否则,再多的P7也只能算个“晋级利器”,离“高端玩家”还差几条路。
说句心里话,现在新能源市场早已不是单靠配置和价格拼命淘汰的野蛮时代。
卷智能、拼颜值、秀续航、玩赛道、活跃社群运营,每个赛道都卷得飞起。
小鹏像是在努力充实自己,但外部环境卷得更狠。
有米家的雷军搅局,有特斯拉降价狂魔,还有比亚迪“价格打穿地板”的反向操作。
每家都想吃下最多的蛋糕,但谁都明白,这大饼不是谁都能咬得下去。
何小鹏倒是有点“佛系进取”的味道。
一边不温不火喊着“盈利才是根本”,一边不停丢新品稳住江山。
下一步产品计划说得也明白,2026年产品大年,要把价格区间全填满,SUV、轿车,通吃全场。
可真要动一动高端盘,估计没那么容易。
用户不是傻瓜,对品牌认可度那是看年头、看口碑、看技术、看综合体验。
光靠低价赢了流量战役,不等于高端市场就能“通吃四方”。
小鹏的挑战,比初看上去要棘手得多。
再说“活得好”这三个字,经过这两年疯狂内卷的新能源大浪淘沙,你会发现,大家喊着活下来已经好不容易,能活得好更是“人上人”的待遇。
活着只是门槛,活得好才叫本事。
小鹏要想不再被贴上“靠性价比保命”的标签,非得吃下高端、高质、高科技这三颗硬骨头不可。
怎么破?
等小鹏P7稳定后,或许还得靠在设计、用户体验、服务、生态这些软实力上破局。
不仅仅是“卷新车、堆配置、压价格”那一套。
说到底,新能源玩家们的内心os八成都是:“多挣钱、挣好钱、体面挣钱、持续挣钱。”
风格、品牌、形象,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能砌起来的。
大家伙都是在刀尖上跳舞,但凡掉链子,就是前功尽弃。
小鹏从一款爆款P7打出名堂,到今天在3-4万元门槛前踯躅前行,能否上演第二春?
没人敢妄下定论。
但谁也不希望拼成一个充满疲态的低价赛道王,最终变成新能源江湖里的“打工皇帝”。
互动话题来了:
你是用脚投票还是用心看品牌?你觉得小鹏要怎么才能“活得好”?欢迎留言,开喷。
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