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下,那一抹黑亮的车漆反着光,就像穿着笔挺西装的硬汉,站在街角冲你点头。
但等到它裹满泥浆、停在洗车店门口的时候,我又忍不住想调侃一句:这位老兄,是不是暗地里签了跟洗车场老板的长期合作协议?
时间过得快,一转眼途观L已经陪我一年。
可要是按电影节奏来讲,这故事不能从提车那天说起——得先倒回到上个月某个凌晨三点,高速上空旷得能听见风声敲打后视镜。
我踩着油门,仪表盘稳稳显示6.5个油,当时心里那个爽啊,恨不得直接给大众寄锦旗:两吨重的德系SUV,也有这样的省油奇迹。
不过别高兴太早,把画面切回市区晚高峰,你就知道什么叫现实教育——红灯多到怀疑人生,瞬时油耗蹭蹭往13飙,看着数字跳动,比看股市大跌还揪心。
有人说买途观L就是冲它的大空间去的。
这话没毛病,但纸面数据远没有实际体验震撼。
前排调节随意伸展,我这种身高185的人也不觉得局促;后排更夸张,一个成年男生翘二郎腿都绰绰有余。
而最让我爱的是后备箱——495升起步,还能放倒扩成1780升。
有次露营带了一堆家当:帐篷、炊具、折叠桌椅,还有朋友临时塞来的烧烤架,全吞下去,还剩位置让我丢双球鞋。
这种满足感,有点像逛超市推购物车结账发现自己卡里还有余额一样惊喜。
不过,要真以为它全无短板,那是滤镜开太大了。
低速换挡顿挫的问题,从第二周就被我抓包。
在2档和3档之间,它总会来那么一下“提醒”你这是台双离合,不是丝滑奶茶。
当然久了也摸出窍门——深踩一点油门,它反而配合得很乖顺。
但高速隔音嘛…嗯,可以这么形容:副驾驶稍微嗓子好点,高速聊八卦根本不用免提电话,因为胎噪和风噪帮你做BGM。
有些老司机干脆加装隔音棉,不过我目前还是选择用音乐轰掉那些杂音。
至于动力部分,说实话,大众这个2.0T发动机算不上热血沸腾型,更偏向稳定厚实派,加速过程平顺但底气十足。
不管是在海拔3000米以上爬坡,还是城市快速路并线超车,都不会让人捏把汗。
我记得一次跑川藏线翻山口,下坡弯道连环接力,它那扎实底盘让我这种胆小鬼居然敢压着速度入弯。
这份安全感,是很多国产SUV即便马力标再漂亮,也未必能带来的东西。
安全配置方面,它确实够意思,全套7气囊、自适应巡航、主动刹车这些都有,用起来踏实不少。
有一次长途夜驾,自适应巡航帮我避开一个突然插出来的小摩托,当时整个人从冷汗直冒,到心脏怦怦狂跳,再到庆幸自己选对了配置,这情绪变化比坐过山车还快。
如果说德系品牌最大的优点是什么,就是他们骨子里的那份工程师执拗,让安全不仅写在宣传册,而是真的体现在钢材比例和细节功能里。
当然,有时候这台途观L也会暴露“德系老派”的另一面,比如中控系统慢半拍,还偶尔卡顿,无线CarPlay连接不稳定,让人怀疑它是不是故意考验我的耐性。
在这个国产新能源内饰屏幕尺寸越做越大的年代,大众这块中规中矩的小屏幕显得特别“不争气”。
可另一方面,这种简单粗暴、不花哨甚至略保守的逻辑,对一些只想安安心心开个十年的用户来说,又是一种另类优势。
所以一年下来,我对这台途观L既有嫌弃又有依赖,就像老朋友之间互相吐槽却谁都舍不得走开的关系。
一方面它让我明白,没有哪款SUV可以完美兼顾所有需求;另一方面,在绝大多数日子里,它仍旧是一位值得信任的伙伴,该顶事的时候绝不含糊。
哦,对了,今年最大的收获之一,是发现魔术贴后备箱垫简直是户外人的福音,不仅防水耐脏,还能铺平直接躺上去午睡。
当初买的时候只是图方便,现在每次郊游大家抢占的位置不是帐篷,而是我的后备箱垫。
我甚至开始琢磨,下辆车要不要干脆挑一台更适合改造露营舱的车型。
如果问这一年最大心得是什么,大概就是:别盲目追求别人嘴里的完美参数表,而要看你的生活方式需要什么样的伙伴。
一辆懂你的 SUV,比一辆华而不实的数据怪兽重要多了。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换作你们,会为了极致省油忍受城区堵成狗吗?
或者,你们宁愿牺牲一点舒适,把钱砸在动力和操控上?
评论区见,我们继续聊聊各自遇上的“四轮知己”。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