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身边经常有这么个现象,让人挺纳闷的。
同样是花了十几二十万买的车,甚至可能是同一天从4S店开出来的,开上几年后,车况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有的人那车,跑了十来年,除了正常换换轮胎电瓶,三大件(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硬朗得很,开起来依然顺手,卖二手车时车贩子一看都得竖个大拇指;而有的人的车呢,才三五年光景,就成了修理厂的常客,不是这里异响,就是那里漏油,小毛病接连不断,感觉车比人还娇贵。
很多人就把这归结为“运气”,觉得是自己当初没挑好,买到了一台“体弱多病”的车。
可事实真是这样吗?
其实,汽车跟人一样,先天“体质”固然有影响,但后天的“养护”和生活习惯,才是决定它能不能“健康长寿”的关键。
很多时候,车不是开坏的,而是被一些我们习以为常却又不大正确的用车习惯给“养”坏的。
先说说停车这个最不起眼的小动作吧。
现在城市里车位紧张,很多人好不容易找到个位置,倒进去就赶紧熄火走人,生怕碍着后面的车。
但这时候,您有没有留意过方向盘是不是回正了?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这有什么关系,不就轮子歪了点吗?
关系可大了去了。
您可以自己做个试验,试着把脚尖朝外,踮着脚站一会儿,是不是感觉脚踝和膝盖特别别扭,受力不均?
车也是这个道理。
当车轮没有回正时,车身的重量会持续地、不均匀地压在单侧的悬挂系统和转向系统上。
转向拉杆、悬挂的球头、避震器弹簧,还有那些起缓冲作用的橡胶衬套,都在默默地承受着额外的“偏载”。
一天两天看不出问题,可一年两年、五年十年下来,这种持续的非正常受力,会加速这些部件的老化和磨损。
那些橡胶件会提前开裂、失去弹性,悬挂的几何参数也会悄悄发生改变。
慢慢地,您就会发现车子开起来总感觉有点跑偏,过个小坑洼底盘传来的声音也变得松散,不再紧致,这些其实都是当初那“随手一甩”方向盘埋下的祸根。
其实解决起来很简单,停好车后,多花几秒钟,稍微前后动一下车,把方向盘回正,让四个轮子都笔直地站好,这个小小的举动,可能就为您省下了未来几千块的悬挂维修费用。
同样跟底盘悬挂有关的,就是过减速带的习惯。
小区里、停车场里那些高高耸起的减速带,对车辆悬挂来说,简直就是一场场“暴力测试”。
不少急性子的朋友,看到减速带也不怎么减速,哐当一下就冲过去了,觉得这样很潇ש。
殊不知,每一次高速冲击,巨大的力道都会毫无保留地传递给减震器和悬挂连杆。
减震器里面的油封在巨大压力下很容易破损漏油,一旦漏油,减震效果就大打折扣,车子开起来就会像船一样忽忽悠悠,过坎时余震不断。
正确的做法是,提前减速,让车轮以尽量低的速度、垂直地通过减速带,这样左右两侧的悬挂可以均衡受力,把冲击力降到最低。
如果是那种比较宽的大坑,千万别犹豫,本能地松开油门甚至轻踩刹车,这一下意识的动作,比事后看着维修单上的四位数心疼要划算得多。
说完了“腿脚”,再聊聊车子的“心脏”——发动机。
很多人有个误区,觉得车子开得越少,磨损就越小,就越保值。
尤其是现在,很多人用车就是为了接送孩子、买个菜,每天的行驶里程可能都不到十公里。
这种超短途行驶,对发动机的伤害其实非常大。
汽车发动机有一个最佳的工作温度,大概在90摄氏度左右。
在这个温度下,机油的润滑效果最好,汽油燃烧也最充分。
而三五公里的短途,往往是发动机水温刚上来一点,还没达到最佳工作状态,您就到地方熄火了。
在低温状态下,汽油燃烧不完全会产生一些副产品,其中就有水蒸气。
这些水蒸气来不及被高温蒸发掉,就会通过活塞环的缝隙跑到发动机底部的油底壳里,跟机油混在一起。
油和水混合,就会产生一种奶白色的、黏糊糊的物质,这就是“机油乳化”。
这种被乳化了的机油,润滑性能会急剧下降,就像给机器的关节抹了一层浆糊,长期如此,会严重加剧发动机内部零件的磨损。
所以,即使平时开得少,也建议您每周或者每两周,找个机会开上快速路或者高架,让车子在正常转速下跑个二三十分钟,让发动机彻底热透,把混进机油里的水分蒸发干净,这对发动机来说,就是一次有效的“排毒养生”。
还有一个跟用车习惯息息相关的问题,就是夏天空调的使用。
炎炎夏日,空调是救命稻草,但很多人都是快到家了,直接熄火下车,享受着下车前最后一丝凉意。
这个习惯,正在悄悄地毁掉您的空调系统。
空调制冷时,蒸发箱表面温度极低,会产生大量的冷凝水。
您一熄火,风机停止工作,那个阴暗、潮湿、封闭的空调风道和蒸发箱,就成了霉菌和细菌最理想的繁殖场所。
时间一长,当您再次打开空调时,一股夹杂着霉味、土腥味的怪气就会扑面而来,不仅难闻,还影响健康。
想解决这个问题,只需要一个小小的改变:在到达目的地前的两三分钟,提前把空调的AC开关关掉(也就是停止制冷),但保持风扇继续吹,用自然风把蒸发箱和管道里残留的水分吹干。
没有了潮湿的环境,霉菌自然就无处安身了。
最后,必须得提一下保养这件事。
现在很多人觉得4S店保养太贵,喜欢自己从网上买配件,或者去路边小店做保养,觉得能省不少钱。
省钱的初衷是好的,但就怕省错了地方,因小失大。
就拿最基础的机油滤芯来说,这是发动机的“肾脏”,负责过滤机油里的杂质和金属碎屑。
一个正品质保的滤芯,它的滤纸材质和过滤精度都是经过严格测试的,能有效拦截微小的颗粒,保护发动机。
而市面上那些十几二十块的仿冒品,虽然样子长得差不多,但里面的滤纸可能就是一层普通的纸,过滤效果极差,甚至可能自身还会掉下纸屑堵塞油路。
您为了省下百十块钱,用了一个劣质滤芯,就等于给发动机的血液里掺入了大量的“垃圾”,这些“垃圾”随着机油在发动机内部高速循环,会像砂纸一样打磨您的气缸壁、曲轴瓦。
等到某一天发动机出现异响、拉缸,需要花费上万元大修的时候,您才会追悔莫及。
所以,在保养这件事上,该花的钱一定要花在刀刃上,选择正规渠道、有品质保障的配件和油液,这看似是花钱,实际上是为未来省下了更大的一笔维修费。
总而言之,一辆车的使用寿命和最终的车况,很大程度上就掌握在车主自己手里。
那些看似不起眼的日常习惯,停车时多花五秒回正方向盘,熄火前提前吹干空调,每周给车子一次“畅跑”的机会,保养时选择值得信赖的产品,这些点点滴滴的积累,十年下来,不仅能让您的座驾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让您开着舒心、用着放心,更能在您换车的时候,实实在在地为您换回几万元的真金白银。
这,就是对一个懂车、爱车的主人最好的回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