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财报下滑
当特斯拉公布2025年第二季度的财报,营收只有224.9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2%,净利润也跌到了11.72亿美元,同比减少了16%的时候,市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曾经让传统汽车公司坐立不安的那个“颠覆者”,现在竟然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瓶颈。
特斯拉交付量下滑
特斯拉最近两个季度的交付量都出现了两位数的下滑,光是第二季度就交付了38.4万辆,比去年同期还少了13.5%。这可让一直被大家看作“特斯拉神话”的品牌,也蒙上了一层阴影。
作为电动汽车行业的龙头老大,特斯拉到底遇到了什么问题?是不是也开始走下坡路了?
特斯拉面临多重挑战
特斯拉这季度的业绩不太好看,核心汽车业务收入一下子降了16%,只有166亿美元,这是整个财报中最让人揪心的地方。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其实背后是好几个压力同时压上来的结果:
第一,全球电动车市场的竞争格局变了。特别是中国这些新能源品牌,动作特别快,价格也更有优势。像比亚迪、小米这些车企,都在15万到20万这个价位段密集发力,标配高级智能驾驶功能,搞得特斯拉也不得不降价促销,还推出低息贷款来吸引消费者,结果直接把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18%降到15%了。
第二,政策红利慢慢消失了。美国那边原本有7500美元的联邦电动车税收抵免政策,但现在9月底就要取消了,这让很多潜在买家开始观望,不敢轻易出手。更麻烦的是,以前靠卖碳积分赚大钱的生意,现在也缩水了一半多,去年这个时候还能赚8亿多,现在只剩下4.39亿了。
第三,老车型有点跟不上节奏了。Model 3和Model Y已经卖了好几年,消费者开始审美疲劳,而一直被寄予厚望的Cybertruck也没能像预期那样火起来。数据显示,在关键市场加州,特斯拉的新车注册量已经连续七个季度下滑,到了2025年上半年,Model Y的注册量更是暴跌了37%。
所以说,特斯拉现在真的是遇到了不少挑战,光靠降价和新车型还不足以扭转局面。
技术优势被削弱
更深层次的危机是,特斯拉一直引以为豪的技术优势,现在正在一点点被打破。比如说,原本他们引以为傲的4680电池,到现在才刚刚开始量产,已经比原计划晚了三年,这直接导致了Model Y的成本控制没达到预期。而另一边,宁德时代的“神行电池”早就实现了量产,技术上已经不输特斯拉了。
再加上,在充电网络这块,特斯拉以前可是领先很多,但现在比亚迪推出的“5分钟快充400公里”技术,直接把特斯拉的超充优势给碾压了。这说明,特斯拉的优势正在被一步步削弱,形势已经不容乐观了。
华为ADS 3.0技术优势
华为ADS 3.0在城市里已经可以做到不用高精地图的智能驾驶了,而特斯拉的FSD到现在还是得靠高精地图。用户实测发现,特斯拉变道的成功率比华为低大概15个百分点。再加上欧洲那边的数据隐私法规(GDPR)限制,特斯拉在本地化方面也比小鹏这些中国品牌落后不少。
再看看比亚迪,他们把8亿美元都砸在了仰望U8这一款车型上,专注度很高。但特斯拉呢,钱却分散到了Robotaxi(每年投20亿)和Optimus人形机器人这些前沿项目上,结果反而让核心汽车业务的投入显得不够扎实。
特斯拉的过渡期挑战
不过,特斯拉的财报里也不是全无亮点。比如说储能业务,毛利达到了8.46亿美元,创下了新高,另外充电网络的收入也增长了17%。但这些成绩还是很难弥补汽车主业表现不佳带来的影响。
在财报会议上,马斯克也承认,公司现在正处于一个“有点尴尬的过渡期”。
所以接下来的半年对特斯拉来说特别关键。如果能持续推出受欢迎的新车,同时还能保持一定的利润率,那问题应该不大。但如果销量和利润继续双降,那它作为电动车老大地位,可能就要受到挑战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