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回应小米汽车突然自己开走了,智能过头反成隐患

前几天,一段视频在朋友圈刷了屏:山东威海一位车主的车,停在自家门口,屋里人正说着话,突然,那辆小米SU7自己发动了,缓缓驶出车位。屋里女子一声惊叫,男主人拔腿就追。整个过程像极了科幻片的开头——车,成精了?

官方回应小米汽车突然自己开走了,智能过头反成隐患-有驾

事情一出,网友炸锅。有人调侃:“这车是不是看主人躺平太久,决定自己去找充电桩?”也有人后背发凉:“万一撞了人怎么办?”

小米反应很快。10月3日,官方发布调查报告:车没毛病,是手机误触了远程泊车辅助功能。车主的iPhone 15 Pro Max在特定时间段内,确实向车辆发送了泊出指令。蓝牙连着,指令生效,车就“听话”地开走了。

官方回应小米汽车突然自己开走了,智能过头反成隐患-有驾

但问题来了:我手机放那儿,没点啊,它怎么就“自己”点了?

这就像你家的扫地机器人,明明没按启动键,它却突然从角落钻出来,嗡嗡作响。你盯着它,它也仿佛在看你。那一刻,科技不再是工具,倒像个有自己想法的室友。

其实,不是车想造反,是它太想“懂你”了。为了让我们少走两步,车企拼命让车“聪明”起来:手机一靠近就解锁,手表一抬就启动,APP一点就自动泊车。可聪明过头,就成了“自作主张”。

你有没有过这种体验?想用手机开空调,结果手一滑,车自己动了;想远程启动热车,结果孩子在后座玩手机,误点了“泊出”。这些功能设计的初衷是省事,但少一步确认,就多一分惊吓。

小米这次的“误触门”,照出的是整个智能汽车时代的通病:我们忙着教车学人话,却忘了教它“察言观色”。它知道指令,但不懂语境。你没在车边,它也敢动;你没确认,它也敢执行。

官方回应小米汽车突然自己开走了,智能过头反成隐患-有驾

反观特斯拉、小鹏等品牌,远程泊车往往需要多重确认:APP里点一次,滑动一次,甚至要求手机与车距离在5米内,且周围无障碍。有些车型还加入“车内无人”检测,确保安全才启动。这些“多此一举”,恰恰是防止“自作主张”的保险绳。

科技的温度,不在于它多快多炫,而在于它是否懂得“克制”。真正的智能,不是替你做决定,而是在你犹豫时,轻轻问一句:“确定吗?”

下次用远程泊车,不妨多看一眼。也别怪车“不懂事”,它只是还在学习如何做一个安静、靠谱的伙伴,而不是一个热情过头、随时准备“代劳”的管家。

愿我们的车,永远别成精。
稳稳地停着,等你一声“出发”,再动。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