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七年前的宝马530尊享版就像情怀收割机,近乎一辆带轮子的财政刺客。那时候你要是手里没攒个六十万,进4S店的门只能是去蹭空调,最多请你喝杯速溶咖啡,还得看销售脸色。要真想开上一台少爷专属五系,不管是水平四缸还是双涡轮,好赖都得把钱包喊到虚脱。彼时大家看车买车,都是仰着脖子、眼里带光,希望能接近点宝马的车标,仿佛下一秒人生就能由大众切换到BBA,毕竟那三条杠、四个圈、老奔驰小立标,放小区门口就能闪瞎相亲对象的眼。
但转眼到了今天,宝马530的落地价已经腰斩,被新势力和国产新能源胖揍得快成早市小白菜。三十多万,感觉手头宽裕点开个比五渣配置只高不低的比亚迪都不是梦。你要是七年前说出这个价,保守估计会被宝马销售当场请出门,说你“尊贵的客户,四海为家的梦想还是留在夜里吧”。
可价格来得太突然,尊贵感这东西就像微博热搜,上的快也下的快。换个角度讲,比亚迪的手速简直快过华为的芯片,瞄准的就是那个新贵的江湖。当初的幸福门槛,硬生生用技术和价格打成了人人都能蹭点的自助餐。
有人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看看早些年的福特翼虎,作为一个紧凑级SUV,那会儿一台开下地门得豪掷三十多万。谁也没料到十年之后,这价格在新能源的朋友圈里都混不下去,被秦PLUS这种全民神车指着鼻子打:“省油?你停车都比我费油。”配置堆得跟打鸡血一样,仿佛不拉满不是比亚迪。
更惨的是车主体验的心理过山车。你想,有位老哥2018年贷款买了530尊享,五十多个小目标啪一下就没了,本想着开两年撑撑脸面,结果才没几年,人家评估师来了句“17万,随缘出”,一下让情怀主人成了脱发成年人嘴里的段子。贬值速度跟手机一样让你怀疑二手市场到底是谁的黑洞制造机。开宝马变成“爱车如命,不如继续命里有车”。这换谁,谁不麻爪?
那问题就来了,曾经金字塔顶端的豪华车,现在怎么廉价得像18线偶像的代言?怪这几年中国新能源,不对,是比亚迪带的头,一众国产新势力不讲武德,卷技术、卷空间、卷智能,卷到BBA三天两头开内部批斗会。以前拼面子,现在拼智能座舱、拼激光雷达、拼冰箱彩电大沙发,这些跟“百年工艺”半毛钱关系都没有的玩意儿,直击消费者钱包。
以前买车看车标,喝酒问年份。现在选车就一句:手机能不能互联?音响效果好不好?第三排能不能躺平?恨不能坐进主驾驶直接自动淘宝下单。再看奔驰、宝马的宣传册,“百年沉淀”、“经典轴距”能抵住一台新势力顶配的L2自动驾驶?内心独白就是:你是庙堂的诗,我是烟火的人。
真正领盒饭的不是豪车,而是那些苦苦挣扎的合资家轿。十年前,谁家要能咬咬牙买个卡罗拉、凯美瑞、福克斯,都是街坊里的骄傲,本田雅阁能开回家,隔壁李阿姨都得来家窜门,顺便借换火锅底料。优点三连:“皮实、耐用、省油”,用完了合资的词库。
然后,比亚迪秦PLUS,七八万能上混动,配置爆锤对手,油耗躺进心窝。丰田本田大众直接“组团进军养老院”,跑量跑心态,价格横扫一片。以前合资品牌官宣销量,老板能顺便吃碗面,今天面对比亚迪拿奖拿到手软的销量榜,合资老总只能在会议室喝凉白开,“不是我们不努力,是比亚迪太卷,你们懂个啥!”
最有意思的是,看起来宝马和比亚迪不是一个段位,实则一个被打下神坛,一个上演王者归来。就像楼下包子铺和肯德基,眼见包子铺把汉堡做得比麦乐鸡还好,肯德基还能如何?降价呗。没错,这年头,奔驰宝马被卷得也要学着给你送冰箱送沙发了,优惠力度时不时给你来个杀马特乱舞,“今晚买宝马,明天娶媳妇!”过去的梗,还能当段子用。
理想问界敲锣打鼓,比亚迪化身价格屠夫,两条腿把车市搅成一锅荡气回肠的鸡汤。以前谁敢想五十万还能买新势力顶配?前几年奔驰奥迪要喝凉水冲友商的销量,赶大集似的“全场降价,机不可失”——这句广告居然出自BBA,仿佛张学友下乡唱山歌。
技术战变智能战,车主需求也从“人有我优”转向“人有我新”。明面上,大家还是会说“宝马船大难掉头”,实则转眼发现:新势力车能自己停车倒车、能用手机控制整个车、还会跟你唠人生。这让传统豪强仿佛成了马拉松后半程的陪跑嘉宾,跑着跑着都快记不起比赛目的了。
而消费者的日常痛点,买车像买菜。两年前的所谓豪车,如今掉价如投篮,三十多万能拿下宝马5系,仿佛童话成真。再往前瞅,新能源车价格“肉搏”,配置卷到能给你做饭、喝咖啡、听音乐,一天到晚不是AI助手就是智能语音。幼儿园同学聚会也不跑“省油王”,直奔谁家的语音助手会讲脱口秀。小鹏蔚来理想问界比亚迪杀疯了,合资老板只能在会议上研究“心理按摩课”,带着全体员工全员心理建设。
传统豪车总想着靠底蕴和技术维持昔日荣光,现实是再也没人喊本田思域精神,大家只关心明天还能不能有新的花样来降价。现代汽车业需要的“底蕴”,其实是一波又一波的天降价格、配置升级、一年三变的营销和三天一变的花式优惠。
国产品牌的崛起,说到底被逼的是中国消费者的钱包。感谢比亚迪,感谢中国所有新势力,感谢内卷,给消费者解放了选择权和钱包,顺带给BBA们上了堂“别把中国人当冤大头”的必修课。现在的大街上,几十万的国产新能源像菜市场散步,每家每户都能体验科幻片般的座舱,一边搓麻将一边开车。
这种市井感、科技感、走下神坛的自我调侃,把原先神圣不可侵犯的豪车圈,搓成了大家都能插科打诨的段子场。朋友圈炫富从晒标志,变成谁车载冰箱更能装卤煮,谁的座椅按摩能治颈椎。
当然,近年来国产品牌野蛮生长。你以为是厂家良心发现,其实是大家卷生卷死,总有厂家盯着你“下一个梦中情车”的钱包。宝马降价、奔驰赔笑脸,本田思域不再拉风,路边小卖部都恨不得出电动车。“BBA情怀”,也许明天就只配点根蜡烛,回忆一下他那半年一次的保养和四年一赔的二手残值。
一夜之间,百年品牌变成年年打折,五十万的新车成了“理想价”,比亚迪秦唐宋元都在跨界卖未来。再往后,是不是劳斯莱斯也要给赠品?不得不感叹,市场逻辑永远是最无情的刀,今天的神话,明天都能编成段子。
最终受益的,其实是我们。沦为被收割对象的,历来是品牌,是那个被神话的传说。自主品牌站起来,不靠攒老用户情怀,而是实实在在低价堆料,甚至不在乎利润,哪怕营收表上写着“卷到骨头里”。而合资品牌学会了“臣妾做不到”,终于明白“没有永远的王座,只有更古早的传说”。以前消费者看车标,现在看遥控钥匙和大屏幕。一切都变了。
最后说一句:感谢比亚迪,感谢每一家让我们钱包不用哭泣的造车新势力。虽然买车的梦变成了买配置的噩梦,但比起十年前,咱已经活成了曾经向往的车主。荒诞的市场给了我们荒诞的福利,我们也只好在车市洼地里,边哭边笑,边等下一个跳水冠军。
要真往前再想想,假如再来一次行业大换血,说不定哪天上街买车,特斯拉都得问你:“大哥需要送门票吗?”到时候我提着塑料袋,开着比亚迪,哼着小曲去菜市场,为被降价的宝马默哀三秒。现实有时候,就是一个大写的尴尬喜剧。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依法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