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集团上半年亏了25.38亿元,成为亏损最严重的车企。这家曾经靠本田、丰田躺赢的巨头,如今被合资品牌拖入深渊:广本销量暴跌37%,广丰下滑23%,而自家的新能源品牌埃安,只贡献了14.4%的销量,完全扛不住燃油车的崩盘。
北汽蓝谷亏掉23.08亿元,但比去年少亏了10%。钱烧在了极狐品牌的渠道扩张上,新建200家体验店,研发投入翻倍,可销量仍不及新势力的零头。
高管在业绩会上直言:“高端电动车没五年烧不出规模”。江淮汽车从盈利跌进亏损7.73亿的泥潭。
与华为合作的超豪华车型尊界S800刚上市,大定订单8000辆看似不错,但生产线还在产能爬坡期,每辆车分摊的成本高得吓人。
众泰汽车只卖了2.8亿元的车,却亏掉1.48亿。财报里写着:“因缺乏运营资金,整车业务未能复工复产。 ”简单说,工厂停工了,靠零星配件业务苟活。海马汽车靠代工盒子汽车勉强续命,收入6.55亿元,亏损收窄到7451万。
三亚工厂的机器轰鸣声没了,车间里在给其他企业贴牌生产电动车。曙光股份看似收入增长33%到8.66亿,但净利润反而亏了1.45亿。海外卖了1.2万辆轻客,但每辆车利润不到3000元,抵不过国内价格战的消耗。
利润缩水阵营:9家车企的“增收不增利”长安汽车营收727亿,只降了5.3%,但净利润砍掉19%到23亿。深蓝、阿维塔等新能源车卖了45.2万辆,占总量33%,可研发费暴涨30%,把利润吃光了。
长城汽车收入微增1%到923亿,净利润却少了10%到63亿。哈弗H6在东南亚卖爆了,但国内燃油车降价清库存,一辆车少赚2万。上汽集团靠海外卖出104万辆,收入冲到2943亿,增长6.2%,但净利润反而跌9.2%到60亿。
管理层在股东会上倒苦水:“出口运费涨了40%,欧元贬值又吃掉5个点利润”。一汽解放的重卡卖不动了,收入暴跌23%到281亿,净利润从5.8亿缩水到0.2亿,只剩个零头。
财报里承认:“燃油重卡需求萎缩,新能源重卡尚未形成替代规模”。江铃汽车最憋屈:收入181亿小涨1%,净利润却降18%到7.3亿。皮卡在美国被加征25%关税,出口量直接腰斩。中集车辆的半挂车业务遭重创,收入98亿降8.9%,净利润砍掉28%到4亿。欧洲客户推迟提货,仓库堆满未交付的车架。
江淮汽车出现在两份名单里:收入降9.1%到194亿,净利润暴跌357%转亏。燃油车部门裁员30%,4S店退网率超过20%。赛力斯净利润飙升81%到29亿,成为最赚钱的新势力。问界M9均价超40万,单月销量破2万,贡献了80%的利润。
华为门店的销售提成制度被写进财报:“每卖一辆车奖励门店8万元”。比亚迪赚走155亿,等于其他所有车企利润的总和。刀片电池装车量破百万,海外卖了47万辆,插混车在泰国市占率冲到第一。工程师在技术开放日展示:“DM-i混动车型的发动机热效率做到44%”。
中国重汽净利润增长8.1%到6.7亿,靠的是重卡出口。海外卖出6.9万辆,中东油田运输队70%的车贴着SINOTRUK标。财务总监透露:“出口重卡毛利率比国内高12个百分点”。
安凯客车净利润暴涨153%到1800万,创十年新高。沙特土豪下单2000辆电动大巴,订单排到2026年。生产线三班倒,工人月加班费就有5000元。
汉马科技靠换电重卡翻身,净利润翻倍到2800万。钢厂、港口签下15家换电服务协议,每度电抽成0.2元。福田汽车净利润7.8亿增长88%,海外是救命稻草。印尼工厂投产首月就卖出8000辆皮卡,右舵车型在马来西亚市占率冲到第三。
金龙汽车和中通客车这对客车双雄,净利润分别涨75%和72%。欧洲旅游公司采购新能源客车,享受35%关税补贴,比本地品牌便宜20%。零跑汽车首次实现半年盈利3000万,毛利率从1.1%飙升至14.1%。全域自研的底盘架构,让成本降了18%。
生产线工人说:“C10车型的线束减少40%,装配时间缩短两小时”。小鹏汽车亏损收窄到11.42亿,减亏62.8%。欧洲卖了1.87万辆,G9在挪威单价超50万还卖断货。何小鹏自掏2.5亿港元增持股票,内部邮件写着:“明年欧洲要占销量30%”。
美国对进口车加征25%关税后,现代每辆捷尼赛思GV70要多交4.2万元。日产连续四个季度亏损,累计裁员2万人。九州工厂的装配工在工会抗议:“流水线速度提到90秒一台车,工资反而降了20%”。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