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平时一聊到皮卡车,脑子里出现的画面,多半都是拉着货、跑在乡间土路上的那种工具车形象,讲究的是一个皮实耐用、能拉能拽。
这些当然是皮卡车的本分,但今天咱们聊点不一样的,聊点“不务正业”的。
您能想象吗?
现在有些皮卡,从静止加速到一百公里每小时的速度,比很多我们熟悉的跑车还要快。
这就让人纳闷了,美国人为什么要把一个干活的工具,造成一个百米冲刺的运动员呢?
这背后其实藏着他们独特的汽车文化,也恰恰反映出在造车这件事上,我们和他们走的是两条截然不同的路。
今天咱们就来盘点一下,在美国市面上能买到的十款速度最快的原厂皮卡,看看它们到底有多疯狂。
规矩很简单,只看原厂数据,那些经过改装厂爆改的“猛兽”咱们先放一边,就看汽车厂家自己造出来的车能有多快。
从榜单的第十名开始看,是一款叫 2025款Ram 1500 Tungsten HO 的车,它的零百加速时间是4.4秒。
光听这名字“Tungsten”,也就是“钨金版”,感觉就透着一股豪华劲儿,看着不像是个猛将,倒像个西装革履的绅士。
但关键在于车尾那个小小的“HO”字母,这是“High Output”高输出的意思。
它用了一台全新的3.0升双涡轮增压直列六缸发动机,能爆发出540匹的马力。
4.4秒是个什么概念呢?
跟丰田那款著名的小跑车Supra手动挡版本差不多快。
可别忘了,这台Ram皮卡比Supra重了超过一吨,一个两吨半重的大家伙,跑出了小跑车的速度,这本身就挺颠覆认知的。
往上走,第八名是一款很多人可能没听过的车,叫 2023款福特F-150 XLT FP700,零百加速4.1秒。
这车外表看着特别朴素,就是个小尺寸的单排座皮卡,但它的发动机舱里可一点不低调。
它用的是一台5.0升的V8发动机,还额外加装了一个巨大的机械增压器,说白了就是一个强力鼓风机,拼命往发动机里压空气,让它爆发出惊人的能量。
名字里的“700”就代表了它的马力——整整700匹。
很多人觉得,这台车才是福特传奇高性能皮卡“闪电”系列精神上的继承者,充满了那种原始、粗暴的肌肉感。
第七名,就是大名鼎鼎的 2022款Ram 1500 TRX,零百加速3.9秒。
TRX的外号叫“霸王龙”,因为它直接把道奇地狱猫跑车上那台令人闻风丧胆的6.2升V8机械增压发动机给塞了进去,拥有702匹马力。
这台车从设计之初,目标就非常明确,就是要成为地表最强的量产皮卡,不仅要在公路上快,还要能在沙漠里飞驰。
可以说,“霸王龙”是燃油皮卡性能巅峰的代表作之一。
可惜的是,因为排放法规等原因,这头燃油巨兽在2024年就停产了,它的存在,更像是传统大排量汽车时代最后的疯狂与绝唱。
第五名,是福特派出来对抗“霸王龙”的选手,2023款福特F-150 Raptor R,也就是“猛禽R”,零百加速3.7秒。
福特和Ram这对老冤家,在性能上的比拼简直到了“幼稚”的地步。
Ram的“霸王龙”有702马力,福特就给“猛禽R”装了一台5.2升的V8机械增压发动机,调出700马力,马力比你少2匹,但加速偏要比你快零点几秒,就是为了争这口气。
后来福特觉得还不过瘾,在2024款上又把马力提升到了720匹,就是要确保在宣传册上,每个数字都得压过对手。
这种为了“面子”和“ bragging rights”(吹牛的资本)而进行的军备竞赛,是美国汽车文化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侧面。
看到这里,我们能发现一个规律,传统的燃油高性能皮卡,它们的逻辑非常直接:用最大的排量、最强的增压器,榨取出最极限的动力。
这是一种简单粗暴的“力量美学”。
然而,当电动时代来临,游戏规则被彻底改变了。
榜单上从第九名开始,就出现了电动的身影,比如 2022款福特F-150 Lightning Pro,零百加速4.2秒。
有意思的是,这竟然是“闪电”系列里配置最低的版本,但因为它车身最轻,反而跑得飞快。
而它的高配版,2022款福特F-150 Lightning Lariat增程版,凭借更大的电池和更强的动力输出(580马力),零百加速更是达到了惊人的3.8秒,比宝马M3跑车还快。
电动车天生就拥有瞬间达到最大扭矩的特性,这让它在起步加速上,对燃油车形成了“降维打击”。
真正把这种“降维打击”推向极致的,是榜单前三名的选手。
第三名,2022款GMC悍马EV皮卡,零百加速只要3.0秒。
悍马这个曾经的“油老虎”品牌,以电动车的形式复活,直接变成了拥有1000匹马力的性能怪兽。
但最让人震惊的是它的重量,这台车重达4.3吨,接近5吨重!
一台跟小卡车一样重的车,跑出了法拉利的速度。
这就引出了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这种为了极致加速而把车造得如此沉重、消耗如此多资源的做法,真的环保吗?
它真的代表了汽车的未来方向吗?
在这里,我们就能清晰地看到中美造车理念的巨大差异。
当美国车企还在用“千匹马力”、“三秒破百”这种夸张的性能指标来炫耀技术实力时,中国的汽车工业,尤其是新能源领域,走的是一条完全不同的路。
我们更关注的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场景的落地。
比如,我们的车企在努力解决充电慢、续航焦虑的问题,在拼谁的智能座舱更聪明、人机交互体验更好,在想办法降低成本,让更多普通家庭能用上高品质的智能电动车。
从几万块的五菱宏光MINI EV解决城市通勤难题,到比亚迪、蔚来、理想等品牌打造的覆盖不同需求的家庭用车,再到长城、吉利等推出的新能源皮卡,我们思考的更多是如何用技术服务于生活,而不是创造一个性能过剩的“玩具”。
榜单的第二名,是 2025款Rivian R1T三电机版,零百加速2.7秒。
这是一家新兴的电动车公司,它的产品快得已经让很多超级跑车都感到汗颜。
而最终登顶的,是话题性十足的 特斯拉Cybertruck“野兽”版,它的零百加速时间定格在了恐怖的2.5秒。
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
二十年前,售价千万的顶级超跑布加迪威龙,凭借它那台复杂的16缸4涡轮增压发动机,做出的成绩就是2.5秒。
而二十年后,一台造型怪异的电动皮卡,不烧一滴油,就轻松达到了同样的高度。
这无疑是科技进步的最好证明。
然而,当我们为这些惊人的数字感叹时,也应该看到,这份榜单上的“速度怪兽”,更多是美国汽车文化的一种极致展现。
它像一场盛大的肌肉秀,证明了美国汽车工业依然拥有雄厚的实力去创造奇迹。
但这背后,也透露出一种对传统“大马力文化”的路径依赖。
相比之下,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思路显得更加务实和宏大。
我们没有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这场“零百加速”的竞赛中,而是着眼于构建一个更完整、更高效、更智能的未来出行生态。
这两种不同的发展道路,没有绝对的谁对谁错,但它们无疑将把全球汽车产业引向两个截然不同的未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