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空调加氟怎么做,先检漏,再抽真空,低压高压接口有区别

你有没有想过,开着车吹着空调,凉爽一夏,其实背后有多门道?夏天一到,大家最关心的就是车上的空调到底爽不爽,吹出来的冷风有没有劲。可一旦发现空调不凉了,绝大部分人第一反应就是:“是不是该加点制冷剂了?”但你知道汽车空调怎么加制冷剂吗?低压侧和高压侧加氟有啥讲究?这事真不是光会拧拧瓶,往里灌就完了。要做对才行,做错了轻则空调不制冷,重了修大几千可别怪4S店黑你。

首先啊,汽车空调加氟这事儿,一定要遵循一个“三步走”的套路。“先检漏、后抽真空、再加注”,这程序就像做饭认真洗菜、切菜、烧菜一样,哪一步疏忽了都容易吃坏肚子。为什么先检漏?很简单——你加再多氟,万一管路漏气,不是白花钱吗?有人舍不得检测,觉得多花冤枉钱,其实等你加完还不凉更糟心。

检漏的方法其实不难,最土的办法就是肥皂水涂在管道接口上,看有没有气泡。像修空调的老师傅们,手艺人就这点精髓。要讲究点的就打上荧光剂,用紫外线灯照,看看哪里“发光”,显然漏了。搞定了,才能往下走。不然你加氟跟往漏水的瓶里灌水没啥区别。

说到工具和安全,这事也是一门大学问。很多人当场用手捏一捏管,就觉得自己能搞定,其实挺危险。制冷剂温度极低,遇着皮肤能冻伤你,尤其是罐子开阀的时候别凑太近。再有,什么歧管压力表,什么真空泵,这些设备你看到说明书都头大,但专业师傅却能玩明白。压力表不是摆设,蓝管对应低压、红管对应高压,接错了轻则测不准,重了炸了压缩机。防护做不做?护目镜、手套该戴就戴,真不是作秀,万一制冷剂溅出来伤到眼睛,医院还得麻烦。

第三步,抽真空。抽真空这事儿,很多人不管,觉得少加一步不影响。其实错了!系统彻底没氟的时候,空气和水分在管里,往里加制冷剂就跟菜里倒了脏水一样,废了。抽真空拉半小时起步,多了不嫌多,少了真不行。尤其是新换压缩机、新维修管道,不抽真空这空调很快又坏。

等到搞定准备工作,才到核心环节——到底加氟是从低压侧还是高压侧?说实话,这事儿很多老司机都容易弄混。其实两者适用场景、操作方法、甚至安全风险都不一样。“低压侧”是我们加氟最常见的途径,就像家里插座用得最多一样,一般都是补充加点氟,空调还能制冷,只是效果没那么爽,这时候就走低压侧。简单讲,就是你最近发现空调出风口温度比平时高了三五度,但还勉强能带着点凉意,那就补一点氟,不用把系统里的氟全抽出来。

低压侧怎么加呢?这流程不能马虎。得把车发动起来,开着空调,风速调最大,温度调最低,怠速等五到十分钟。这样做是让整个系统提前进入“工作状态”,氟才不会一块儿全糊在管里,让压缩机踩不动。然后找低压接口,别看接口多,找到标“L”或者“Suction”的即可,通常比高压口粗一些,多数是蓝色或者黑色,别走错。歧管压力表的蓝管接低压口,黄管接制冷剂罐,红管暂时不管。

细心点,把管里的空气排排空,才不会有“假量”。罐子和管道连接后,可别一打开就死灌,先开制冷剂阀,点开低压管阀,让制冷剂进管道,几秒钟后关掉阀门,断开放气两次,确保里头没空气。然后罐子倒过来,加液态氟,开低压侧阀,慢慢加。压力表看着,R134a系统一般低压得在0.15到0.25MPa之间,一般来说出风口能降到5到8度就算合格。记住别一口气灌进去,慢慢来,免得压缩机受不了。加够了就先关罐阀,再关管阀,再迅速拆下管道,别让制冷剂跑出去。

再看“高压侧”加氟,这事儿真不能随便操作!什么场合能用?就得是空调系统完全没氟了,比如压缩机刚修好,管道换新,全抽了个真空。这时候“首次加注”效率高、比较安全,适合一次性加完厂家标准定量。程序其实比低压侧更讲究。要关闭发动机和空调,找到高压接口,红色头,“H”或“Discharge”标识通常最细,最靠近冷凝器出口或者压缩机排气端。压力表红管接高压口,黄管接氟罐,蓝管后续用来看压力,别全插了真空泵。

汽车空调加氟怎么做,先检漏,再抽真空,低压高压接口有区别-有驾
汽车空调加氟怎么做,先检漏,再抽真空,低压高压接口有区别-有驾

高压侧加氟,排空气得再多做一次,重复前面操作,确保管里没破坏成分。关键在于加制冷剂罐时要直立,出来的是气态氟,别让里面液态制冷剂直接冲进管里,这样压力升得太快有危险。看车辆手册写着加注标准是多少,比如500到800克这种。可以用秤称罐子的前后重量,“加注前-加注后”就是你实际加进系统的重量。弄完了关阀断管,启动发动机和空调,压力表再检一轮:高压这时候在1.3到1.7MPa左右,低压也得在0.15到0.25MPa。压不对就再微调低压侧补一点。这里提示一句:高压侧加氟,专业度要求高,不懂的真别瞎整。炸了系统,修钱你哭都来不及。

汽车空调加氟怎么做,先检漏,再抽真空,低压高压接口有区别-有驾

总有人问:“可不可以混用制冷剂?”直接告诉你:绝对不行!有用R134a的,有用R1234yf的,厂家不一样,密封件和压缩机设计也不同。你自己兑点别的进去,就像奶茶店乱掺佐料,喝了拉肚子不说,还容易把系统里密封圈给腐蚀了,时间久了整个空调瘫痪,比修发动机还贵。

还有人死盯着压力表,觉得压力对了就是加好了。真不是,只看压力不灵,很多时候外界温度、车内粉尘、甚至湿度都会影响压力。真正要看,加多少标准重量,压力也对了,出风口也凉了,这才算真正合适。做不到这几点,空调还是不完美。

说到底,有多少人能真正自己加氟呢?不怕你笑话,一般人真不建议自己操作,别拿“我会拧拧瓶”这种信心当技术。制冷剂温度低得很,泄漏时能瞬间冻伤你皮肤,戴手套是硬道理。眼睛不注意还会溅进去,后果比你想象严重。而且管道连接有讲究,接口混了这压力表量都错。经验不足还容易“猛灌”制冷剂,导致压缩机液击,修一次贵得你怀疑人生。

最后再说一句:加氟不是万能药,空调不凉不一定就是缺氟。你搬一大罐制冷剂往里倒,出风口还不凉,那就该考虑是不是冷凝器脏了、风扇坏了,甚至空调滤芯堵了。这些小细节真决定着你吹出来风的冷还是热。

其实问到汽车空调怎么加制冷剂,以及低压侧和高压侧怎么加,各自适合什么场景,大部分人只听说个大概,却没真正搞明白。尝试自己动手,可以锻炼动手能力,但别把汽车空调搞成试验田。一旦感觉不对,比如出风口温度迟迟降不下来,压力表读数不正常,要么就找专业维修店;看清楚标签,准备足够工具,依规操作;遇到不懂的地方,不要硬上,安全永远第一位。

你说这汽车空调加氟,看着简单,做起来真能出一身汗。想要吹得凉快点,其实说到底,不仅是技术活,更是细心活。别把“加氟”当绝对救命稻草,更别省下检漏和抽真空的功夫,最后一分钱一分货,空调才经得起过一个又一个夏天。

我们致力于提供真实、有益、向上的新闻内容,如发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妥善解决。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