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买智驾真的划算吗?
最近总有人问我该不该加钱上高阶智驾,动辄两三万的选装包值不值。说实话,这钱花得真没必要。不信?咱们掰开揉碎聊一聊。
先说说高速路况。现在头部品牌的智驾跑高速确实还行,能自己超车、变道,偶尔接管一下就行。但仔细想想,这和十年前就有的ACC自适应巡航有多大区别?无非是机器帮你多打一把方向。要是遇上施工改道或者大车扎堆,系统立马就怂了——要么急刹,要么死等人工介入。有车主吐槽:“上次遇到压线货车,车子愣是跟了3公里不敢超,后车喇叭都快按冒烟了。”
城区驾驶就更闹心了。甭管哪家的智驾,在人来车往的市区都撑不过5分钟。乱窜的电瓶车、突然冲出来的行人、加塞的出租车...这些场景对系统来说简直是地狱难度。北京的王师傅试过某品牌城市NOA:“过个环岛像考科目二,系统方向盘打得比新手还犹豫,最后被后车司机摇下车窗骂。”更别说施工路段临时改道、无标线小路这些特殊情况,系统分分钟就摆烂不干了。
车企为啥拼命吹智驾?明眼人都懂——电池技术卡壳了呗!续航、充电速度这几年没啥突破,总得找个新噱头。于是全行业一窝蜂搞智驾,宣传片拍得跟科幻片似的。可现实呢?上海的李女士花了3.6万选装高阶智驾,用了一个月就后悔:“每天通勤照样得攥着方向盘,这钱够我充三年电了。”
再说说自动泊车。对新手可能有用,但老司机谁会在屏幕上戳半天等机器慢悠悠倒车?除非遇到那种停进去就开不了门的极限车位。可这种车位有多少?广州4S店销售小张透露:“10个买智驾的客户里,9个泊车功能用不到三次。”
普通家庭买车图啥?不就是图个实惠。与其砸钱在还不成熟的智驾上,不如选个续航扎实的,或者快充更快的800V平台。杭州的网约车司机老刘算过账:“省下智驾的钱够换四条静音胎,乘客投诉都少了。”
话说回来,土豪随意。但咱们工薪阶层买车,每一分钱都得花在刀刃上。现在花大价钱买智驾,就像五年前抢购曲面屏电视——看着炫酷,实际用起来全是槽点。等哪天真能做到全程“撒手不管”,再掏腰包也不迟吧?你觉得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