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款轩逸到底改了啥,颜值升级背后藏着日产的“焦虑”?轩逸“只改外观内饰”到底值不值得买?

2025年这年,国内车市可太热闹了——比亚迪海鸥月销破3万,大众朗逸换了运动套件,连向来“稳如老狗”的丰田卡罗拉都悄悄加了贯穿式尾灯。就在大家以为日系车要靠“省油耐开”吃老本时,日产甩出:2026款轩逸官图发布了!这波操作把“轩逸要凉”的唱衰声压了下去。

毕竟,作为连续10年稳坐“国民家轿”宝座的轩逸,稍微动动颜值都能上热搜,何况这次是“颜值迈入新世代+内饰换双联屏”的双重升级。

但问题来了:动力没变的轩逸,光靠“变好看”能守住市场吗?咱们接着往下盘。

2026款轩逸到底改了啥,颜值升级背后藏着日产的“焦虑”?轩逸“只改外观内饰”到底值不值得买?-有驾

2026款轩逸到底改了啥?颜值升级背后藏着日产的“焦虑”?

2025年11月,当日产正式发布2026款轩逸官图的时候,评论区开了锅。有人呼“这还是我认识的轩逸吗”,也有人调侃“日产终于舍得给轩逸整容了”。确实,这次改款的幅度之大,让不少老车主都有点认不出来。

前脸的变化明显,老款那个被无数人吐槽“太保守”的V型镀铬条彻底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锐利的X型贯穿式设计。这个设计语言其实在天籁上已经用了几年,效果不错,现在终于下放到轩逸上。大灯组被拉成了刀锋状,配合LED日行灯的点缀,整个前脸的攻击性明显强了不少。雾灯区域也没闲着,加了黑色蜂窝状装饰,运动感拉满。

有网友说这前脸远看有点“小天籁”的既视感,这话还真没错,日产这次明显是想让轩逸摆脱“买菜车”的标签。

侧面的变化虽然不如前脸那么激进,但细节处理考究了。车身线条变得流畅,特别是C柱的溜背设计,让整车看起来有动感。轮毂从老款的16寸升级到17寸,样式也从“老干部风格”变成了双色切削设计,年轻了不少。通过优化车身线条,风阻系数从0.29降到了0.27。

别小看这0.02的差距,按照日产的说法,高速巡航时每百公里能省0.2升油,一年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车尾的改动可以说是“一步到位”。贯穿式尾灯已经成了新车的标配,轩逸自然也不能落后。但日产玩得高级,在贯穿式尾灯中间嵌入了“NISSAN”字母标识,晚上点亮效果相当炫酷。后保险杠也重新设计,加入了扩散器造型,虽然没啥实际空气动力学作用,但看起来确实运动多了。

有车评人开玩笑说,如果把车标遮住,说这是一辆20万的车都有人信。

为啥日产要在外观上下这么大功夫?

2026款轩逸到底改了啥,颜值升级背后藏着日产的“焦虑”?轩逸“只改外观内饰”到底值不值得买?-有驾

数据说话直接。2025年前10个月,轩逸虽然还占据着家轿销量榜位置,但同比下滑了,月均销量从去年的4.2万辆降到了3.9万辆。反观竞争对手,比亚迪秦PLUS DM-i同期增长,长安逸动PLUS凭借运动化设计抢走了不少90后用户。

根据4S店的反馈,进店看轩逸的年轻人越来越少,25岁以下的客户占比从2023年的降到了今年的。

市场在变,消费者也在变。以前买车看重的是“皮实耐用”,现在的年轻人在意“这车开出去有没有面子”。社交媒体时代,一辆车的颜值决定了它能不能出现在朋友圈。日产这次的改款策略很明确——先用颜值把年轻人拉回4S店,至于其他的,咱们再慢慢谈。

这种“颜值即正义”的打法,其实是被逼出来的。毕竟在新能源浪潮下,如果再不做点什么,轩逸这个“国民家轿”的名号可能真保不住了。

2026款轩逸到底改了啥,颜值升级背后藏着日产的“焦虑”?轩逸“只改外观内饰”到底值不值得买?-有驾

双联屏+智能车机,轩逸的“科技感”是凑数还是真有用?

内饰的变化同样让人眼前一亮。

老款轩逸的内饰被网友调侃为“出租车同款”,这次终于迎来了大换血。抢眼的当属12.3英寸全液晶仪表+12.3英寸中控屏组成的双联屏设计,这个配置在两年前还是20万以上车型的专属,现在下放到了10万级别的轩逸上。空调控制、音响调节这些常用功能都集成到了屏幕里,物理按键大幅减少,整个中控台看起来简洁多了。

但话说回来,轩逸的目标用户真的需要这么大的屏幕吗?根据J.D.Power的调研数据,购买轩逸的用户中,是购车,他们看重的功能依次是:油耗、空间、可靠性,而对车机系统的关注度只有。从这个角度看,双联屏像是日产的“防守策略”——不是用户主动要求的,而是竞品都有了,自己不能没有。

不过日产在这方面还是动了脑筋的。新车搭载的Nissan Connect超智驾系统支持语音控制,可以通过“你好,日产”唤醒,然后控制空调温度、导航目的地、播放音乐等功能。实测下来,语音识别率能达到左右,虽然比不上新势力品牌动辄以上的识别率,但对于日常使用已经够用了。

而且这套系统支持CarPlay和CarLife,对于习惯用手机导航的用户来说,这个功能比什么智能语音都实用。

有意思的是,日产没有跟风上“多屏联动”或者“副驾娱乐屏”,屏幕尺寸也控制在12.3英寸,没有像某些自主品牌那样堆到15英寸甚至大。这背后其实有日产的考量。根据售后数据,车机系统故障率会随着屏幕数量和尺寸的增加而提升,特别是超过13英寸的大屏,两年后的故障率比10英寸屏幕高出。

对于追求“省心”的家用车用户来说,功能够用比功能丰富重要。

从成本角度看,这套双联屏系统的供应商是国内的德赛西威,相比进口的博世或大陆系统,成本能降低左右。

这也意味着,即便加了双联屏,轩逸的售价也不会有太大涨幅。有经销商透露,2026款轩逸的起售价可能会比现款高3000-5000元,考虑到配置的提升,这个涨幅还算合理。

当然,也有不少人质疑这套系统的耐用性。毕竟电子产品都有寿命,用个三五年卡顿是常态。但日产给出的解决方案挺接地气——系统支持OTA升级,而且承诺五年内免费升级。

这比起某些合资品牌“买断制”的车机系统,确实厚道不少。再说了,真要是系统不行了,大不了用CarPlay,总比老款那个“功能机”强。

2026款轩逸到底改了啥,颜值升级背后藏着日产的“焦虑”?轩逸“只改外观内饰”到底值不值得买?-有驾

动力不变是“摆烂”?轩逸的“稳”其实藏着生存哲学

人意外的是动力系统——2026款轩逸继续沿用1.6L自然吸气发动机配CVT变速箱的组合,功率99kW,扭矩159N·m,账面数据跟老款一模一样。这个决定在新车发布后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要知道,现在连卡罗拉都全系混动了,本田思域也有1.5T涡轮增压,比亚迪秦PLUS是靠插混系统打天下,轩逸还守着这套“老掉牙”的动力,是不是太保守了?

但如果深入分析,会发现日产这么做有其道理。看数据,根据中汽协的统计,2025年1-10月,1.6L及以下排量的自然吸气车型在国内家用车市场的占比仍有,销量超过280万辆。这说明什么?说明还有相当一部分消费者,特别是三四线城市的用户,对动力的要求就是“够用就行”。

他们每天的通勤距离不超过30公里,一年跑不了几次高速,要那么强的动力干啥?

再看维修保养成本。1.6L+CVT这套动力总成已经用了15年,技术成熟到什么程度?某汽修连锁店的数据显示,轩逸的平均大修里程是18万公里,而同级别涡轮增压车型的平均大修里程只有12万公里。

保养成本上,轩逸每次小保养350元左右,涡轮增压车型要600元起步。算下来,用车五年能省出一万多块钱,这对价格敏感的家用车用户来说,可不是小数目。

日产并不是完全没有技术升级。虽然账面参数没变,但通过优化进气系统、改进燃烧室设计,发动机热效率从提升到了。别小看这的提升,它意味着同样一箱油能多跑20-30公里。

工信部油耗也从5.3L/100km降到了5.1L,实测市区综合油耗能控制在6L以内。对于一年跑1.5万公里的普通用户来说,一年能省500块油钱。

还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点——动力匹配。很多人觉得99kW的功率太弱,但配合1.3吨的整备质量,轩逸的推重比其实不差。0-100km/h加速12秒左右,日常超车绝对够用。重要的是,CVT变速箱的平顺性无可挑剔,没有顿挫感,特别适合城市走走停停的路况。

有老司机评价说,轩逸的动力调校就像“温水煮青蛙”,不知不觉就到了80km/h,这种“无感加速”反而适合家用。

从市场策略看,日产的算盘打得很精。混动系统成本高,会推高售价,而轩逸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性价比。如果为了上混动把价格推到15万以上,那就撞上了B级车的价格区间,反而会流失原有客户。

与其冒险,不如守住10-13万这个价格区间,把现有技术优化到极致。毕竟,不是所有人都需要“黑科技”,对很多人来说,“成熟可靠”比“先进”重要。

2026款轩逸到底改了啥,颜值升级背后藏着日产的“焦虑”?轩逸“只改外观内饰”到底值不值得买?-有驾

网友:轩逸“只改外观内饰”到底值不值得买?

2026款轩逸官图发布后,各大汽车论坛和社交媒体上的讨论异常激烈。

支持和反对的声音几乎是五五开,双方各执一词,谁也说服不了谁。

反对派的观点很。他们认为轩逸这次改款就是“换汤不换药”,动力系统一点没变,纯粹是在“割韭菜”。有网友算了一笔账:如果新款轩逸涨价5000元,这钱够加1000升汽油了,按百公里6L的油耗算,能跑1.6万公里。

与其多花钱买个“样子货”,不如买老款实在。还有人拿竞品说事,同样的价格,比亚迪秦PLUS DM-i能买到插混版本,纯电续航55公里,市区基本不用加油;长安逸动PLUS有1.4T涡轮增压,动力比轩逸强一大截;就连同为日系的卡罗拉,也有双擎混动版本可选。

支持派则认为反对派太理想化了。

现实是什么?现实是很多三四线城市根本没有完善的充电设施,买插混车型充电都是问题。涡轮增压听起来很美好,但后期维护成本高是不争的事实。

有轩逸老车主现身说法,自己的2016款轩逸开了8年15万公里,除了正常保养几乎没修过,这种省心程度是其他车型比不了的。至于混动系统,确实省油,但电池衰减怎么办?8年后换电池的成本谁来承担?

相比之下,轩逸虽然“技术老”,但胜在稳定可靠。

中立派的观点务实。他们认为买不买要看个人需求。如果你是购车,预算有限,每天就是上下班代步,偶尔周末带家人出去转转,那轩逸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空间大、油耗低、保养便宜、故障率低,这些优点对家用车来说很重要。但如果你追求驾驶乐趣,喜欢新技术,经常跑长途,那轩逸可能真不适合你。

有意思的是,二手车商的态度很能说明问题。某二手车平台的数据显示,3年车龄的轩逸保值率达到,在同级别车型中排名,仅次于卡罗拉。而那些配置丰富、技术先进的自主品牌车型,3年保值率普遍在以下。

二手车商坦言,轩逸之所以保值,就是因为“技术成熟、维修便宜、买家认可”。从这个角度看,买轩逸其实是一种“理性选择”——不追求新好,但求稳省。

轩逸的“不变”与“变”,藏着家用车的生存法则

2026款轩逸的改款策略,表面上看是“小修小补”,实则暗藏玄机。

日产很清楚自己的定位——不跟新势力拼科技,不跟自主品牌拼配置,就踏踏实实做好“国民家轿”这个角色。

这种策略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中显得格外务实。2025年,中国汽车市场已经进入存量竞争时代,增量主要来自换购和增购。

而轩逸的目标用户恰恰是那些“理性消费者”——他们不追风,不盲从,买车就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对这部分人来说,车是工具而不是玩具,实用性永远排在位。

日产的“变”体现在紧跟时代潮流。外观年轻化、内饰科技化,这些改变都是为了不让轩逸显得太过时。毕竟,即便是理性的消费者,也不愿意开一辆“土到掉渣”的车。

但这种改变是有节制的,不会为了追求新潮而牺牲实用性和可靠性。

而“不变”则是日产的坚守。坚守成熟可靠的动力系统,坚守合理的价格区间,坚守“省心省力”的产品理念。这种坚守在浮躁的市场中显得尤为可贵。

2026款轩逸到底改了啥,颜值升级背后藏着日产的“焦虑”?轩逸“只改外观内饰”到底值不值得买?-有驾

当所有人都在追求“快强”的时候,轩逸选择了“稳久”。

至于2026款轩逸能否延续“国民家轿”的辉煌,答案可能要等上市后才能揭晓。但可以肯定的是,在10-13万这个价格区间,轩逸依然是均衡的选择之一。它或许不是先进的,不是运动的,也不是省油的,但它可能是适合普通家庭的。

在这个人人都在追求极致的时代,轩逸的“中庸之道”或许正是它的竞争力。

毕竟,对大多数人来说,买车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让生活便利。从这个角度看,轩逸做到了它该做的事——给普通人一个靠谱的选择。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