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水摸鱼、断章取义、恶意诽谤,还要让多少新能源汽车企业受损?
9月12日,央视财经最新报道曝光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黑公关现象。
这些人为了诋毁汽车厂商,可以说是不择手段。
水军来袭,“黑嘴”满屏。
AI制造谣言,混淆视听。
虚假评价,收钱操作。
汽车制造商即便资金雄厚,也难逃其影响。
其中一家公司仅半年就亏损了28亿,更糟糕的是,蔚来总裁还自曝遭到了“黑嘴”的挑衅。
这场有计划、大规模地针对国内新能源汽车品牌的“造谣行动”,背后究竟是谁在操纵?
它凭什么有胆量与各位高手正面冲突?
悬赏
事实表明,面对网络水军,即便是市值达百亿甚至千亿的汽车厂商也无计可施。
早在2023年,长城汽车副总裁傅小康就曾批评过这种做法。
有些人操控舆论,一旦出现不利于他们的消息,水军就会立即出现进行掩盖。
电池起火都被说成是车主自己点的火。
操控舆论的幕后者身份不明。
但维护自己也就算了,最让人讨厌的就是还要贬低别人。
在遭遇某品牌大量网络水军的诋毁后,同年3月,长城汽车甚至推出了最高1000万元的“有奖举报”活动,并全面开放了网络举报途径。
其他车企同样深受其害,不得不以高额奖金来对抗黑公关。
极氪法务部发布声明,最高提供500万元奖励,征集有关“黑公关”和网络水军的线索与证据。
比亚迪法务部也发布声明,对提供有效线索的人,奖励金额为5万元至500万元。
9月12日,就连上汽荣威这样不太受关注的汽车品牌,也公开征集网络谣言线索,最高奖励500万元。
为什么这些公司要投入大量资金寻找线索?
只因为相比网络水军带来的损失,这点钱根本不算什么。
4大车企
9月12日,央视财经报道了四家汽车企业的相关情况,令人震惊。
首先是蔚来汽车,报道指出网上流传的两起该品牌车辆自燃的视频,全部都是假的。
第一条视频来自国外,却被“移花接木”地放到蔚来汽车上。
第二个更荒谬的是AI生成的,视频中甚至带有AI的水印。
但正是这种“简单”的视频,却能在互联网上引发热潮,掀起网友的嘲讽与狂欢。
董事长李斌曾在一次会议上提到,每个月用于雇佣网络水军攻击他们的费用大约是三到五千万,这些资金来自同一群人。
造成的损失,远超过这个金额。
报道中提到,每月黑蔚来的水军发帖达15000条,仅上半年就造成了28亿的损失。
28亿相当于蔚来需要卖出7万辆新ES8才能赚回,或者增发7000万股股票。
企业辛勤努力,也比不过水军随意炒作。
更无奈的是李斌面对这些“黑嘴”毫无办法,一旦被拆穿,对方就说“我赔钱给你”。
一条谣言对品牌造成的伤害难以衡量,即使赔偿金钱也微不足道。
就连蔚来这样相对低调的品牌,半年内都因水军损失了28亿,可想而知,如今风头正劲的小米会受到多大的影响。
2025年上半年,仅能准确统计到的,就有40万条关于该企业的谣言。
阅读量高达数十亿,给汽车制造商带来的损失难以估量。
接受采访的4家企业,除了蔚来、小米,还有小鹏和深蓝,它们都陷入了网络水军带来的困扰。
只因这些黑公关手法多样,踪迹难以追踪。
谁充值多就支持谁,同时贬低其他品牌。
一起被官方破获的黑公关团伙,23人总共完成了2亿元的“业绩”,平均每人获利1000万元。
这比造车容易赚很多钱。
一旦有企业下订单,这些非法公关便会立即行动起来。
首先生成负面稿件,再分发到各个账号,最后由水军进行评论炒作。
数以万计的水军账号,很难全部清理干净。
更高级一些的做法是博主收钱做事,表面上是进行评测,实际上是在贬低和抹黑。
其中造谣小米汽车碰撞后断电无法开门的博主“翔翔”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一些自媒体或公众号发布虚假排名,称某个品牌销量骤降,对品牌进行贬低。
这类博主平时一条视频收费几万元,但“黑测评”报价却能高达百万,难怪有人选择冒险。
更隐蔽的又是什么?
一些黑公关污染各个平台的搜索结果和AI大模型的数据库,将自己所做的或他人做的事嫁祸给目标品牌。
但俗话说,要想别人不知道,除非自己不做。该来的后果,迟早会到来。
打击
4月18日,极氪法务部官方发布消息,称对极氪进行侮辱和诽谤的某自媒体已被法院一审判决。
公开致歉,并赔偿经济损失30万元。
9月12日,小鹏法务部也传来好消息。
多次贬低他们,使用不同账号发布虚假信息的公司,被判删除视频,公开道歉,并赔偿损失。
曾经虚假评价小米的“翔翔”已被抓,至今没有释放的消息。
这类博主层出不穷,水军横行,已到了必须严格管理的地步。
以蔚来半年亏损28亿为参考,小米、理想、小鹏等车企一年合计可能亏损多少?
百亿还是千亿?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数字不断攀升,让人难以分辨到底哪一个是更准确的表述。在不同的场合,有人用百亿,有人用千亿,这让人们感到困惑。究竟是哪个数字更符合实际情况呢?我们需要仔细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
国产新能源汽车在全球迅速崛起,这些负面言论可能来自国内竞争对手,也可能来自外界。
但无论谁在背后操作,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都不能被网络黑手和恶意公关破坏良好的发展态势。
三天前,《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个部门联合发布文件。
要对汽车行业网络乱象开展为期三个月的专项整治行动,可见高度重视。
雷军也转发了央视财经的报道,支持六部门的相关举措。
然而意想不到的是,评论区却发出了不同的声音。
有人嘲笑他“贼喊捉贼”,也有人质疑他不专注产品,只会搞营销。
甚至开玩笑说他又该憔悴百分之多少了,讽刺意味十足。
如果这些吐槽是用户的真实想法,相信企业会认真听取。
但最让人担心的是,他们可能也是黑公关的一部分。
中国企业可以在质量竞争中失利,但绝不能被网络谣言击垮。
结语
国产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各大车企纷纷发力,推动了行业进步,也给消费者带来了更多选择。
但君子追求财富应遵循正道,请收起不该有的念头,一些“黑公关”也该适可而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