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由中国媒体主导的辅助驾驶测试,却让硅谷钢铁侠亲自下场转发点赞。
懂车帝《懂车智炼场》节目在2025年7月掀起巨浪。这场覆盖36款主流车型、模拟15类高危事故场景的严苛测试中,特斯拉以绝对优势碾压全场:Model 3与Model X在高速6项测试中5项通过(83.3%通过率),远超行业平均23.6%的水平;Model X更在城市9项场景中8次成功(89%通过率),成为唯一在高速与城区测试均登顶的车型。
更令人震惊的是,在“消失的前车” 场景(整体通过率仅14%)中,特斯拉全系完美避险;当“莽撞横穿的猪” 突然冲上高速时,Model X成为36款车中唯一刹停的车型。马斯克在结果公布后火速转发,并配文:“由于法律禁止数据出境,特斯拉在没有本地训练数据的情况下,在中国取得了最高成绩”。
01 封神之战:特斯拉的极限场景突围!
此次懂车帝测试构建了中国迄今最危险的智能驾驶考场。15类场景均基于真实事故设计,涵盖城区9项及高速6项致命路况。在模拟暴雨夜间的“高速临时施工”场景,Model X凭借纯视觉系统在80米外精准识别锥桶,稳定变道通过;而多款搭载激光雷达的国产车却因算法缺陷撞入施工区。
城市道路的“儿童鬼探头”测试中,四名小学生模型突然从视觉盲区冲出。特斯拉AEB系统在1.2秒内完成识别-决策-制动全流程,最终在距儿童模型2.3米处刹停。该场景整体通过率仅58%,特斯拉却交出满分答卷。
真正展现技术代差的,是“消失的前车”场景:当引导车突然闪避,暴露前方静止事故车时,特斯拉凭借8摄像头神经网络,在120km/h时速下于100米外启动紧急制动。而依赖高精地图的华为ADS 3.0因定位延迟,直到50米距离才触发刹车,最终碰撞。
02 技术铁幕:纯视觉方案的逆袭之谜!
测试结果如同一枚炸弹,击穿了行业对硬件堆料的盲目崇拜。坚持纯视觉方案的特斯拉,竟战胜了搭载4颗激光雷达的问界M9(通过率仅3/6),甚至让配备3颗激光雷达的蔚来ES6(通过率1/4)颜面尽失。
核心密码藏在特斯拉的全球数据引擎中。虽然中国法规禁止车辆数据出境,但工程师通过仿真平台构建了100+中国特殊场景模型,包括城乡结合部的无标线道路、高速非法占用应急车道等特色路况。马斯克在社交媒体透露:“正在添加来自世界模拟器和测试轨道的训练数据,目标实现6/6全通过”。
安全策略的差异同样关键。测试显示,特斯拉在120km/h时速下保持114米跟车距离,严格执行“让速不让道”原则;而华为系车型跟车距离仅69米,激进尝试变道绕行却导致更高碰撞率。
03 争议漩涡:测试背后的罗生门!
当特斯拉战绩传遍全网时,质疑声浪同步爆发。华为系车企集体沉默,鸿蒙智行、AITO、智界统一以“不予置评”回应。岚图汽车则委婉指出:“测试映照出行业在极端场景下的技术共性瓶颈”。
车圈对测试公平性的拷问更为尖锐:
变量控制争议:特斯拉测试时速设为120km/h,小米SU7却被设定为130km/h;问界M9跟车距离仅45米,蔚来ES6却达135米。
人为干预疑云:问界M9测试视频中疑似出现方向盘回正动作,懂车帝解释为“AEB触发抑制了NCA绕行功能”。
场景适配性质疑:高速场景占比超60%,恰好契合特斯拉技术强项,却弱化了城市复杂路况考核。
更深的忧虑指向技术路线分歧。纯视觉方案在本次测试中大放异彩,但其短板依然明显:逆光环境下特斯拉摄像头出现0.5秒延迟,导致制动距离缩短至危险值5米;而激光雷达车型在相同场景保持200米有效探测。
04 行业地震:智驾神话的破碎与重建!
这场测试恰逢政策关键窗口期。7月23日,公安部交管局局长王强在国新办发布会明确表态:“所有市售智驾系统均不具备自动驾驶功能,驾驶人承担最终责任”。次日,央视悄然修改节目描述,将“联合懂车帝”改为“懂车帝真实道路测试”,被解读为谨慎保持距离。
车企战略开始分化:
特斯拉高调营销:副总裁陶琳引用安全报告,强调“超越人类驾驶10倍安全”的目标。
国产阵营转向务实:岚图呼吁将“失效兜底能力”纳入强制标准。
传统车企回归本质:广汽丰田重申“再好的智驾都是辅助”!
消费者认知也在颠覆。测试中216次碰撞画面在社交媒体疯传,彻底击碎了“自动驾驶”的营销泡沫。当Model X在“莽撞横穿的猪”场景中创造36:1的悬殊战绩时,人们看清了真相:没有全能的神话,只有特定的优势场景。
测试终会落幕,但碰撞数据揭示的残酷事实长存:当野猪突然冲上高速,36款智能车中有35款无法保护你的安全。华为系“不予置评”的沉默,特斯拉全球模拟器的数据训练,都在诉说同一个真相——辅助驾驶仍是刀尖上的舞蹈。
公安部早已定调:那些被称为“自动驾驶”的系统,本质上只是辅助工具。方向盘后的生命,终究要由血肉之躯负责。
[特斯拉Model X在测试中通过多个危险场景]
马斯克的庆功推文还在首页闪烁,而中国道路上,一辆刚通过“消失的前车”测试的特斯拉,正在暴雨中驶向尚未被模拟的真实。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