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几十万买长城摩卡,忠实车主为何从铁粉沦为头号韭菜?

讲真,每次看到这种新闻,我作为一个中年人的血压就有点不稳。花几十万真金白银去支持国产高端,这本身就是一种近乎行为艺术的信仰充值。你以为你买的是车,其实你是在为一种“国产也能行”的情怀投票。结果呢,情怀落地,最后发现自己成了那个在大型荒诞剧中,唯一一个没拿到剧本的付费观众。

最近长城WEY这个事儿,就是一个典中典。一个忠实粉丝,从VV7一路支持到顶配摩卡,最后惨成“韭菜”,这故事简直比《道诡异仙》还让人心素不稳。

开头必须单点爆破。事情很简单:一个车主,通过官方APP下单,锁定了“前5000名”的宝贵名额,权益是“终身基础保养”。这是什么?这就是车企修仙世界里的“先天道体”,是赢在起跑线上的证明。结果呢,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哦不,是另一家长城授权4S店,我们姑且称之为“授权游击队”,开始对他进行夺舍。

这支游击队的站长和销售,一顿电话操作,核心思想就一个:“道友,你那个APP订单太慢了,来我们店里,我给你开个任意门,提车更快,你的‘先天道体’我们给你原封不动地保留。”

花几十万买长城摩卡,忠实车主为何从铁粉沦为头号韭菜?-有驾

你听听,这话说得多么有灵性,多么为用户着想。用户大哥一听,诶,官方授权的店,总不能骗我吧?于是大笔一挥,退了APP上的原始订单,在那家游击队里重新下了一单。他以为自己是VIP,走了个快速通道,实际上,他是被人从飞升名单上,一脚踹进了轮回池。

花几十万买长城摩卡,忠实车主为何从铁粉沦为头号韭菜?-有驾

这就是第一个魔幻的地方。当下的汽车市场,早就不是什么存量竞争了,这就是你死我活的黑暗森林闪电战。每一家4S店,不,是每一支“授权游击队”,它们的首要任务不是维护品牌的金钟罩铁布衫,而是自己先活下去。为了抢到一个订单,别说“终身保养”了,销售敢给你承诺“终身配偶”,只要你敢信。

他们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我先不管以后洪水滔天,我这个月的KPI必须完成”。这是一种非常摇滚的自爆精神,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至于两年后,三年后,承诺能不能兑现?到时候店都可能没了,谁还管你这个。你看,这不就应验了么,两年后,这家4S店,倒了。

花几十万买长城摩卡,忠实车主为何从铁粉沦为头号韭菜?-有驾

店一倒,车主大哥拿着“口头圣旨”去别的店要求履行“终身保养”,人家后台系统一查,对不起,查无此人。厂家这时候出来说话了,态度非常官方且冷漠:“我们的系统里,你不是前5000名。”

这句话的潜台词是什么?是,“虽然那个骗你的4S店是我们授权的,但他说的话,我们是不认的。系统,只认那一串冰冷的代码。”

我作为一个真的买过好几辆车,踩过无数坑的中年人,看到这里真的会心一笑。品牌和经销商的关系,就像是一种玄学。好的时候,经销商是品牌的脸面,是触手;出了事,经销商就是临时工,是“个人行为”,品牌方纯洁得像一张白纸。这种切割术,简直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必修课,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过来,大喊一句:“你们人类的心,太脏了。”

更骚的操作还在后面,那就是长城的客服体系,我愿称之为“客服太极阵”。

车主打电话给400官方客服投诉,客服小姐姐态度极好,声音极甜,但说的话永远只有一句:“好的先生,您的问题我们已经记录,会尽快反馈。”然后呢?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厂家从不直接联系车主,而是把皮球踢给另一家4S店,让那家店的售后打电话告诉车主:“哥,厂家说了,不行。”

这是什么行为艺术?这就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旨在把人逼疯的官僚主义迷宫。我把问题反映给你厂家,你厂家又让一个跟我半毛钱关系没有的第三方来通知我结果。这不就是古代皇帝传话,中间隔了九层太监吗?最后话传到你耳朵里,意思可能都变了,但你连个说理的地方都没有。这套流程设计的初衷,根本不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是为了让你在无尽的等待和传话中,自己耗尽心力,最后接受现实。

这简直就是把人当猴耍!

我昨天晚上点了个外卖,备注了不要香菜,结果送来的汤里香菜多得能养活一只兔子。我突然就理解了这位车主的心情。那种你明确表达了诉求,对方也满口答应,最后却用行动告诉你“我就不听,诶,就是玩儿”的无力感,是一模一样的。

花几十万买长城摩卡,忠实车主为何从铁粉沦为头号韭菜?-有驾
花几十万买长城摩卡,忠实车主为何从铁粉沦为头号韭菜?-有驾

而且,别忘了,这车本身也不省心。高速上突然给你来个急减速,仪表盘上同时弹出7个故障码,这哪是开车,这是在玩俄罗斯轮盘赌。这车不是在开,是在修仙,随时准备渡劫。你把这些问题反馈到APP上,结果阅读量永远是零。零!这说明什么?说明你的抱怨,连成为一个数据KPI的资格都没有。

花几十万买长城摩卡,忠实车主为何从铁粉沦为头号韭菜?-有驾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你仔细品品,是不是就是这个味儿?)

所以,从VV7到顶配摩卡,几十万的真金白银砸进去,换来了什么?换来了4S店为了业绩的虚假承诺,换来了厂家“系统为准”的冷酷无情,换来了客服太极阵的反复消磨,最后还换来了一台在高速上随时可能给你“整活儿”的座驾。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这种被背叛的感觉有多痛。讲真,信仰这东西在4S店的KPI面前,一文不值。别谈信仰,伤钱。

这件事给所有人的警示是什么?不是让你保留录音,不是让你签书面协议。这些在绝对的实力和一套成熟的“太极阵”面前,用处没你想象的那么大。

真正的警示是,你要从根子上解构那些听起来过于美好的承诺。什么“终身免费”、“永久升级”,这些东西在商业世界里,就像压缩毛巾,听起来很大,真要用的时候,能给你擦把脸就不错了。最好的自我保护,可能就是一开始就别对这些‘终身’、‘免费’的承诺抱有幻想,把它当成彩票。中了,血赚;不中,才是人生常态。不然呢?你还真想跟一个庞大的组织去掰扯清楚道理?

太阳都要一个趔趄。别天真了。

本新闻旨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权益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