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H”上市再添一员:涛涛车业递表港交所,系全球电动低速车销量领跑者

你有没有发现一个魔幻的现实?

在国内,我们看到的老头乐,是老大爷老大妈们买菜接娃的终极座驾,自带一种朴素的王霸之气。

但在大洋彼岸,一群热爱阳光、草坪和BBQ的美国人民,正开着它的Pro Max Plus版,在自家院子和社区里疯狂漂移。

更魔幻的是,把这门生意干到极致的,是一家名叫“涛涛车业”的中国公司。

“A+H”上市再添一员:涛涛车业递表港交所,系全球电动低速车销量领跑者-有驾

这家公司最近干了件大事,已经在A股上市了,代码301345.SZ,现在又跑到港交所去敲锣,准备搞个“A+H”双平台融资。

这操作骚不骚?

这就好比一个网红,在抖音已经混成头部了,转头又杀到B站,说“我全都要”。

资本的世界就是这么朴实无华,一个池子里的鱼捞得差不多了,就得赶紧换个更大的池子继续撒网,毕竟谁会嫌钱多烫手呢?

涛涛车业到底是干啥的?

招股书里写得天花乱坠,“致力于提供户外休闲及电动出行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先企业”。

说人话就是,他们主要卖两种东西:一种是让你在野地里撒欢的“动力运动”产品,比如全地形车、越野摩托车,满足的是人类对速度与激情的原始渴望;另一种,就是我们开头提到的,电动低速车和电动两轮车,满足的是“最后一公里”和社区通勤的实用需求。

简单来说,他们一半是“速度与激情”,一半是“买菜与遛狗”。

真正魔幻的地方在于,这家公司的业务,几乎是100%纯海外特供。

2024年的数据显示,超过99%的收入都来自海外,其中最大的金主爸爸,是美国。

你看,最懂中国制造性价比之魂的,往往是那些天天喊着要制造业回流的外国人。

身体比嘴巴诚实,定律了。

涛涛车业的成功,本质上是一场教科书级别的降维打击。

他们干的,就是把国内已经卷到飞起的供应链能力、成本控制能力和快速迭代能力,打包扔到海外市场,去欺负那些反应慢、价格贵的“老师傅”。

这套打法,我们熟得不能再熟了。

它就像你拿着大学数学题的解题思路,去参加幼儿园的算术比赛,虽然题目从微积分变成了1+1,但你脑子里那套降维打击的算法是通用的。

“A+H”上市再添一员:涛涛车业递表港交所,系全球电动低速车销量领跑者-有驾

特别是在电动低速车这个领域,涛涛的崛起堪称一部爽文。

这玩意儿在海外,其实就是大号的高尔夫球车,用在大型社区、农场、度假村。

以前都是些老牌厂商在做,价格死贵,产品几十年不变。

涛涛一进场,画风就变了。

精准的市场定位。广泛的营销网络。多元化的品牌矩阵。

这三句话是不是听着像PPT里的标准黑话?

但翻译过来就是:我知道你们嫌贵,我给你们便宜的;我知道你们不知道我是谁,我找一堆经销商和线上渠道玩命吆喝;我知道你们需求不一样,我搞一堆子品牌,高端的、中端的、丐版的,总有一款能掏空你的钱包。

一套“快种快收”的组合拳下来,效果是立竿见影的。

自2022年推出这个产品线,短短三年,涛涛的电动低速车销量就冲到了全球市场前列,市场份额干到了8.4%,全球第二。

这增长速度,与其说是商业奇迹,不如说是工业体系的必然。

当一个国家把制造业的技能点加满之后,它生产出来的任何东西,拿到国际上去比,都会显得有点欺负人。

我们来看看涛涛的业绩,数字是不会骗人的。

2022年到2024年,公司的年收入从17.6亿人民币,一路飙到29.7亿。

这增长曲线,比很多人的发际线都坚挺。

这种增长,你不能简单归结为运气好,或者说是什么“瞎积薄发”。

背后是人家在海外渠道和供应链上挖了十几年护城河的厚积薄发。

当然,一个会讲故事的公司,才是一家好公司,尤其是在IPO的时候。

“A+H”上市再添一员:涛涛车业递表港交所,系全球电动低速车销量领跑者-有驾

涛涛的招股书里,除了车,还提到了一个非常性感的词:人形机器人。

一个卖沙滩车和老头乐的公司,突然说要跨界去搞人形机器人。

你是什么反应?

是不是感觉次元壁被踹碎了?

是不是觉得这步子迈得有点大,容易扯着胯?

这操作,其实是资本市场的标准套路。

讲故事嘛,核心就是“预期管理”。

卖车,故事的天花板是可见的,市场份额就那么大,增长总有到头的一天。

但机器人不一样,那是星辰大海,是未来的未来,是估值模型里的那个最骚的变量。

这就像一份体检报告,除了告诉你血脂有点高,医生还神神秘秘地加了一句:我看你骨骼惊奇,是个万中无一的练武奇才。

你听听就好,当前最要紧的还是管住嘴、迈开腿,把血脂降下来。

涛涛现在的主业,就是卖车这门“降血脂”的生意,而人形机器人,就是那个“练武奇才”的传说,为的是让投资人觉得,这哥们以后可能不止于此。

那么,涛-H(上市后的简称,我猜的)未来的挑战在哪里?

首先,是过度依赖单一市场。

99%收入来自海外,美国是最大头。

这既是它的铠甲,也是它的软肋。

“A+H”上市再添一员:涛涛车业递表港交所,系全球电动低速车销量领跑者-有驾

一旦国际贸易环境有个风吹草动,或者美国市场的消费风向变了,那对它的打击就是毁灭性的。

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是很爽,但篮子一翻,那就只能吃炒鸡蛋了。

其次,是竞争的加剧。

涛涛的成功模式,国内的同行们都看在眼里,馋在心里。

你能出海,我也能。

你能打价格战,我能比你更狠。

可以预见,未来这条“土味出海”的赛道,会越来越卷,从蓝海变成红海,再到血海。

商战的本质就是拳击比赛,比的不是谁拳头硬,是谁更会抓节奏,在对手喘气的时候给他一记闷拳。

现在,喘气的时间越来越短了。

最后,是那个“人形机器人”的故事,到底怎么圆。

资本市场短期内可以为梦想买单,但长期来看,它只认实打实的财报和利润。

故事讲得再好,最终都要落地。

这个从四个轮子到两条腿的跨越,到底是公司深思熟虑的第二增长曲线,还是为了IPO估值而放的卫星?

这需要时间来检验。

总的来说,涛涛车业的故事,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中国制造企业进化样本。

它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出口商,通过抓住细分市场的机会,用极致的性价比和效率,硬生生在海外撕开了一道口子,然后反过来利用资本市场为自己的全球化野心输血。

它不性感,甚至有点土。但它很赚钱,很扎实。

这种公司,可能永远不会成为媒体头条的宠儿,但它们就像水下的冰山,默默地改变着全球产业的格局。

至于它这次去香港拿钱,是为了更好地造车,还是为了更认真地去造机器人,我们不妨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毕竟,商业世界最大的乐趣,不就在于它的不确定性吗?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