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丰田的7月卖得挺好,好得让钱包直不起腰,销售部门的员工大概已经笑得和前挡风玻璃上的鸟屎有得一拼,嘴角上扬到可以给日光灯充电。什么叫人活一口“气”不是活一车“汽”?丰田表示:都是要“涨”的,不过一个是气,一个是销量。
据说当销售报表一出,丰田高层的表情堪比日本综艺的反应过度:一会儿举杯同庆,一会儿暗中观察,本来打算拿年终奖换新车的HR,已经开始琢磨能不能直接申请内部调货,毕竟自家产的,比别家贵好几分奇迹。
7月,丰田全球销量来了个迷之微笑:899,449台。同比增长4.8%。这让“努力一整年不如涨价一天”的俗语显得十分苍白,人家丰田是在“多卖了几千台,忙坏了整个地球”的路上,一路狂奔。全年累计6,058,731台,这数字和我银行卡余额仅差6,058,730台——毕竟有你就够,讲究一个“和丰田一起被时代抛弃”。
销量最多的还得是3月,这个月谁家没点特别打折?也许北极熊都忍不住心动,决定订单一份混动SUV开回家,从冰川滑向城市。对丰田来说,连续几个月销量都快摸到新高,气定神闲地喊着“过亿不是梦”,让不少同行一边羡慕一边悔恨,早知道也玩混动纯电的花样了。
北美市场那个带头吃高热卡食物的劲,在丰田这算有据可查。车卖得好,汉堡也照样啃,7月北美一下子买了254,298台,赏脸得比NBA季后赛还狂热。美国人一口气干了218,022台,同比增长19.9%。这一面是对生活的饥渴,另一面是加油站老板偷偷笑出声:带电也得充电呀,不加油咱也卖充电桩!
什么车型最能收割美国消费者的钱包?Tacoma和4Runner硬汉代表,一路从荒野刷到写字楼,完美诠释了什么叫“粗犷与精致并存,贷款与分期齐飞”。而混动系列继续给环境政策系个蝴蝶结,不带刀直接扎进环保主义的“紧箍咒”,买车就是拯救地球,你说气不气人?
亚洲市场干脆就是丰田自己的“庙会”。7月亚洲买了274,674台,虽然同比只多了2%,但人生嘛,玩法变化才是新鲜。中国市场,丰田让部分自媒体的“新能源悲观论”彻底破防:车卖了151,669台,同比增长5.7%,虽然比隔壁造梦的国产品牌还是差点儿意思,但咱胜在稳。哪怕外头风大雨疾,丰田也能给你递上一把伞,顺便再让促销政策涂点防水,防的就是流言和股价一起掉队。
中国消费者就像五环外老铁,看来看去,最后还是买了混动版的铂智bZ3X,咱对纯电的执念大概和对假期的幻想一样深,什么时候充电快过加燃油,什么时候家里就能考虑下电车当主业,不然还是得靠混动车型帮衬一下脸面,到底是日系老牌,带电更有安全感,看不见的电池好过看得见的套路。
日本本土呢?7月卖了135,249台,同比降了3.6%。自己家门口不争气,是不是得让高管多去泡个澡静静心?不过家门口卖得少,世界各地多出点业绩,跟那些国内红不过国外火的艺人一样,出海一时爽。一上岸看到靠电气化销量过半,估计员工已经练习怎么在业绩会上用正宗的东京口音说“Nice try!”
欧洲人依旧骑着自行车,嘴上说环保,钱包里却偷偷数着丰田钥匙。7月卖了93,978台,同比增长1.2%。虽然涨幅微薄胜在坚持,比起某些靠喊口号做销量的品牌,丰田可谓“流量常青树”,毕竟谁还没有个“开得长久才叫牛”的小九九?
电气化才是今年最大的黑马。7月卖出414,298台,同比大涨8.7%。这不是“潮水的方向”,而是直接在大马路上分岔道,把油车送去环路兜风,电车搬进市中心喝咖啡。HEV混动销量大逼HEV老二都不敢露脸,365,854台,增长不算爆炸,但论基本盘,无人能敌。光“油电混动一把梭”,都够销售忙到手机烫手。
BEV纯电(不是Beef!)表现像家长会上的别人家孩子:同比飙涨57.5%,总共17,896台。PHEV插混涨幅也让同业眼红了好几夜,16,038台,暴涨40%。FCEV燃料电池才是真C位——只有89台,同比还掉了8.2%,真正做到了“我就不随大流”。至于MEHV轻混,销量14,421台,吓得旁边品牌都怀疑自己是不是数据出了bug,谁的轻混能卖涨65%?多半是把混动和猪肉夹馍打包卖的套路。
雷克萨斯品牌依旧是中产们的精神马杀鸡,永远自带高贵滤镜。7月全球卖了75,442台,同比增长3.4%,1-7月累计509,108台。北美人依然最捧场,34,568台,同比增长10%,谁说“燃油车已死”的,站出来自己打脸。亚洲差点意思,20,830台,同比下降1.8%,日本市场就当练手,8,154台,同比跌0.3%,一点没妨碍它依然被誉为“最有仪式感的通勤工具”,后备箱空间等于用户面子空间。
当然,丰田每次公布数据,都有一种旷世奇才的无奈:“我们不想这么卷,但现实就不放过我们啊。”在内卷赛道,别人是爆胎靠边,丰田是爬满树狂揽果实。做了几十年稳定老大哥的品牌,一面装傻“我们无意代替传统燃油”,一面兢兢业业把新能源的蛋糕切给自己下夜宵,连销量结构都比股市大盘稳。
但数据背后,我们不能忘记,那些四处飘摇的“不确定性”依然没有被踩死。美国的油价、中国的新势力、欧洲的环保政策、日本的经济低迷,每一项都能让公司业绩表变成“三体”那种维度混沌。丰田的高管每天一睁眼,不是祈祷销量上涨,而是推演全球市场哪块是下一个“黑天鹅”,内心独白可能是:“昨天风景独好,明天不知哪家笑。”
有了销量加持,丰田的危机感丝毫没有减少。毕竟,谁又能保证下一个十年,新能源的风会往哪边刮?时代变得比油价还快,今天你敢在朋友圈晒合资车,明天你花同样的钱也许只能买个轮毂。传统车企一边转型一边焦虑,新能源造车新势力一边瞎搞一边喊话彼岸,谁能做下一个“卖爆全世界”的丰田?没人知道,连AI现在都不敢下赌注。
总有人问,丰田凭什么能做“人类用车最后的倔强”?其实丰田也有自己的焦虑症,只不过它比大多数人会装。外人看是全球大卖,其实内部PPT一天一个重做:今天加大投新能源,明天要卷自家亲戚雷克萨斯,后天说不定全员加班砍价格。丰田就像那个“班里最皮的学霸”,嘴上说不努力,手下却道道全对,最后拿个全班第一再谦虚地说“我只是运气好”。
还别说,“次新高”的帽子听起来就喜庆。毕竟有人挂“新高”,你这边却还在路口推自行车,两个世界,一样的太阳晒着。丰田把新能源、混动、电气化玩成了加法,每年多卖几万台,行业看了直呼“还让不让活”。仿佛在提醒所有观望的人:别以为现在卖得好就能高枕无忧,这年头,谁难点都不稀奇,谁稳点反而吓人。
但正如买车的永远没开过车,炒股的永远没站在龙虎榜,丰田销量再高,也是“年内次新高”。“次”在中国人眼里,是褒是贬,要看你脸皮厚不厚。对于丰田来说,“次新高”已经比别人新房的装修还高级。等哪天丰田销量真的再创新高,估计日企高管得领着全员一起磕头谢罪——为了业绩太好而过意不去。
现实就是这么魔幻。别人家“新能源”总和热搜捆绑,丰田家的新能源只和销量捆绑。市场的潜规则是:兜里有票,嘴上有货。丰田到底是不是汽车界的励志典范,说不清,造车如赌博,今天是丰田,明天可能是壳牌修脚。所有销量的背后,都是一众小白领加班、市场部炒鸡蛋、工程师掉头发的成果。丰田只不过跑得比别人慢一点地快,稳一点地狂,社畜的“挂挡人生”,比这个数据还荒诞。
你以为销量高就是前途无量?也可能是全员即将996。你以为电气化爆炸就是未来?不见得,明年说不定全球断电。反正丰田的脚步,你跟得上算我输,你跟不上就加入丰田修车队。
看了这么多数据,我也挺想感受一次全年卖出几百万台车的快乐,可惜我的车位和这个数字之间,隔着一个中乐透的距离。人生嘛,偶尔看看别人家的“高光时刻”,顺便提醒自己,别把别人的次新高当做自己的新梦想,否则你会发现自己既没买丰田,也没买股票,只能在家坐着用小电扇给钱包续命。
至于丰田自己,这种次新高的胜利没毒也鲜,但比起“谁都不行”多少还有点慰藉。毕竟在这个如履薄冰的世界,能连着两个月笑出花的,都是自己的老板。笑完以后,第二天还是要加班,销量再高,日子还是那么咸——黑色幽默,不过如此。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