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帆接任东风商用车总经理 面临多重挑战与机遇

张小帆换挡,东风这艘“巨轮”要开往哪儿?

2025年春,东风汽车集团的一纸调令,将张小帆推到了商用车事业部总经理的位置上。

这并非一次简单的升迁,更像是一场大考——面对重卡市场的“三国杀”,东风这艘老牌“巨轮”能否在张小帆的掌舵下,重新找回昔日的荣光?

这“经济人物”不好当啊!

张小帆,这位刚刚在十堰市荣膺“2023—2024年度经济人物”的“老将”,如今可谓是责任在肩。

东风集团将旗下商用车业务——包括东风商用车、东风汽车股份、东风柳州汽车、东风华神等一并交给他,甚至连郑州日产也得协同管理。

这盘棋下得有点大,稍有不慎,满盘皆输。

张小帆上任伊始,便与中汽中心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看似动作迅速。

但明眼人都知道,这只是“面子工程”,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

东风重卡,你这是咋了?

东风重卡,曾经也是叱咤风云的人物,如今却有些英雄迟暮的味道。

长期以来,它虽稳居行业前三,但与中国重汽和一汽解放的差距越来越大。

“冲二争一”的口号,喊得震天响,却始终未能实现。

2024年的销量数据,更是让东风颜面扫地:14.48万辆的成绩,仅仅占据16.06%的市场份额。

反观中国重汽,24.5万辆的销量,简直是碾压式的胜利。

就连陕汽也凭借15.03万辆的成绩,挤到了东风前面。

2025年一季度,东风商用车看似有所起色,产值增长、交付量提升,3月份重卡销量也挤进了前三。

但仔细一看,领先陕汽的优势微乎其微,稍有不慎,便可能再次跌落。

张小帆也并非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峻性。

在“经济人物”的颁奖典礼上,他立下了军令状:销量增长30%,产值净增80亿元。

目标很明确,但实现起来却绝非易事。

那么,东风重卡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首先,是内部的“窝里斗”。

东风旗下商用车企业众多,各自为战,资源分散,难以形成合力。

东风商用车、东风柳汽乘龙、东风华神,各个品牌都有自己的定位和产品,但同质化竞争严重,内耗严重。

张小帆接任东风商用车总经理 面临多重挑战与机遇-有驾

其次,是外部市场的冲击。

商用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国内外品牌纷纷加大投入,争夺市场份额。

东风重卡在技术创新、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等方面,与竞争对手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

最后,是战略上的短视。

东风重卡过于依赖传统燃油车市场,对新能源、智能化等新兴技术重视不够,未能及时调整战略,导致在市场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

“老司机”带路,能翻盘吗?

面对如此复杂的局面,张小帆该如何破局?

首先,要做的就是“攘外必先安内”。

整合内部资源,避免内耗,是提升东风商用车整体竞争力的关键。

张小帆需要打破各企业之间的壁垒,建立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明确各企业的定位和发展方向,实现资源共享和协同发展。

其次,要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升产品竞争力。

东风重卡需要在传统燃油车的基础上,积极研发新能源、智能化产品,满足市场需求。

同时,要加强质量管理,提升服务水平,打造良好的品牌形象。

再次,要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提升国际竞争力。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海外市场对商用车的需求越来越大。

东风重卡需要抓住机遇,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当然,破局并非易事。

张小帆需要面对的挑战还有很多。

例如,如何应对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

如何应对排放政策的日益严格?

如何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张小帆能否力挽狂澜,带领东风重卡重回巅峰?这是一个值得期待的故事。

大风起兮云飞扬,安能辨我是雄雌?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