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车企狂卷华为和小米,一汽丰田却要“教育”小米?

合资车企狂卷华为和小米,一汽丰田却要“教育”小米?-有驾

全球车企中,丰田是最为割裂的存在,它是燃油车的守护人,也是新能源汽车的先行者。

以燃油车为绝对主力,丰田在全球市场稳坐销量冠军宝座,在销量最大的中国市场,却总是不紧不慢,冷眼旁观竞争对手遥遥领先。

在中国市场进入后内卷时代的背景下,丰田在中国市场的三大主力全面进阶,南北丰田整合燃油车布局,发力bZ纯电动汽车,而雷克萨斯国产正式落地上海。

各大合资车企将华为、小米和Momenta等中国科技巨头奉为座上宾,努力实现电动化和智能化转型,我们也相信合资车企一旦实现转型,爆发出来的市场潜力也令人震惊。

然而,一汽丰田却似乎停留在老大哥的历史辉煌中,以专业老汽车人的身份教育小米,一汽丰田企划部长赵东近日点名小米雷军,内涵小米汽车“发明”了汽车行业从来都没有的轮轴比概念,还顺势指正小米YU7轮轴比数据错误。

一汽丰田将bZ5和小米YU7类比,这显然是宣传的蹭热点操作,然而,也只有小米粉丝借此机会看到了bZ5,并给出了差评。令人惊讶的是,一汽丰田高管竟然多次把自家最新车型bZ5的名字写错,也就难怪全网都在吐槽这一次蹭流量的行为。

合资车企狂卷华为和小米,一汽丰田却要“教育”小米?-有驾

以电动智能汽车为突破口,中国汽车市场涌现了无数全新参与者,除了“蔚小理”等造车新势力,还有传统车企的新品牌,比如广汽集团埃安、吉利银河和奇瑞风云等,新品牌在抢占市场之前都想抢占流量先机。

蔚小理们曾经是语不惊人不罢休,如今也还是暗流涌动的商战,或者是自己犯错,或者是掉进竞争对手挖好的陷阱里,又或者被极端粉丝架在火上烤,传统车企的新能源汽车也迫切需要破除市场刻板印象,急于出圈,让用户看到以新设计和新功能为特色的新汽车。

出圈的方式有很多种,打造一款真正适合用户需求的产品,需要拥有被时间考验的真实力,这是一件艰难而正确的事情,也是许多车企在流量追逐中丢掉的底线。

一汽丰田导入了丰田和比亚迪共同研发的bZ3纯电轿车和bZ5纯电跨界车两款新车型,但两大巨头的合作却没有带来想象中的合力,bZ3成为网约车市场专属,而bZ5的销量和声量也被竞争对手所淹没。

合资车企狂卷华为和小米,一汽丰田却要“教育”小米?-有驾

在丰田中国RCE体制下,一汽丰田正在努力改变卡罗拉,但依旧是传统车企常规操作的外观、内饰和配置的变化,而回顾bZ3和bZ5的产品定义和市场表现,我们期待很快就能看到一汽丰田彻底转型的脱胎换骨,唯一确定的是,仅靠丰田和比亚迪的输血是远远不够的。

合资车企被贴上了落后的标签,并不是因为合资的身份,而是其新能源汽车落后于中国市场的发展。合资车企在汽车制造领域依旧拥有遥遥领先的资本,却也必须承认合资车企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落后于自主车企的现实。

虽然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但再也不能闭门造车,了解中国用户的用车需求是第一位。只要是一款好产品,是合资,还是自主,于用户而言并不重要,而造出一款好产品,本应是一汽丰田的优势和强项。

合资车企都在狂卷小米和华为,主动联系求合作,以打造出满足中国用户需求的新产品,而一汽丰田却还有精力和勇气来教育小米,或许这是对其新能源汽车产品信心不足而引发了流量焦虑。

面向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一汽丰田除了等待丰田发布bZ纯电系列车型、比亚迪更新三电技术,一汽集团或许还能通过收购零跑来为其提供技术支持,但一汽丰田更需要想清楚自己究竟想做什么事,用户需要什么样的汽车。

我们明白传统车企急于出圈,时刻想要发起反攻,但我们更希望合资车企不要病急乱投医,竞争对手不是关注的重点,你的产品和用户才是最重要的,把用户当作自己老师,这才是长期主义的真谛。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