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车主迎利好!部分车型“千里眼”功能已逐步恢复

---

比亚迪车主迎利好!部分车型“千里眼”功能已逐步恢复-有驾

最近,比亚迪车主群里突然炸出一波“喜讯”——有人发现手机APP里那个消失了一年多的“千里眼”功能,居然悄悄回来了!比如杭州的小王,上周五开车去商场时还跟朋友吐槽:“现在停车都不敢离车太久,万一被人剐蹭了连个证据都找不到。”结果当天下午,他随手点开比亚迪海洋APP,突然发现原本灰掉的“千里眼”按钮亮了起来。试着点进去一看,停车场里自己的车周围画面清清楚楚显示在手机上,连旁边那辆白色SUV的车牌都被自动打上了马赛克。他立马截图发到车友群,群里瞬间沸腾:“我的唐DM-i也能用了!”“海狮05车主发来贺电!

比亚迪车主迎利好!部分车型“千里眼”功能已逐步恢复-有驾

这个让车主们兴奋到刷屏的“千里眼”,其实就像给车装了双“云眼睛”。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你刚把车停在路边去买奶茶,突然听见“砰”的一声。这时候不用跑回去看,直接打开手机,车头车尾四个摄像头拍到的画面就能实时传过来。要是发现有辆电动车撞了你的后视镜,立刻手动录下视频存证。去年这个功能突然消失时,不少车主都经历过这样的尴尬:明明通过行车记录仪知道车被蹭了,可因为没拍到对方车牌,最后只能自认倒霉。

比亚迪车主迎利好!部分车型“千里眼”功能已逐步恢复-有驾

不过这次回归的“千里眼”有点不一样。重庆的唐DM-i车主老张发现,当他用手机查看停车场里的爱车时,画面里所有车牌都像被PS过一样模糊处理。原来这是为了配合国家去年出台的《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规定》,比亚迪给摄像头装上了“智能马赛克”。就像你刷短视频时平台自动给人脸打码一样,现在车辆拍到的车牌、人脸都会被系统自动识别并模糊掉。有网友调侃:“这下不用担心拍到隔壁车位的‘不可描述画面’了,系统直接帮你打码和谐。”

比亚迪车主迎利好!部分车型“千里眼”功能已逐步恢复-有驾

要说这个功能回归有多不容易,得追溯到2021年。当时比亚迪为了合规主动下线“千里眼”,客服电话差点被车主们打爆。深圳的海洋网销售顾问小林回忆:“那阵子每天都要解释几十遍,说不是厂家要砍功能,是在等国家政策明朗。”其实不只是比亚迪,长安、吉利等品牌类似的功能也同期暂停。直到今年初,当部分车主收到OTA升级包后,车友群里开始陆续冒出“解锁成功”的截图。现在打开比亚迪APP,能看到官方置顶的温馨提示:“千里眼功能正在分批次恢复,您的爱车可能在下一批名单中哦!

当然,车主们的期待可不止于此。就像手机有了摄像头还想要美颜功能,大家现在最惦记的是比亚迪什么时候能推出“哨兵模式”。北京的秦PLUS车主娜娜举了个生动的例子:“上个月我把车停在胡同里,第二天发现车门把手被人贴了小广告。要是当时有哨兵模式,车自己就能录下‘案发现场’。”和需要手动操作的“千里眼”不同,哨兵模式更像全天候值班的保安——车熄火后自动开启监控,感应到有人靠近就会闪灯警告并录像。不过工程师们也有顾虑,毕竟这要消耗车载电池电量,还可能涉及更多数据安全问题。

从技术层面看,比亚迪这次功能升级玩了个“巧劲儿”。比如海狮05的车机系统更新后,千里眼调用摄像头时会优先使用车机自带流量,避免消耗用户手机套餐。而针对车主担心的隐私问题,工程师特意设计了“阅后即焚”模式——查看完实时画面后,云端不会保留任何影像数据。有位升级了系统的汉EV车主做了个测试:他故意在车前晃了五分钟,结果发现APP里不仅实时画面里的自己被打码,退出后连历史记录都没留下。

不过也有车主提出新问题。上海的元PLUS车主老李就发现,在地下车库信号弱的地方,千里眼的画面加载速度明显变慢。“有时候着急看车况,等转圈圈等到心焦。”对此比亚迪客服回应称,正在优化数据传输算法,下个版本会重点改善弱网环境下的体验。有意思的是,有些动手能力强的车主已经找到“替代方案”——他们把行车记录仪的TF卡改成了远程读取模式,虽然不如官方功能方便,但至少能解燃眉之急。

看着群里每天刷新的“千里眼体验报告”,还没等到升级的车主们就像考试时看着别人提前交卷的考生。广州的宋Pro DM-i车主阿杰每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检查系统更新:“比抢演唱会门票还积极!”不过大家也理解,功能恢复需要逐步测试。就像餐厅推出新菜要试吃调整,车企升级功能更得小心谨慎。毕竟谁也不想因为一个BUG,让爱车变成“网络直播车”。

随着越来越多的车主解锁新功能,网上开始出现各种使用攻略。有博主专门做了对比视频:在同样的网络环境下,开启千里眼后车辆启动速度、摄像头响应时间都维持在2秒以内,跟用手机拍实时vlog差不多流畅。更让人惊喜的是,部分车型还能通过语音助手唤醒千里眼,对着中控屏说句“你好小迪,看看我的车”,周围环境立刻呈现眼前。这种科技感十足的操作,让不少油车车主直呼:“现在换车还来得及吗?

当然,也有冷静派车主提醒大家别太“上头”。武汉的驱逐舰05车主大刘算过一笔账:每次使用千里眼大约消耗10MB流量,按车机套餐折算每次成本不到1分钱。“但如果你每天查看二十次,一年下来够买箱矿泉水了。”他建议大家根据实际需要合理使用,比如雨天查看天窗是否关严、旅游时确认充电枪插好等情况再用,避免养成“每隔五分钟看一次”的强迫症。

站在行业角度看,比亚迪这次功能恢复像是个信号弹。某新能源汽车论坛版主分析:“这说明车企已经找到合规和技术创新的平衡点。”随着《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规定》实施细则的完善,未来可能会有更多智能汽车功能“解禁”。就像当年手机从“不能上网”到“万物互联”,汽车正在经历类似的智能进化。说不定哪天,你的爱车不仅能自动避开障碍物,还能在剐蹭发生时秒发定位给保险公司——而这天可能比我们想象中来得更快。

对于还在等待功能推送的车主,比亚迪社区管理员“海豚小助手”给出建议:保持车机系统为最新版本,经常登录APP查看通知。有细心的车主发现,每次OTA升级前,车机日历里会出现个特殊的符号,被大家戏称为“千里眼彩蛋”。现在群里流行起新玩法:每天截图车机界面互相@,看谁先收到“神秘符号”。这种充满期待的互动,反倒让等待过程变得有趣起来。

说到底,汽车早已不只是代步工具。当千里眼功能重新点亮手机屏幕的那一刻,很多车主忽然意识到:自己的爱车正在变得更聪明、更贴心。就像有位唐DM-i车主在论坛写的:“以前觉得车就是个铁盒子,现在它真成了我的‘千里眼顺风耳’。”而这份人与机器之间的奇妙连接,或许正是智能汽车时代最动人的风景。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