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比亚迪、蔚小理在新能源赛道杀得难分高下时,一家曾被戏称"修车排队"的老牌车企,却用燃油车在海外市场杀出一条血路,连续21年稳坐中国汽车出口榜首。
更魔幻的是,这家连年轻人都不记得名字的公司,去年狂卖114万辆车出海,把日本德国老牌车企都甩在身后,奇瑞凭什么在新能源时代逆袭成"出口之王"?
当大伙儿都在讨论比亚迪、蔚小理这些新势力时,奇瑞这个低调得连年轻人都不太记得名字的老牌车企,正闷声不响地干出惊天动地的大事。
去年中国汽车出口量首次超过日本德国成为全球第一,这里头奇瑞可是头号功臣,2023年狂卖93.7万辆车出海,去年直接突破百万大关,这成绩连比亚迪都得竖大拇指。
说起奇瑞的发家史,简直就是一部草根逆袭剧,2000年,奇瑞还是上汽集团的小跟班,靠着生产便宜得离谱的"风云"轿车,硬是把桑塔纳、捷达这些合资车价格砍到脚底板。
当时花三万五就能买辆四个轮子的汽车,直接让奇瑞赚得盆满钵满,最狠的是02年自主研发18款发动机,技术水平直接对标国际大厂,这时候谁能想到二十年后这家企业会成为全球出口冠军?
不过商场如战场,造车这行更讲究风水轮流转,当国内车企都在比拼新能源的时候,奇瑞却像个"守旧派"死磕燃油车,你瞧瞧现在满大街的电动车,奇瑞反而把油车玩出了新花样。
在巴西总统竞选车队里,瑞虎8摇身一变成了移动广告牌;中东土豪们把顶配越野车换成奇瑞,就因为人家专门给发动机加了防沙罩,这种"看人下菜碟"的本事,愣是把二流市场做出了头等舱的体验。
要说最让人佩服的还是奇瑞的海外战略,别人还在研究怎么出口时,人家01年就敢往叙利亚卖车,现在全球100多个国家都能看见奇瑞车标,连俄罗斯市场前十名都让中国车包圆了。
这波操作可比某些车企搞"弯道超车"实在多了,人家是实打实把车卖给老外,不是靠政策补贴过日子。
不过这位出口大王在资本市场却是个"倒霉蛋",从04年开始六次冲击IPO,每次都碰得鼻青脸肿,07年遇上金融危机,16年新能源车没起色。
去年好不容易营收破千亿,眼瞅着要在港股创造千亿市值神话,这剧情比电视剧还曲折,难怪网友调侃"奇瑞董事长头发都熬白了"。
之后奇瑞突然放出大招,宣布要ALL IN新能源,当年搞混动比比亚迪早了整整十年,现在又掏出热效率48%的黑科技发动机,看来是要跟新势力们掰手腕。
最逗的是董事长尹同跃喊出"不客气"宣言,把风云A8降价两万,山海系列补贴两万六,这架势简直像菜市场大妈在甩卖,不过效果立竿见影,今年一季度新能源车销量蹭蹭往上涨,虽然离比亚迪还有差距,但至少证明老将宝刀未老。
放眼整个中国汽车产业,奇瑞的逆袭就是时代缩影,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586万辆,连续两年压日本一头,以前说日本车省油耐用那是真理,现在满大街的比亚迪刀片电池、奇瑞鲲鹏发动机,连德国人都开始研究中国车机系统。
更戏剧性的是俄罗斯市场,前十名除了本地拉达全是国产车,这要是放在十年前绝对不敢想象。
不过热闹背后也有隐忧,奇瑞现在就像个"偏科生",海外燃油车卖得风生水起,新能源却还在追赶,欧盟的反补贴调查、日本的混动专利墙,这些都是横在出口冠军面前的拦路虎。
好在奇瑞留了后手,一边在海外建厂规避贸易壁垒,一边猛攻增程式电动车,看来是把鸡蛋分开放进了不同篮子。
回看奇瑞这28年,从破瓦房里的小厂到全球出口王,从被嘲"价格屠夫"到硬刚特斯拉,这份韧劲比某些新势力造车故事精彩多了。
现在新能源赛道杀得天昏地暗,奇瑞却把基本盘守得死死的,这种"守正出奇"的智慧,可能才是中国汽车工业最需要的品质。
说到底,中国汽车能拿下全球冠军,靠的不是投机取巧,而是像奇瑞这样二十年如一日的死磕,当某些车企还在比谁的营销更会玩梗时,真正的高手早就在车间里打磨零件了,这场汽车产业革命才刚开始,谁笑到最后还不一定呢!
看着奇瑞在港股IPO门前蓄势待发,我突然觉得中国汽车的故事,可能比好莱坞大片还刺激。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