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或将“投华”:造车新势力再现变局

标题:零跑转舵:厂家群聊里没人敢断言的智驾新路

零跑或将“投华”:造车新势力再现变局-有驾

淄博那边刚下过小雨,路面还潮着。上个月,杨师傅在厂里蹭饭时又聊起来,说零跑那几款车最近卖疯了——“上半年撞了标杆,销冠坐稳,听车友群都在吵。”技术员老秦也在旁边插话:“月销五万?不吹牛,一波新能源汽车的命。”

但扎堆在办公室闲聊的时候,有个细节没人敢拍胸脯保证——零跑这招半价政策,真能赚到钱?销售小周桌上一盒榴莲糖被大家抢,每人一颗,车卖得多,利润其实翻不了几层饼。听说10万到20万型号不是去年才转正毛利?有师傅咂咂嘴,“继续玩半价,迟早掉沟里。”

零跑或将“投华”:造车新势力再现变局-有驾

但老板张总突然有天扔去了高价区:让技术研发组往30万级市场干,结果新车直接撞上瓶颈。领导说品牌讲不动故事,技术干不过小鹏华为。搞自研Leapmotor Pilot都卷到第三代,城区自动驾驶还是被指“肉眼落下风”,群里有小道消息说开发组准备换门派。

某晚七点半,微信群里那句“拆梯子”突然刷屏——主研发最后决定握手华为。隔壁老司机调侃:“自研那帮的信仰破灭,直接投靠大厂。”

零跑或将“投华”:造车新势力再现变局-有驾

新板凳就这样亮出来,“为啥是华为?你看市场……”

华为ADS4号称模块化切配,技术员用烟头指着图给我讲,有啥SE/Pro/Max、Ultra四个规模。搞得B、C级能做到L2+,D系直接撸到快L3,正好零跑多价位矩阵有缺口。华为这名字在主城区里就像“冰箱彩电大沙发”的门面货。二十万挂华为,三十万还不是标杆?

零跑或将“投华”:造车新势力再现变局-有驾

“上华为,撕标签快,挣钱更快。”销售群里一通分析,但连隔壁理想的老销售都默默点头:“有这杆杠杆,煎饼摊能抡起来。”

可是渠道别乱碰,华为自己HI模式只卖智驾方案,不碰整车,一碗水端平,零跑还能继续在牌坊下面挂自家名头,没人敢说它要沦为“代工大军”。

零跑或将“投华”:造车新势力再现变局-有驾

说到底,三张新牌已经摆桌上。“D11全尺寸SUV,外观那叫一个宽,D12弄成MPV,听说空间比理想L9还阔。”

卖价?“据销售顺嘴一提,28到35万之间”,城区NOA、自动泊车,师傅边给表对时边说“全场景都通”,家用商用都能装进一坨。标打的理想L8、L9或者问界那几款,谁家参数都能杠上。

一个不常见的小细节,前阵子有人在零跑厂里拆后座,说电机和电池自成一体,成本直接给干穿了。自研率68%有余,电池、电驱、域控都自己来,华为那两三万的BOM在上面扎个缓冲垫,整车成本还能再压一轮。师傅调侃:“三十万的价,四十万的货,就这反插。”

天气刚转暖,欧洲市场扑面新规。老陈昨晚在群里转了欧标,“2026年强制L2+”,华为ADS那套系统Euro-NCAP五星认证都下来了,渠道沉淀得老深。零跑喊着出海,明年计五万台。顺便偷懒入华为海外那六百家门店,渠道算现成,就差物流跟进。

这些决定背后也有点嫂子八卦。蔚来、小鹏、理想死守“全栈自研”,开研发会都嚷嚷“踏实”,群里讲他们视智驾为“灵魂”,零跑先挑边,敢第一个“投华”,从此新势力分了阵——一挂是零跑的成本派,一挂技术硬核干到底,赌个L4未来。当年邻居小黄说,车圈总要两手抓,这回是有人拼省钱,有人拼技术。

有个冷门小故事。去年零跑老股东还以为投完华为就是买了个包装“问界”那样,其实不然。问界全套卖的就是华为智选,零跑只借HI模式,整车还能自己定义,渠道和客户全在手。自研平台推倒成本,华为智驾撑高溢价,两个都有利,没谁吃亏。

后院技术师傅讲:“协作这事,市场规律滚得快。其实没人心疼谁牌子,体验好才有生路。”

前些天维修站里小段闲聊,群友提问“零跑新款用的那空气悬挂咋样?”师傅一边给老款做动能回收,嘴头撇着:悬挂反应慢点儿,满载过坑会闹响。冷门配置还有个软点——后排右侧USB接口藏在地毯底下,谁都找不着。新老对比那段时间,老司机郝姨还揶揄,“新车啥都智能,老车才耐造,气囊真不是盖的。”

说到底,零跑这几年断断续续走了不少弯路,但谁都不敢保证下半年还风调雨顺。有的老销售核算旧车回收价格,低得离谱,矿泉水瓶都没人要。有的厂里外包小哥吐槽:“这配置,合资车真比不上,价又压得贼死。”

昨天傍晚送孩子补习的路上,听邻居开着零跑新款堵在拥挤路口,嗓门里混进一句“华为这路线,值不值,还得看明年修理厂门口排队不排队。”真真假假,厂子群里都在盼下一个“零跑时刻”。

造车这事,如今谁都喜欢留点后门,没几个人真的说得准零跑这条路能不能抄底成功。说不定哪天,又有新的戏码等着翻场吧。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