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车迷朋友,今天咱们不聊参数配置,不谈驾驶感受,就来扒一扒东风汽车这出大戏。
这老牌国企啊,在新能源这场风起云涌的变革中,最近这几步棋,走得着实引人注目。
话说东风内部,人事变动频繁,不少高管都出自东风日产这块金字招牌。
说穿了,如今车市,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业绩好才是真本事!
尤其在新能源这片血海里,稍有松懈,便会被无情淘汰。
近来东风内部的境况颇为微妙,日产与本田两大合资品牌,市场表现宛若冰火两重天。
这种霄壤之别的背后,究竟蕴藏着东风怎样的考量与战略调整?
今年东风在新产品方面可谓倾注心血,三月推出东风本田S7,四月紧随其后推出东风日产N7。
两款新能源SUV,皆被寄予厚望,承载着东风重塑辉煌的愿景。
然而,事与愿违,市场反馈截然不同。
先说东风本田S7,上市之初声势浩大,然而根据汽车流通协会公布的数据,三月销量仅为寥寥数百,四月之后更是每况愈下,月销量堪堪数十,市场表现堪称黯淡。
反观东风日产N7,却如一匹黑马,横空出世。
四月销量初试锋芒,五月销量破三千,六月更是扶摇直上,突破六千大关!
而且据说订单量持续攀升,前景一片光明。
当然,N7上市时间尚短,现在就盖棺定论未免操之过急。
但各位要知道,东风汽车在新能源领域已探索多年,始终未能拿出令人信服的成果。
如今好不容易出现一款有潜力的车型,自然要倾尽资源,全力扶持。
“爆款”对于当下东风而言,至关重要!
因此,S7的折戟沉沙,也难免让人扼腕叹息,毕竟在“绩效为王”的时代,谁能为集团带来实际效益,谁就能获得更多机会。
正如《史记·货殖列传》所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市场经济的本质,终究是利益的博弈。
往昔,一些国企热衷于纸上谈兵,目标定得天花乱坠,却缺乏实际行动。
这种脱离现实的策略,不仅浪费资源,更消磨了团队的斗志。
如今,形势已然改变!
自去年起,便有消息传出国资委将对汽车央企的新能源业务进行专项评估,这无疑释放出一个强烈的信号:未来将更加注重实际成果,而非空洞的口号。
S7的定价策略,也值得商榷。
上市之初,价格定位偏高,作为一款中型纯电SUV,这样的定价无疑使其失去了竞争力。
随后虽迅速调整价格,但为时已晚,错失了市场先机。
N7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除了产品本身具备一定实力外,“亲民”的价格也是关键因素。
尽管利润空间或许有限,但销量的增长却是实实在在的。
因此,周锋的升迁,也印证了“胜者为王”的市场法则。
这些年,新能源汽车市场风云变幻,人才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车企之间的人才争夺战,也折射出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
没有优秀的人才,便难以打造出卓越的产品,更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
因此,那些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表现落后的央企,纷纷开始在人事方面进行调整,也就不难理解了。
去年,东风汽车集团营收突破千亿大关,实现了扭亏为盈。
然而,整体销量却同比下滑。
今年上半年,销量依旧呈现下滑趋势,尽管自主品牌表现尚可,但两大合资品牌均面临严峻挑战,尤其是东风本田,销量下滑幅度惊人。
销量下滑是客观现实,扭转颓势需要时间。
然而,人事调整能否真正为东风带来转机?
如果决策层依然未能充分认识到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残酷竞争,未来的前景恐怕并不乐观。
周锋的晋升,或许正是一种表态,向整个集团传递一个信息:能者居上,庸者退位,以业绩论英雄。
正如《孙子兵法》所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充分了解市场,才能制定出正确的战略,最终赢得胜利。
提到这儿,想到之前有位朋友吐槽,说当下某些车企为了冲销量,手段层出不穷,价格战打得如火如荼,却忽略了产品品质与售后服务。
希望我们的自主品牌,在追求发展速度的同时,也能沉下心来,提升产品质量,完善售后服务,真正赢得消费者的信任与支持。
东风汽车此次人事调整,究竟能否为它注入新的活力,助其在新能源赛道上迎头赶上?
让我们拭目以待。
不过,在变革的浪潮中,每家车企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传统车企的转型之路,更是充满艰辛。
这场大戏,最终将如何落幕?
东风能否抓住机遇,一飞冲天?
一切仍是未知之数。
各位车友,您对此有何见解?
东风汽车的未来,又将走向何方?
欢迎在评论区畅所欲言,交流您的真知灼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