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今年成都车展有没有什么大新闻,别克这波“至境”高调登场,绝对是妥妥的流量担当了。
看到展台前人头攒动,光是“三驾马车”(轿车、SUV、MPV的三款先导概念车)这一出,就已经吊足了大家的胃口。
但话说回来,别克这次可是带着“搞革命”的气势来的——推出了一个全新的高端新能源子品牌,还不止一辆新车,主打智能、高端、全场景,咱们不由得要问一嘴:别克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
一个老牌合资车企,乘风破浪扎进中国新能源、智能汽车的红海,这步棋到底有多高明,是硬实力扛得住外界的压力,还是只是给行业添了一把火?
又或者说,别克是不是已经憋坏了,准备要换一种活法?
其实,横看竖看,这次“至境”亮相,表面看是别克对“智能电动化”市场的一次试水,背后实则透露了这个百年品牌彻底转身的决心。
有些人可能还停留在“别克就是老气横秋、官场用车”的印象里,殊不知,人家现在正咬牙转型。
“至境”这仨车看起来不只是摆造型的艺术品,而是一种态度——告诉市场:别克也能玩科技,智能化不是国产品牌的专利,合资品牌也能发功。
再看别克那“逍遥”架构,是不是名字有点中二?但技术底子可一点不糙。
从动力系统、底盘、智能驾驶到车机座舱,全方位本地团队自研。
搞得像极了国产新势力的那股“造车热血”。
不过,这些年跟风造新品牌的车企也不少,随手一举例:“理想”“智己”“腾势”……
“至境”到底是不是下一个昙花一现的品牌密码,还是确实能落地为别克重新打开中国市场的大门?
说到别克这三台概念车,咋一看不光是人畜无害的小家碧玉,造型、配置都走上了极致时髦的路子。
不论你喜欢泪眼大灯还是流动曲面,反正能现场吸粉那就是赢家。
但说到底,概念还是要从想象力落到现实里。
别克“至境L7”瞄准的目标很直接——9月就要开卖,增程混动、智能座舱、行业最新芯片一样不少。
说它“技术流”也好,说它“秀肌肉”也罢,总之,别克这一步走得还挺踏实。
电动车现在不缺酷炫的噱头,缺的是“真功夫”。
令人好奇的是,它家喊出的“逍遥智行”,真的能做到“有路就能开,无往不逍遥”?
搞智能驾驶助手,国产品牌卷的已经天花乱坠,什么城市NOA、遥控泊车你方唱罢我登场。
可别克这次卷到了“无断点”城市导航、业内先进的一键泊车,合作方又是自动驾驶圈的老玩家Momenta,听着就挺有底气。
别克这回等于直接搬出了“最强驾驶肌肉”+“最强驾驶大脑”的组合拳。
咱只是个普通车主,讲真,最关心还是:你承诺的那些花活,能不能真在路上一条龙跑起来,不掉链子?
单看别克的底子,通用当年就吃过技术的红利——三十年电气化布局没白费。
这回在泛亚技术中心加持下来了个彻头彻尾的本地化升级,“逍遥”架构从2800到3300mm轴距全都能整,动力形式三合一,纯电、增程、插混通吃。
无论家用还是商用,想怎么玩都行,很能“打”!
站在如今所有人都高喊“智能化”、“新能源”的节点,别克扯着喉咙信誓旦旦要做“技术引领”玩家,你也得承认——这品牌的野心,还真不小。
可老实说,新能源主场本来被国产品牌卷成了“宇宙中心”,把合资品牌逼进了升级要么死、要么脱骨的边缘。
别克不冲一冲,不光要掉阵地,连饭碗都不定保得住。
有一说一,别克这次算是压上了全部家底。
“至境L7”身上那颗高通SA8775P芯片,懂行的朋友一听就知道,这是目前市面上给力的智能驾驶、车机芯片之一。
而且这个智能座舱同样主打“沉浸式”,你可以理解为,无论玩游戏、追剧、远程办公,都是一条龙服务。
以前拼空间、拼动力,现在卷得是“用车体验”。
新能源时代的“豪华”已经不是老一套的真皮座椅和香氛系统,谁家生态丰富、OTA升级、AI助手、智能驾驶一锅端,谁才算有资格当“高端”。
别克看的,就是这块蛋糕。
而且,要说它技术国产化,这一回确实像模像样,泛亚团队是真没少操心——放到当下这个市场,能拉来这么大一摊中国研发团队的合资品牌,指头一数也没几个。
比起那些上层总部按图索骥的外资车,这种“本地化”打法确实更接地气。
当然,话又说回来,现在谁都明白,千万别小瞧中国市场用户的眼光和挑剔。
新能源、智能化赛道上的对手一个比一个能打,理想、小鹏、蔚来、极氪……不光技术卷,连营销都卷出血花。
别克要想玩得转,不能光是架构牛、智能驾驶牛,最后诸如续航、OTA稳定性、服务网络、实际体验这些都得给到足够的诚意。
要是最后还是成为“M型夸夸群”,真正的销量主力却只是图一乐的“光鲜门面”,那别克还得继续琢磨怎么打动消费者的心。
真龙增程,听起来就带劲儿。
别克把“电量无感切换”吹得神乎其神,但打铁还需自身硬,成不成得真去用过才算数。
咱也不敢说百分百就能解决用户的里程焦虑,但有一说一,有供给选择总比没得选要好太多。
早年混动车型都是“为了省那点油”,现在变了,用户要求更高,体验得丝滑,线性还不能有顿挫,别克能不能稳得住?还得市场说了算。
智能辅助驾驶、“无断点”城市导航、停车一键入位,说白了,比的其实是场景覆盖和用户实际需求的匹配度。
现在国内用户唯一一句心声就是“别给我整那些演示套路,实战不灵光的功能等于白搭”。
智能汽车时代,“刷参数”容易,户外掉链子难扛,只有真给用户省心、上手简单,还能适应千奇百怪的中国路况,才能长红。
别克这波要是真能做到“无感衔接”的驾控,那我只能说:国产品牌的压力山大。
但要只停留在发布会上喇叭吹,路上一开结果鸡飞狗跳,那可就尴了。
再说句实在话,给别克点个赞,它敢这么卷,有底气也有压力。
毕竟,合资品牌再高冷,都不再是坐着等顾客上门那套老路了。
新能源市场变化太快了,用户需求拉得这么细——谁家技术升级、谁家数码体验不拉胯,谁就能“卷”出新生机。
别克“至境”迈出的这一步,是带着重生渴望的“背水一战”,不卷不行。
剩下的,就看市场用真金白银投票了。
写到这里,不难发现,别克这盘棋,是在学着中国新能源新势力的打法,但又保留了外资品牌的那点底色。
你可以说这是双重保险,心有余悸;
也可以说,这才是适应市场的必经之路。
到底最后能不能成为新赛道上的常青树,还是只能做“起个大早,赶个晚集”的跟跑队员?
这就只有等到“至境”全面投放、用户真实体验混剪一出,才见分晓。
新能源世界里没有老资格,只有踏实努力——不服就干。
别克,你这次真准备好了么?这里交给读者和市场评判。
那么,你觉得别克“至境”这个新能源牌子,能不能打?它会不会成为下一个引爆合资品牌转型潮水的信号弹?欢迎留言分享想法!
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修正需求,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