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近日成南高速部分路段拥堵情况十分严重,有女子在2个小时内,拍下了270辆侵占应急车道的违规车辆,女子表示,她准备将相关资料整理后交给交警部门。相关工作人员则表示,如果市民拍摄的交通违法照片、视频通过了审核认定,符合标准,会将其作为处理违法车辆的证据。
无独有偶,来自长垣的李先生节前和2名同事一起去成都出差,10月1日返程时,也发现了很多违法占用应急车道的车辆,并将这些车辆拍了下来,整理成了压缩文件发给了警方,高速交警对照片进行筛选对比,已经成功找出了36辆违规车辆,并将这些车辆的信息录入了系统,这些车辆的驾驶员将会被罚款200元,扣6分。
所谓的应急车道,是专门给救险、医疗急救、消防救援、执行紧急公务的车辆使用的,但部分驾驶人员对应急车道的重要性没有充分的认识,深圳市一男子曾在短短半年时间内违法占用应急车道多达23次,被交警罚款69000元,扣138分。2016年2月,云南某1岁男童因为车祸陷入了重度昏迷,但由于应急车道被违规占用,救护车被堵了1个多小时,到医院后男童已经没有了生命体征。
市民们随手拍违章的行为,毫无疑问可以起到正面的示范作用,让更多的司机对应急车道的重要性有更为深刻的认识,也有利于构建起良好的社会监督机制,让出行环境变得更友好,社会大众的监督也属于我国民主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也有人认为这种做法不值得鼓励,他们担心举报者的信息会被泄露导致报复,也担心部分人会为了拍摄违规行为,自己也违规,这些担心有理由么?
对于隐私问题,其实大家不必担心,在10月6日晚的《新闻1+1》节目中,主持人白岩松连线了河南高速交警总队的副队长刘永航,他表示交警部门有一整套完整的流程和保密制度,有人专门对群众举报负责,举报人的隐私不会被泄露,群众可以消除思想顾虑,积极举报各种违法行为,警民携手,共创良好的交通秩序。
而对于拍摄违规行为是否会导致其他的违规行为,还是需要相关部门和媒体的正面引导:可以鼓励驾驶员们通过行车记录仪来举报违法行为,也可以鼓励副驾驶位置上的人对违规行为进行拍摄,但是不鼓励驾驶员在驾驶的过程中用手机拍摄违规行为,这样的做法也是很危险的。
总的来说,拍摄违规车辆的行为是利大于弊的,是值得鼓励的,但是要减少类似现象,光靠市民的举报还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同时对做好宣传工作,让驾驶人员对应急车道的重要性有更为充分的认识:不要在高速路的出入口悬挂太多的商业广告,可以将其换成交通法规、公益广告,时刻提醒大家要文明出行。
同时,还可以加大惩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像是深圳市在这方面规定得就比较严格:违规占用应急车道扣6分,罚款3000元,这样的力度足以震慑那些潜在的违法者,必要的时候还可以把类似的行为纳入到个人诚信档案中,和其他环节进行联动,甚至还可以通告单位,使驾驶员对这个问题更加重视,不给生命"添堵"。
最后,现在大家的生活变好了,汽车的普及程度变得越来越高了,但是相应的汽车文明却没有被培养起来,我们还需要从这个角度多多努力,学校、家庭要从小告诉学生文明行车的重要性,很多人都羡慕欧美发达国家良好的驾驶环境,但是好的驾驶环境不是天生的,而是源自于后天的教育,相信在这方面做好了,我们的驾驶环境也不会差的。
大家认为,拍摄违规车辆的行为值得鼓励么?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