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极氪被卷入“0公里二手车”风波,引发消费者和媒体关注。据中国证券报报道,极氪将大量库存车卖给公司户,再由第三方公司以新车名义销售给消费者,涉嫌虚假繁荣。
“0公里二手车”疑云:
所谓“0公里二手车”,是指已完成登记上牌但未实际使用的新车,里程表显示接近0公里。这种车通常以低于新车的价格出售,但消费者在购买时往往被误导为新车。
极氪回应:展车非二手车:
极氪方面回应称,报道中涉及的车辆均为可正常销售的展车,虽已投保交强险,但从未开具零售发票,也未在任何车管所进行新车注册登记或上牌,其法律属性始终属于未注册的全新商品车。极氪表示,这种新能源展车折扣销售模式属于正常商业行为,与“二手车”交易存在本质区别。
消费者维权难:
尽管极氪否认销售“0公里二手车”,但仍有消费者反映,在提车时发现车辆并非新车,已购买过交强险甚至完成过户登记。当消费者要求维权退赔时,往往遭到推诿或拒赔。
“0公里二手车”背后的行业乱象:
“0公里二手车”现象并非极氪独有,部分车企为了冲刺销量数据,粉饰财务报表,将库存车当作新车销售,制造虚假繁荣。这种行为扰乱了市场秩序,损害了消费者权益,也影响了行业健康发展。
监管与自律并重:
针对“0公里二手车”现象,监管部门应加强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的行为。同时,汽车企业也应加强自律,诚信经营,保障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共同维护公平透明的汽车市场环境。
消费者如何避免“踩雷”:
仔细阅读购车合同:确认车辆性质、购车价格、售后服务等信息,避免被误导。
查验车辆信息:通过车管所、保险公司等渠道核实车辆登记信息、保险记录等,确保车辆真实性。
理性看待促销活动:不要盲目追求低价,警惕“限时”等话术,谨慎选择购车渠道。
维护自身权益:如果发现被误导或权益受损,及时与商家协商或投诉,要时寻求法律帮助。
结语:
“0公里二手车”风波提醒我们,汽车市场并非一片净土,消费者购车时务擦亮眼睛,避免“踩雷”。同时,监管部门和企业也应加强自律,共同维护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让消费者放心购车。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