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上市折腾21年,创业条件艰苦,技术出海打拼

奇瑞上市,这个事儿都快成中国车圈的一个传说了。你说现在国内哪家老百姓听说过的自主车企,从21年前就念叨着“我要上市”,结果这一等,就是大半辈子的时间,奇瑞才总算等来一张“入场券”,这搁谁身上不是一场马拉松呢?而且中间一堆风风雨雨、八次冲击,换别人早灰心丧气了,可尹同跃就是不认命,你说这到底是执拗还是韧劲?

大家都知道,奇瑞起家条件有多苦。别的国企,你看厂房都收拾得光鲜亮丽,结果奇瑞创业时期就是“小草房”,夏天屋里能下雨、冬天能透风,连画图写方案都得小心被风刮跑。咱普通人创业都讲究点舒适环境,这帮人愣是在那种地儿拍脑门想着怎么造国产车,真是有点傻气,但不傻就成不了事。那时候尹同跃被詹夏来从一汽挖回来,不就是觉得中国这块地儿总得有自己的车?

如果早年看不起奇瑞的,说穿了也就是一句话:中国人哪造得出像样的汽车?后来现实啪啪打脸。奇瑞那第一台发动机一上线,还真就一点儿毛病没有,一次点火成功。头几年“挂靠”上汽身份搞生产,后来“QQ”小车一火,多少人家里人生中第一辆车就是它。一夜之间,整个中国小城市、农村,满大街全是奇瑞小车。可你们想过没有,这种爆红背后,真有多少操心?

奇瑞上市折腾21年,创业条件艰苦,技术出海打拼-有驾

中国人发明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打法,奇瑞却是汽车圈把这玩意儿玩到极致的,连出海也用这招。家底薄,打主战场打不过大牌,就去找海外二三线市场比拼性价比,俄罗斯、南美、非洲,地地道道做了好几年出口冠军。你要问为啥这么拼?说白了,全靠吃过的亏多,往死里练技术、走差异化,没有退路可选。你别看现在一堆中国车跑出去风风光光,背后是20年里这些企业没少被外行嘲讽、被合资品牌挤兑,也没见谁哭天抢地,只能闷头苦干。

奇瑞算自尊心特强的老国企品牌,每回想上市都觉得是“扬眉吐气”的大节点。可市场就是这德性,不讲人人努力就能成功。04年刚股份制改革,就想着借壳上市,结果遇上股权捋不顺、和上汽分不清。等熬到07年熬到快搞定了,08年一场金融危机全球搅合,车市低迷,奇瑞自己操作失误还扩张摊子铺得太大,资金压力大,上市又黄色。接下来十来年,奇瑞还不是碰到政策、遇到市场,反正总有拦路虎。

奇瑞上市折腾21年,创业条件艰苦,技术出海打拼-有驾

这个时候你就得佩服尹同跃。他不是那种会炒作、会高调画大饼的老板,可内心真有股狠劲。人家大学毕业进一汽,车间干十年,一步步从最底层熬到能独当一面,练的是耐心,人不浮躁。这种人铁了心搞自主品牌,不计较一城一池得失,就是硬抗,想拿到牌桌上的入场券。

中国汽车这些年强到什么地步?说良心话,合资品牌一降价谁都慌,唯独自主车企还敢硬扛。技术以前咱研发得慢,可奇瑞那帮人偏要琢磨*发动机*、*混动技术*,到头来还真积攒下一手底牌。你说这算侥幸吗?其实都是一步步熬出来的。

咱常说,上市能解决啥问题?一是钱,二是牌面。有资本市场背书,企业可以融资搞研发、快速扩张、烧钱造新能源,这些年新势力敢打敢冲,说白了不都是背后钱流着嘛。奇瑞一直没上市,多少事儿都只能靠省着花、挤着过,老公司资金包袱重、产能大、人多冗员多,一不小心负债就拖垮了自家创新速度。现在上市突破了,募个十几亿美元,起码智能化、国际化布局不再为难点钱犯愁。

但关键问题来了,上市真的是解药吗?市值那点事,潮水一退谁没裸泳。中国汽车现在格局已经和十年前完全不一样。一方面,新势力一波接一波,包括蔚小理、极氪、问界这种横空出世的;另一方面,合资车企开始卷价格、玩新能源,外资巨头下场搞国产合资电动车。奇瑞这些等了20多年的品牌,能跟得上这个电动化、智能化趋势吗?一线产品能不能真正俘获中国当下主流年轻人、三四线普通家庭,靠的不只是历史积淀,还有持续的想象力。

还有人说,上市后管理压力也大,老板都怕资本市场每天炒作股价,股东动不动换人,董事会天天掰扯分蛋糕。奇瑞这种不擅长包装、老实本分的技术流企业,上了市之后能适应格局和游戏规则吗?过去重技术、重生产、重品质,未来资本更看重讲故事、拼业务线、拓展估值空间,怎么平衡机会与风险,妙就妙在这里。

奇瑞上市折腾21年,创业条件艰苦,技术出海打拼-有驾

这些年奇瑞在海外的努力值得一说。中国车想进欧洲、南美主流市场,门槛有多高你懂的。可奇瑞愣是通过技术力加性价比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未来中国汽车内卷加剧,能否靠出海找到第二、第三增长极?古人云,天时地利人和。天时有了,国产汽车大势已来;地利也凑合,品牌影响力在;人和还得看尹同跃这波老领导跟上时代速度不掉队。

奇瑞上市折腾21年,创业条件艰苦,技术出海打拼-有驾

有个设问必须得提,是不是每一家老国企上市都是一种胜利?当然不是。上了市只是得到了跑步资格,能不能冲到终点还得两说。有背景不等于有出路,有现金流不等于能赢未来。奇瑞这么多年以来,无论谁掌舵,都习惯苦练内功、少说废话,企业底色里就有股子倔,硬。

奇瑞上市折腾21年,创业条件艰苦,技术出海打拼-有驾

哪怕上市后融资更多,要想不迷失自己,得明白企业根还是在产品。还是那句话,有没有一流的技术、有没有能让用户竖大拇指的好车,这个才是王道。新能源不是卖概念、拼补贴的短跑,而是看车企能不能把生态、智能、用户满意度做扎实的马拉松。

尹同跃自己嘴上说,“企业高质量上市”才是奇瑞的首要任务。高质量四个字,说来容易,做起来难。未来中国车圈,大浪淘沙,偶像派注定比不过实力派。奇瑞这21年咬牙、攻坚、反复摔倒又爬起,这股劲儿让人佩服。但也别忘了,全世界车圈都在颠覆传统、推倒重来,上市只是新征程的起点,不是终点。

可问题也好,忧虑也罢,中国制造能成长出奇瑞这样的企业,就值得给它时间与掌声。毕竟21年上市路,仅凭这四个字的牌面不值几个钱,背后的沉淀和奋斗,才是所有中国实业家的底气。如果你问我奇瑞接下来最该做什么?那还不是继续咬紧牙关、聚焦主业、聪明地用好资本,而不是被资本吞了进取心。

世界不相信眼泪,但只要奇瑞还能继续坚持“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挡不住一波又一波冲击,等来的绝不仅仅是IPO入场券,好戏说不准在后头呢。不信?那就等着瞧。

奇瑞上市折腾21年,创业条件艰苦,技术出海打拼-有驾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