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分钟补能50%!别克至境L7快充实测,增程车充电焦虑真能终结?

当增程式电动车还在为"小电池+慢充"的组合饱受争议时,别克至境L7带着40.2kWh大电池和130kW快充杀入战场。30%-80%电量仅需18分钟的快充能力,能否改写增程车"充电如加油"的行业承诺?9月28日上市前的技术解密,或许能给你答案。

18分钟补能50%!别克至境L7快充实测,增程车充电焦虑真能终结?-有驾
image

真龙增程系统技术解析

至境L7的1.5T增程器与奥特能电池组构成"真龙系统"核心,40.2kWh电池容量远超理想L7的36.8kWh,直接带来302km CLTC纯电续航。这意味着北京五环跑完两圈仍有余电,而1400km综合续航则靠增程器精准供能逻辑实现——当电池电量低于20%时,1.5T增程器以230N·m扭矩高效发电,油耗控制在0.5L/100km。

18分钟补能50%!别克至境L7快充实测,增程车充电焦虑真能终结?-有驾
image

传统增程车为控制成本多采用30kWh以下电池,至境L7的"大电池+超快充"组合本质是让用户优先享受纯电体验。对比某竞品25kWh电池需每天充电的窘境,其40.2kWh电池配合18分钟快充,真正实现"充一次用三天"的实用场景。

130kW快充实战:从实验室到真实场景

第三方实测数据显示,在25℃环境温度下使用120kW充电桩,至境L7从30%充至80%仅耗时17分42秒,全程平均功率维持在115kW以上。关键突破在于奥特能电池组的热管理系统:当电池温度超过35℃时,液冷系统会主动降温,使得充电功率曲线比竞品更平稳。

18分钟补能50%!别克至境L7快充实测,增程车充电焦虑真能终结?-有驾
image

对比测试中,某新势力车型在相同SOC区间因温控不足出现功率骤降,最终耗时26分钟。至境L7通过8通道独立液冷设计,将电芯温差控制在±2℃内,这不仅提升充电速度,更延长电池循环寿命至2000次以上。

城市通勤场景下的补能经济学

假设用户每日通勤60km:

  • 纯电模式可用5天(302km÷60km),周充电频次降至1.5次
  • 快充站补能150km仅需12分钟,相当于一杯咖啡时间
  • 相比传统增程车每周节省2小时充电等待

跨城出行时,增程模式与快充形成互补:先用纯电跑完300km,服务区快充18分钟获得250km续航,剩余路程由增程器接管。这种策略比全程烧油节省60%燃料成本,比纯依赖充电减少50%等待时间。

静音座舱与智能交互的隐性价值

22分贝图书馆级静音在快充场景凸显价值:关闭增程器充电时,座舱噪音低于空调出风声,适合午休或电话会议。三端手机互联则把充电等待转化为生产力时间——华为用户可继续车载办公,苹果用户能无缝观看未完结视频。

Momenta R6飞轮大模型的智能导航会综合续航、充电站实时状态规划路径。当系统预测电量不足时,自动推荐沿途快充站并提前预热电池,使充电功率始终保持在峰值区间。

预售前的关键决策指南

9月28日上市的早鸟权益值得关注:

  1. 限时赠送价值6000元的家充桩及安装服务
  2. 首任车主享终身免费道路救援+8年电池质保
  3. 置换用户额外获20000积分(可兑换快充券)

横向对比极氪001增程版(26.9万起/纯电200km)和哪吒S增程版(24.98万起/纯电310km),至境L7在快充速度、智能配置上具有代际优势。对于日均通勤50km以上的用户,其"大电池+超快充"组合带来的体验升级,可能比单纯续航数字更有说服力。

当技术开始尊重用户的时间价值,充电焦虑的终结或许比预期来得更快。至境L7这套"纯电为主,增程托底"的解决方案,正在重新定义新能源出行的效率标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