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Q2全球交付量暴跌13.5%:马斯克的“双重风暴”

“当华尔街为38.4万辆的‘略超预期’数据欢呼时,中国工厂外堆积的改款Model Y正沉默诉说一个事实:特斯拉正遭遇自2012年以来最严峻的生存危机。”

特斯拉Q2全球交付量暴跌13.5%:马斯克的“双重风暴”-有驾

Model 3;图片来源:特斯拉

一、触目惊心的数据:连续两季双位数下滑

1.全球交付量断崖式下跌

  • Q2交付384,122辆,同比暴跌13.5%(去年同期443,956辆),连续两个季度跌幅超13%;

  • 主力车型Model 3/Y交付373,728辆,Cybertruck等车型仅10,394辆,新品贡献微弱;

上半年累计交付72.07万辆,若要避免全年负增长,下半年需交付超100万辆——相当于去年两个旺季总和。

2.产能与需求的致命错配
Q2产量达41万辆,但交付量仅38.4万辆,库存积压超2.6万辆,创三年新高。改款车型未能有效刺激需求,消费者对“换汤不换药”的更新并不买账。

特斯拉Q2全球交付量暴跌13.5%:马斯克的“双重风暴”-有驾

二、三重绞杀:政治、产品、市场的全面溃退

1. 马斯克政治风暴引爆信任危机

  • 右翼立场遭抵制:公开支持特朗普、声援欧洲极右翼政党,引发欧美消费者大规模弃购。德国超90%用户明确拒绝特斯拉,欧洲5月销量同比暴跌27.9%;

  • 政策风险加剧:特朗普威胁取消7500美元电动车税收抵免,马斯克反呛“现在就切断一切补贴”,双方公开决裂恐致特斯拉丧失关键政策红利。

  • 小米YU7 SUV上市数小时订单破万,特斯拉中国市占率从15%骤降至7.6%,本土品牌技术反超与价格优势形成双重碾压。

特斯拉Q2全球交付量暴跌13.5%:马斯克的“双重风暴”-有驾

2. 全球市场冰火两重天

欧洲断崖:瑞典注册量跌64.4%,丹麦跌61.6%,Model Y销量萎缩31.2%;

中国微弱回暖:6月上海工厂交付71,599辆(同比+0.8%),但对比比亚迪38.2万辆、小鹏224%增速,复苏力度杯水车薪;

北美需求疲软:高利率抑制消费,品牌关注度下滑,促销政策收效甚微。

特斯拉Q2全球交付量暴跌13.5%:马斯克的“双重风暴”-有驾

三、资本市场的魔幻现实:为何股价逆势大涨5%?

“比预期更不坏”的心理博弈
部分机构预测Q2交付量恐跌20%(如瑞银预测36.6万辆),实际38.4万辆的数据触发“利空出尽”式反弹。

Robotaxi画饼充饥
投资者押注自动驾驶出租车业务:6月奥斯汀试点开放,尽管需安全员陪同且范围有限,但市场估值逻辑已转向“
90%估值由自动驾驶驱动”。

分歧加剧的华尔街

  • 悲观派(瑞银/高盛):重申“卖出”评级,需求疲软+政治风险未解;

  • 乐观派(Deepwater):认为Q2已是谷底,Robotaxi概念将带动复苏。

特斯拉Q2全球交付量暴跌13.5%:马斯克的“双重风暴”-有驾

四、生死下半场:三条救赎路径与百万辆天堑

中国反攻战

  • 紧急启动新一轮降价,Model Y或跌破25万关口;

  • 加速本土化研发,应对小米SU7等竞品冲击。

政治危机公关

  • 切割马斯克个人争议与品牌形象,重塑中立科技企业定位;

  • 游说国会保留税收抵免,避免补贴断崖。

技术突围倒计时

  • Robotaxi商业化:9月扩大试点范围,需证明技术可行性与盈利模型;

  • Optimus人形机器人:年内发布原型机,开辟第二增长曲线。

残酷等式:若下半年交付量无法突破百万,特斯拉将创下上市以来首次全年负增长,马斯克“增长20%-30%”的豪言彻底沦为笑谈

结语:冰与火之歌下的万亿帝国裂痕

当分析师争论Q2数据是“触底反弹”还是“崩盘前奏”时,加州工厂的机械臂仍在昼夜不息地组装Model 3。特斯拉正分裂为两个平行世界:一边是销量滑坡、政治缠身的传统车企;另一边是承载自动驾驶梦想的科技新神。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但帝国崩塌可能始于一个季度。”
百万辆生死线已划下——2025年的冬天,将决定特斯拉是重演苹果的颠覆传奇,还是成为下一个诺基亚。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