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新车扎堆亮相,风云T8L、X3L等配置细节曝光
今年身边想换车的哥们儿还真不少,尤其最近奇瑞一口气甩出好几款新车型。前两天去楼下洗车店,老王还跟我念叨,说他看上了风云T8L那套插混动力,“油耗低得离谱,还能电动溜达”,嘴里啧啧称奇。我说你别光看宣传册,上次在群里有个试驾过的兄弟吐槽,这车方向盘调节有点别扭,不过空间是真大,比老款宽敞多了。
风云T8L这回是中型SUV定位,外观就冲着纯电造型去了——封闭格栅配贯穿灯带,不少人第一眼都以为是EV。尺寸嘛,我记得销售小赵说4731长、1880宽、1708高,比现款T8拉长了一截,后排腿部松快不少。内饰也没糊弄事,大屏幕加智能互联系统倒挺顺手,就是有人嫌空调旋钮位置偏低,每次开着容易误碰到副驾驶膝盖。这种小细节,有时候用起来才发现。
动力方面,据维修师傅讲,那台C-DM插混最大115kW功率,一脚油门下去响应不慢。最夸张的是工信部给出的综合油耗才1.31升/百公里,但群友“自测”实际跑下来大概1.6-2升浮动,看怎么开吧。有意思的是,小区保安大叔问我:“这玩意儿冬天热不热?”其实它暖风启动比传统燃油机快点,但极寒天气还是要烧点汽油补充。
紧接着就是那个方盒子造型的X3L,也算一股清流吧。7月18号上市,小道消息预售价可能会压得很狠。这台增程紧凑SUV走硬朗路线,两厢双色拼接+竖直日行灯,很像小时候见过的越野小面包改装版。我表弟喜欢这种“带书包”的尾门设计,说搬家方便,其实就是图个乐呵罢了。他提到后备箱侧开的门冬天下雪容易卡住,这倒是个冷知识。
X3L内部做工比之前进步挺多,用料厚道,中控台布局简单明了。不少人关心动力,它搭载的是1.5T发动机+电机组合,也分单电机和双电机版本。据隔壁修理厂李师傅八卦,目前市面上的增程技术虽然省心,但偶尔遇到极端堵车时发电机会频繁介入,会让部分司机觉得噪音略高。不过正常城市通勤影响不大,多数人感受不到太明显区别。
再往上还有那辆体量惊人的风云T11 CEM,大型SUV范儿直接拉满。一米九九八的宽度,在停车场基本就靠运气停正。据邻居阿姨讲,她侄子买类似尺寸的大块头之后,每回超市停车都要绕三圈找位子。这类车型主打气场和舒适度,高级皮质座椅、中控巨屏啥都有,而且据销售顺嘴透露,新加入自动泊车和全速域辅助驾驶,对新手司机来说算救命稻草。但有老司机反映,这类电子系统偶尔会抽疯,比如雨天识别地标线失灵,所以用的时候还得留个心眼儿。
至于动力部分,同样是1.5升发动机+磷酸铁锂蓄电池组(这个听技师说耐用性不错),最高时速能干到180码,不过城区一般没人敢这么飙。有段时间朋友圈疯传大型增程SUV夏天空调制冷慢,其实只要提前预冷就行,不然坐进去跟蒸桑拿似的难受死个人。
再聊聊瑞虎7 PLUS,新款轴距加到了2720mm,我妹夫试驾回来最大的感慨就是后排终于不用蜷腿了。他对那个半隐藏式门把手赞不绝口,说每次摸索半天像开保险柜一样神秘兮兮;不过女同事抱怨晚上没氛围灯指示,总摸错地方……前脸换成放射状镀铬装饰,看照片确实更精神些。“颜值爆表”这个词,他老婆第一次见完原车回来脱口而出,也是服她审美标准够独特啦!
星途星纪元E05则属于科技范代表,全系都是最新家族化设计——饱满圆润但又肌肉感十足。HSD城区辅助驾驶芯片,是地平线家的,据搞IT的小陈说芯片性能强悍,可惜目前只能在部分城市路况发挥优势,高速或复杂隧道环境识别率还有提升空间。另外18-20英寸轮圈可选,一般家庭选19英寸刚刚好,不至于颠簸太厉害也兼顾颜值。“智驾体验不能盲信广告”,这是老杨经常挂嘴边的话,他去年差点因为ACC突然断连追尾,好在刹住了……
iCAR V23 S以及赛博版这俩,则属于年轻人口味。一水红色S标志配合经典方正外形,看着挺唬人,其实内部配置也是够丰富:四驱版本总功率335kW(听微信群大神分析零百加速进步明显),两驱185kW已足够日常撒欢。但据某二手商贩私底下嘀咕,“这种高性能纯电四驱如果暴力起步久了轮胎磨损贼快。” 赛博版主打复古与未来融合,“X”形饰件和专属拉花吸睛效果拔群,不过有朋友吐槽宽体套件洗起来费劲,每回洗一次至少多花二十分钟……
最后一个趣闻,上周夜骑遇见V23赛博版试装车辆在,有工程师现场蹲守调整智能互联系统bug,他们笑称“白天用户反馈一句话,我们晚上忙活一宿”。其实无论哪种车型,现在大家关注的不只是参数,更关心实际使用是不是靠谱、省事、不闹毛病罢咯。如果真纠结,可以趁展厅活动自己摸一圈,各种冷门配置甚至隐藏功能,还真只有亲自体验才能发现到底合适不合适——比如谁想到第三排杯架还能当手机支架呢?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信源穿插于文中,如维修技师、微信群讨论及生活经验等渠道获取信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