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分钟订单破万.新小鹏P7登场,何小鹏剑指20万+市场前三

最近咱们国内的汽车圈里,有件挺热闹的事儿,主角是小鹏汽车和他们家的一款新车。

事情是这样的,小鹏开了一场发布会,发布了全新的小鹏P7。

按理说,一个车型的更新换代也算正常,但这次的场面有点不一样。

6分钟订单破万.新小鹏P7登场,何小鹏剑指20万+市场前三-有驾

台上的小鹏汽车老板何小鹏,情绪显得特别激动,说话的声音都高了好几度,那种感觉,就像是把自己压箱底的宝贝、把所有的希望都掏出来给大家看。

他说,这是他自己最期待的一场发布会。

更夸张的是,这款新车还没公布具体价格,只是开了一个99块钱的预订通道,结果短短6分多钟,订单就突破了一万台。

这就让很多人纳闷了,一款大家熟悉的老车型,加了个“全新”的前缀,到底有什么魔力,能让市场反应这么热烈,又能让一个身经百战的企业家如此动情,甚至喊出要“重回20万以上市场前三”这样的目标呢?

这背后,肯定不只是换个壳、加点配置那么简单。

要想弄明白这事,咱们得先回头看看,老款的小鹏P7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存在。

6分钟订单破万.新小鹏P7登场,何小鹏剑指20万+市场前三-有驾

对于小鹏汽车来说,P7不仅仅是一辆车,它更像是一面旗帜,一个精神符号。

时间回到2020年,那时候咱们国家的新能源车市场,虽然热闹,但真正能拿出手的、在设计和智能化上敢跟特斯拉叫板的国产车,其实不多。

就在那个时候,小鹏P7横空出世了。

它那个流畅的轿跑造型,在当时的一众车型里显得特别出挑,让人眼前一亮。

更关键的是,它在智能座舱和辅助驾驶方面的体验,在当时确实是领先的。

所以何小鹏在发布会上很自豪地说,P7“领先了很多车5年”,这话虽然听着有点狂,但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下,P7确实给很多人带来了“原来国产车也能这么智能、这么酷”的震撼。

它不仅是第一个销量突破10万台的中国新势力纯电车型,也正是靠着P7的出色表现,小鹏汽车一度坐上了新势力销量冠军的宝座。

6分钟订单破万.新小鹏P7登场,何小鹏剑指20万+市场前三-有驾

所以说,P7是小鹏的功勋车型,是奠定品牌调性的基石。

理解了这份情怀,也就理解了何小鹏再次推出全新P7时,那份激动里夹杂着对过去的致敬和对未来的期许。

情怀归情怀,车子最终还是要靠产品力说话。

这次的全新P7,可以说是把劲儿都使在了大家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地方。

先说看得见的,就是外观设计。

何小鹏花了发布会差不多一半的时间来讲这个,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但细究起来,里面的门道可不少。

6分钟订单破万.新小鹏P7登场,何小鹏剑指20万+市场前三-有驾

他提了三个词:低趴、宽体、修长。

这不只是形容词,背后都是实打实的数据。

车身高度压得比保时捷Panamera还要低,视觉上就有一种蓄势待发的感觉。

车身宽度接近两米,让车看起来更稳重、更有肌肉感,过弯的时候稳定性也更好。

还有一个普通人不太注意的数据,叫“L113”,简单理解就是前轮中心到驾驶员脚下的距离,这个距离越长,车子的侧面看起来就越舒展、越高档。

全新P7在这方面,做得比保时捷Taycan和Panamera还要出色。

这些细节堆砌起来,就是为了营造一种高级的运动感。

6分钟订单破万.新小鹏P7登场,何小鹏剑指20万+市场前三-有驾

再加上那个可以自动开关的进气格栅,能把风阻系数降到0.201Cd,这个数字在量产车里是顶尖水平了,带来的直接好处就是能多跑90公里的续航,省下来的可都是实实在在的电费。

如果说外观是面子,那车里的东西就是里子了。

全新P7的座舱被叫做“智能灵动仿生座舱”,听名字就挺玄乎。

最吸引眼球的,是中间那块大屏幕,它居然能自己上下左右转动。

据说是用了小鹏自家机器人的关节技术,能根据你的需要,自动把屏幕转向你,或者转向副驾驶,这种互动感是以前的车给不了的。

还有那个87英寸的抬头显示(AR-HUD),能把导航、车速这些信息直接投射到你眼前的路面上,开车的时候视线就不用离开前方了,又安全又科幻,甚至还能在上面玩虚拟表情包,增加了不少趣味性。

当然,上面这些都还只是开胃菜,全新P7真正的“杀手锏”,是小鹏最引以为傲的智能化,特别是自动驾驶能力。

6分钟订单破万.新小鹏P7登场,何小鹏剑指20万+市场前三-有驾

这次,小鹏可以说是下了血本。

全新P7全系都装了三颗小鹏自己研发的“图灵”AI芯片,这三颗芯片加起来的总算力达到了惊人的2250TOPS。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

我们拿现在市场上非常火的小米SU7来做个对比,小米SU7顶配版用的是两颗英伟达的芯片,总算力是508TOPS。

也就是说,全新P7的算力是小米SU7的四倍还多。

这么强大的算力用来干嘛呢?

6分钟订单破万.新小鹏P7登场,何小鹏剑指20万+市场前三-有驾

何小鹏解释说,这三颗“大脑”有明确分工,两颗专门负责开车,也就是智能驾驶,目标是让车开得比经验丰富的老司机还要安全、还要稳;另一颗专门负责车里的智能座舱,目标是成为一个能听懂你话、猜到你心思的聪明管家。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小鹏这几年的研发投入接近一百个亿,就是为了让这套AI系统越来越聪明。

甚至,全新P7大胆地取消了激光雷达,完全依靠摄像头和强大的算法来实现高级别的辅助驾驶。

这在行业里是一步险棋,也是一步自信的棋,赌的就是自己的“大脑”足够强大,不需要额外的“拐杖”。

聊到这里,就不能不把全新P7和小米SU7放在一起好好比一比了。

这两款车,从尺寸、定位到性能,都太像了,注定要成为对手。

车身尺寸上,两者都是车长5米左右、轴距3米左右的大轿跑,空间表现不相上下。

6分钟订单破万.新小鹏P7登场,何小鹏剑指20万+市场前三-有驾

性能上,百公里加速都是3秒多的水平,日常开起来,这点差距基本感觉不到。

续航里程也都在同一个梯队。

那么,对于消费者来说,到底该怎么选呢?

这其实是两种不同理念的选择。

小米SU7最大的优势在于它背后的小米生态,你的手机、平板、家里的智能设备,都能和车无缝连接,打造的是一个“人、车、家”全场景的智能生活体验。

而全新P7,则是把所有的宝都押在了汽车本身的“AI智能化”上,它追求的是极致的驾驶辅助能力和车内的人机交互。

简单来说,如果你更看重车与你生活圈的联动,小米SU7可能更吸引你;但如果你更痴迷于前沿的AI技术,希望体验到目前最顶级的智能驾驶,那么全新P7提供的超高算力和纯视觉方案,无疑更具诱惑力。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产品竞争了,而是代表了中国两家顶尖科技公司,对于未来智能汽车发展方向的不同理解和探索。

而何小鹏之所以如此激动,正是因为他相信,他所坚持的这条“重仓AI”的道路,能够带领小鹏汽车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再次脱颖而出,重回巅峰。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