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弗大狗PLUS:换名字真能换命运吗?
最近哈弗宣布,“二代大狗”正式更名为“大狗PLUS”,将在成都车展亮相。名字一变,网上就炸开锅:有人说这是升级的信号,有人觉得只是营销换皮。那这事儿到底值不值得关注?
先说名字。其实哈弗的焦虑我能理解。我自己去年带家里人看车时,销售介绍“大狗二代”,结果我爸直接问:“那一代和二代差别大吗?是不是二代就是换个壳?”——这就尴尬了。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数字命名确实容易混淆,叫“PLUS”反而一目了然。哈弗这一招,是想降低认知门槛,把大狗系列捋得更清楚。
再看外观,大狗PLUS延续了“大狗家族”的硬派萌感:圆灯、粗轮眉、铆钉装饰,挺有玩具化的质感。我自己在街上遇到过几次老款大狗,说实话,停在马路边挺吸睛。新款加了点小心思,比如“HAVAL”标识能点亮,这类设计对年轻人确实更有吸引力。
但买车不能只看脸。空间和舒适性才是很多家庭关心的。车身尺寸没变(4705×1908×1780mm,轴距2810mm),但后排新增了通风和调节,这点我觉得是“听劝”的体现。毕竟一代大狗的后排体验,真不算好。我当初试驾的时候,坐在后排的朋友直接吐槽“长途坐不了”,这次改动算是补课。
动力选择很丰富:有1.5T/2.0T燃油,有1.5T+2DHT混动,还有功率高达278kW的Hi4四驱。听上去花样多,但销量能说明问题。光看数据,PHEV版7月份才卖63台,几乎没人买。为啥?很现实——这个价位买插混,大家要么选比亚迪,要么看长安启源,哈弗的PHEV在能耗和补能便利性上没优势。反倒是2.0T燃油版,在城市和轻度越野里更实用,但油耗偏高,家用成本不低。
至于越野属性,大狗PLUS接近角24°、离去角30°,加上电控四驱和差速锁,参数不错。我和朋友曾开一代大狗跑过坝上草原,非铺装路面完全OK,但要真和坦克300比,那还是差了级别。它更适合“泛越野”人群:日常通勤+周末露营,不是真硬派越野。
智能化方面,14.6英寸屏、Coffee OS系统、L2级辅助驾驶,该有的都有。但说句直白的,现在20万以内的国产车,这些几乎是标配,优势不突出。甚至和问界、智界那类新势力比起来,哈弗这套系统显得有点“保守”。
所以问题来了:大狗PLUS换名字,能救销量吗?我觉得悬。它不是一台坏车,外观硬派、功能均衡、家用+轻越野都能兼顾,产品力在同级算中上。但销量起不来,更多是定位尴尬:买它的人群本来就窄,13万—15万的预算区间,用户要么看主打家用舒适的混动SUV,要么咬咬牙加点钱直接上硬派越野。大狗PLUS夹在中间,既不极致,也不便宜。
如果哈弗能在定价上有点诚意,比如14万以内把配置堆满,那还是能吸引一批年轻家庭用户的。但如果继续走“多版本+价格虚高”的套路,那更名就是换汤不换药。市场竞争越来越卷,光靠一个“PLUS”两个字,想要逆转命运,难度不小。
一句话总结:哈弗大狗PLUS是台好车,但“泛越野”这个定位夹得太尴尬。未来销量成败,取决于定价策略,而不是名字本身。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