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保守越安全,懂车帝测试背后,还是“驾驶人别把命交给概率”

马斯克这次罕见地表了个态。在他转发懂车帝测试视频之后,一句话透露了重点:特斯拉FSD在没有中国本地训练数据的情况下,竟然拿下了懂车智炼场的“最高成绩”,但目标依然是把六项全部拿下。他还主动承认,FSD有缺陷,需要优化。这种姿态,在汽车圈实属罕见。要知道,平时车企都只想着怎么宣传自家“牛”,很少有人承认系统不完善。

可问题是,这场“智驾大比武”到底想说明什么?真的是谁家车更智能,谁就能横着走吗?其实懂车帝和央视新闻摆明了态度:测试不是排名赛,任何智驾车都还没到“自动驾驶”的地步,辅助驾驶能力而已。说得白一点——你的手不能离开方向盘,你的眼不能离开路面。出了事,谁都别想着甩锅系统。

越保守越安全,懂车帝测试背后,还是“驾驶人别把命交给概率”-有驾

这么讲,也好理解。老司机上路,靠什么?无非是三招:遵守交规、保持距离、时刻观察。看似简单,但谁要是开车时闭着眼——再智能的系统也救不了命。

偏偏现在一些车企喊得响亮,“L2.999级”“零接管”满天飞。消费者被各种花哨词汇包围,真以为一脚油门就能躺赢全程。实际上,这套“智驾”还嫩得很。哪怕同样一辆车,用同一套硬件、同一个软件,遇到不同的路况和气候,表现都能天差地别。

归根结底,自动驾驶现在本质上还停留在“辅助”阶段。硬件、算法、数据、场景,每个细节都有变数。专家测评时玩得溜,那是极限的环境;用户天天开,路上人、车、鬼天气、烂路况,来一个都能让系统崩掉。

越保守越安全,懂车帝测试背后,还是“驾驶人别把命交给概率”-有驾

这里头有意思的现象。越是“保守”一点的系统,智驾表现越稳定。例如特斯拉和比亚迪秦L,虽跑得未必最快,但在复杂场景下没出意外。反观那些敢猛冲“领先科技”的厂商,营销术语一套更比一套,出了状况不是封口就是推锅法律。这种风气会把行业拉下水。

测评就像照妖镜。车主可能拍胸脯说自己天天用没出事,可真到了系统关键反应不过来的极限时,责任不会由AI帮你扛。哪怕环环相扣的安全冗余,也架不住一次误判后的后果。

懂车帝在网络质疑下回应很直接:“有的人只关心自己是不是第一,而我们更关心你安不安全。”这话,怎么听怎么像扎了谁的心。但很现实。目前行业的检测机构只能测法规和既定标准,却很难像媒体测试那样,从实际用户和交通参与者角度全方位压测。

越保守越安全,懂车帝测试背后,还是“驾驶人别把命交给概率”-有驾

所以说,这种第三方媒体测评虽然不是最权威的,但落地性很强。起码,它揭开的事实谁都回避不了:无论你开得多智能,“手脱、眼离、心飞”的驾驶,出了事就是你的责任

技术本身没有问题,电车普及率也刚过半。最大的问题是,有的厂商好高骛远,动不动就拿用户当小白鼠,美其名曰高速成长、技术创新。可别忘了,一旦测评数据不理想,有多少行业巨头先是炒作“领先”,再给出一堆“测试问题”的说法,然后法务团队出马,开始各种“维权”。

最近碰撞测试迭代216次,有人却只关心排名,却不关注“驾驶人始终是安全第一责任人”这个铁律。只要驾驶人一天没被系统彻底安全取代,这个担子谁都撂不下。那些将“智驾”当成产品噱头的营销词,迟早要为夸大负责。

越保守越安全,懂车帝测试背后,还是“驾驶人别把命交给概率”-有驾

你说媒体是不是权威检测机构?当然不是。但谁能把场景和用户实际情况摆出来给大家看?现有标准里没覆盖的死角,真要靠一次次媒体和用户“追着揪出来”。

美其名曰“激进策略”,宣传时一个能顶十个。真到事故了,路权还不是谁守规矩谁有理?刚入手智驾的以为自己买了保险箱,老司机却越开越心虚。为什么?电脑能死机,芯片也能发热宕机,人命可不会重启

有网友说自己天天用,没出问题。那确实,概率是这样,但你敢把全家人的安全赌在一个“低概率”上?严格按照交通法规来,才是底线。要真“进步”了,应该让所有交通参与者都能更安全

如果哪家车企对测评结果不服气,完全可以自个儿上场,拍段视频实锤。可要敢大言不惭保证“出事就我兜底”,能写在销售合同里,那才是真把用户放心里。怕就怕热衷于炫技和飙排名,最后安全的锅全留给了驾驶员

越保守越安全,懂车帝测试背后,还是“驾驶人别把命交给概率”-有驾

说到底,哪怕你遍地摄像头和芯片,从技术逻辑推演,“辅助驾驶”如今就像一个刚学走路的小孩,不该抬到神坛上。撑不起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永远是“只用用户做试验”的惯性思维,更不是谁家车先冲进终点更“伟大”。

市场需要理性,不是喊“自动驾驶”让大众来陪跑。出了事,没人敢替你顶责任。谁也别想着聪明反被聪明误。

方向盘还在你手里,命也在你手里。这点道理,该说真就说到这。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