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死也不做增程!”是不是偏激了?

“打死也不做增程!”是不是偏激了?-有驾
“打死也不做增程!” 当长城汽车总裁穆峰掷地有声地说出这句话时,宛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湖面,在汽车行业激起层层涟漪,引发无数车迷、业内人士热烈讨论。这可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背后藏着汽车技术路线的深度考量,也反映出增程式汽车在发展中面临的复杂局面。
理想汽车可以说是增程式汽车领域的 “开山鼻祖”,靠着一款理想 ONE,硬是在汽车市场闯出一片天,把增程技术从无人问津的角落,推到聚光灯下。一时间,赛力斯的问界系列、深蓝汽车等纷纷跟进,市场上增程式汽车如雨后春笋般涌现。2024 年,增程式车型销量接近 120 万辆,2022 - 2024 年,国内增程式车型市占率从 3.6% 迅速增至 9.1% ,可见,增程式汽车还是很受认可的。
“打死也不做增程!”是不是偏激了?-有驾
如今,在魏牌全新高山预售发布会上,穆峰给出了不做增程的理由。他坦言,长城内部多次探讨独挡混联和增程技术。增程技术虽说门槛低、系统成本低、开发难度小,看似是条轻松的 “捷径”,但在实际使用中,尤其是中高速场景下,能量传递链路长,效率低得可怜,能量损失巨大。想象一下,一辆增程式汽车在高速上飞驰,发动机吭哧吭哧发电,可大部分能量都在传递过程中 “溜走” 了,不仅浪费资源,还影响车辆性能。而长城的 Hi4 混联系统就不一样了,它根据路况、车速等实时智能切换动力模式,在中高速、高速爬坡这些对动力要求高的场景下,足以提高效率,在长城看来,既然自家有这么厉害的 “秘密武器”,干嘛还要去碰相对落后的增程技术呢?
其实,长城对增程技术的 “嫌弃”,不是一天两天了。早在 2022 年,华为和赛力斯联合推出问界 M7,余承东对增程模式赞不绝口,直言这是最适合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还特意感谢李想(理想汽车创始人)对增程模式的探索。这时候,理想汽车在增程领域已经小有名气,可长城却不为所动。到了 2023 年,李想在微博上大胆预测,坚持多档 PHEV 的中国自主品牌,未来一两年内会转向增程技术路线。这话一出口,魏品牌总经理刘艳钊立马回应,从技术角度看,增程串联系统只是混联 DHT 三大模式之一,直驱效率更高,多挡混联方案在全场景覆盖下,效率有着绝对优势。
站在长城汽车的角度,长城在独挡混联技术上深耕多年,投入无数心血,好不容易取得成果,要是轻易放弃,之前的努力就白费了。而且,独挡混联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确实展现出强大实力。搭载该技术的车型,在动力性能、燃油经济性、驾驶体验等方面,都有着出色表现,得到不少消费者认可。要是贸然转向增程技术,新车型研发、市场推广都得从头再来,还不一定能得到市场认可,风险实在太大。
“打死也不做增程!”是不是偏激了?-有驾
从消费者角度看,长城坚持不做增程,也给大家多了一种选择。汽车市场就像个大超市,不同技术路线的车型,是摆在货架上的不同商品。增程式汽车有它的优势,比如纯电续航长、动力输出平顺,像理想 L 系列,大电池带来超长纯电续航,日常通勤用电就行,安静又省钱;跑长途时,增程器启动发电,解决续航焦虑。但它也有缺点,像能量转化率低、后期维修成本较高等。而长城的独挡混联车型,在中高速场景下的高效表现,是增程式汽车比不了的。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用车习惯、需求偏好,挑选最适合自己的 “爱车”。
当然,汽车行业发展日新月异,谁也不能保证未来技术路线走向。增程式汽车这几年发展迅猛,不少车企尝到甜头,纷纷加大研发投入。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增程式汽车或许能攻克能量转化率低等难题,变得更高效、更经济。“打死也不做增程!” 这句看似强硬的宣言,是长城汽车对自身技术的自信,也是汽车行业技术竞争、发展的一个缩影。不管是增程式、独挡混联,还是其他技术路线,最终目的都是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产品,推动汽车行业向更环保、更智能、更高效的方向发展。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