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被有很多,比如规模,管理等等,但是针对于消费者来说,有这么几个区别:
第一,价格,首先明确新车价格高低,优惠幅度大小是怎么确定的。指导价的制定原则我们就不说了,因为跟4S店没什么关系,都是主机厂定好的。优惠幅度大小有这么几个方面来决定,1,车的销售情况,热销的车相对优惠少,滞销的车相对优惠大。2,主机厂返利多少,主机厂返利多少由4S店销售情况、CSS等决定。主要决定的是销售量。销量越大,返利相对越多,优惠的也就越多。举个例子,上海大众4把伞的店(不知道现在还是不是这么叫)绝对比1把伞的店优惠幅度要大。这就是为什么省会城市往往比地级市车价要便宜,北京比其它各地要便宜,亚市比全宇宙都骗子都多。(亚市买车上当都能出个45万集电视连续剧了)
第二,车源。车源都是由主机厂统一提供,二网、汽贸,汽车超市等等都是从4S店拿车。但是也有区别。4S店每月都会向主机厂申报需要的车辆型号,数量,颜色配置等等。但是主机厂一般不会按照申报的来送车,往往会几个热销车,搭一个滞销车。要两个手动低配爱丽舍,就会搭一个顶配C5。要两个黑色德原朗,就会搭一个V6大帕萨特。但是主机厂一般会倾向于这个地区销量好的店,尽量满足他的车辆需求。就算公平点,按搭配原则来,大店的热销车型库存也会比县城小店要多。
第三,服务。销售就不用说了,自己看省会4S店和县城4S店的招聘要求就能看出来。主要说售后,城市的店由于薪酬,工作环境等优势售后人员的专业性和技术一般较好,而县城里技术水平就稍差一点。县城4S店一般整几个高级技工证申报一下,可持证人一般不在这,有别人顶替。也可能有正规的但肯定在少数。
第四,用户体验。县城里的4S店一般是有汽贸发展起来的,集团连锁性质的在这不做讨论。这些汽贸的老板深知一米一粟来之不易,能省就省,比如冬天没暖气,夏天没空调,中午没客户餐,晚上没救援车。反观城市的店面,往往在这些方面做得比主业还好。
消费者能体验到的也就这些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