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评测多少有点名不符实,实际上本文通篇以“评”为主,棍友们喜闻乐见的“测”,甚至是暴测要到春节前夕才会发布。届时测试内容会以视频方式展现,主角也不仅只是ESP机械棍,会加入ESP的老对手—ASP最新款♾️机械棍进行对比评测。
ESP作为捷克知名装备制造商,一直以来以其极高强度的阻力棍广为人知。因此其新出的机械棍也吸引了诸多棍友的关注,我经过对其外观、结构、材质、整体性表现的体验,写了这篇评测,内容不免疏漏,也可能因为少图而显枯燥,还望各位棍友雅正、海涵。
另外,此次评测无暴测环节,不过若是大家有兴趣,可关注一下。会在春节前做暴力测试视频。还可投票任选型号对比PK评测
ESP机械棍与其阻力棍一样,只有全钢版本,没有铝铝钢的轻版。ESP机械棍的锁定结构锁块像EKA,解锁杆像ASP和GAS,承力件弹簧圈像它自己。也可以说,整体结构与纳丽德的快客类似。构是否侵权,这就看后续两家之间的态度了。不过,现在对于闪锁结构专利,还有一些别的说法,具体内容大家可以私下了解,但是这种说法没有任何实际证据支撑,在此提出也不代表作者任何态度。如果官方有相关消息发布,我也会协助传播澄清事实。
(对于两者结构是否存在抄袭,我在文末又补充了一些新的观点)
另外,类似设计的棍子也不止纳丽德与ESP两款,据我所知这种设计理念的其他结构也有不止一款即将发布。热衷于此类设计强大的捅击性能但又不满于现有产品诸多不足的朋友可以期待一下。
在性能上,得益于此类结构的优化,ESP机械棍的结构强度优秀,可以轻松通过2米高度对硬质地面的落地。相比于类似结构的纳丽德快客,捅击成绩应该是持平的。
但是其承力件不同于纳丽德的胶圈收紧作用,而是采用了一个环状的弹簧圈撑开施力。这个设计比纳丽德更好。但是更准确的说,不是金属弹簧环更好,而是纳丽德的小橡胶圈有不足。纳丽德的胶圈材质普通,就橡胶而已,因此性能寿命相对略有不足。另外,纳丽德的胶圈太小太细,力量有限。
因此,ESP的棍子在收获状态下比较紧,不会因为晃动和抖动而前两节脱出,但是出棍时只要拔出一点,整个出棍过程就依然很流畅。这点相对纳丽德而言,具有了更好的使用体验。类似于EKA和GAS的防误出设计,但是,ESP也不算完美,稍微有点过紧了,应该调校得再松一点点。
在材质与硬度上,材质与阻力棍类似,采用了“坚固的无缝冷拢钢管经过特殊热处理制成”。硬度处理在42到46之间。没错,这个数字是我编的,官方说法是HRC在四十几。硬度不算高,但在机械棍中也不算低。因为纳丽德和EKA也就这个硬度,GAS也不过就48到50区间。但是这个材料强度挺高,从ESP阻力棍一系列胜过ASP阻力棍的视频就可以看出。
但ESP为了更好的重心配比和操控感,放弃了限位环的同时采用了类似阻力棍的喇叭口接触面。导致实际棍体较细,因此抗压强度表现也只会中规中矩,无法达到GAS和EKA那样,一万牛以上的优秀成绩。
ESP晃动属于比较小的,但并没有间隙环设计。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晃动小是要确保打击力能有效传递且不会因此产生太大故障率且不会太大得影响流畅性才有意义。而不是一味的追求晃动小,只是加厚软质非金属材质的隙环,或者增加胶圈减小晃动,看似晃动小,实际上软接触打击力损耗还是较大,和晃动大一样。甚至在使用中如果大力击打,会因为调隙环错位而更容易出现卡死的故障。ESP虽然晃动小,但是金属面硬接触,因此力量传递效果好,是很好的表现。
ESP机械棍的手柄分为悍马柄和可乐柄两种。ESP原创悍马柄防滑性好且手感舒适,广为其他棍子制造商效仿。与纳丽德快客的柄同属较粗且有大纹路的设计,相比较而言,ESP机械棍的防滑性略好,也略软一点。当然,这不是因为ESP做的好,而是纳丽德快客手柄偏硬,防滑性也一般。
ESP可乐柄采用了人体工程学设计,在人手握持时牢固且舒适,具有不错的贴合感。同为人体工程学手柄的棍子目前只有于11月11日发布的止戈II机械棍,相比较而言,ESP的可乐柄只有一种材质,因此更为柔软,但握持最佳持感为手掌末端在最细处,因此握的位置较靠上。而止戈II采用了两种材质做成的手柄,就更加结实。但因为整体为纺锤型设计,握持时整个手掌有更好的贴合,且握持位置更加自由,操控感更为舒适。
ESP机械棍最大的卖点除了ESP的品牌之外,就是它优良的重心和操控感了。首先ESP机械棍重量只有481克,比大多数机械棍的550克甚至598克要轻一些。所以使用时力量的需求更小,更容易挥动。但是,为了更轻,ESP棍头、棍尾、解锁杆都采用了铝合金材质。这几个位置的硬度和极限强度当然也就不如全钢材质了。但是这也是常态,市面几乎所有机械棍头尾都是铝合金,甚至还有塑料的。
毋须讳言,钢头尾以及钢解锁杆当然是更好的。这三个零件从铝变钢增加的重量不会比一颗鸡蛋更重,普通机械棍重量550克到598克,重量也就相当于一瓶矿泉水。尽管在展开后重心会前移,但有一说一,如果你一瓶矿泉水的重量都挥舞费力,那需要做的是锻炼身体。保家卫国守护人民靠的是力量,不是想象。
ESP机械棍的重心在手柄节前端,与阻力棍一样,因此ESP机械棍的挥动会更加舒适轻松,操控感市面第一。但也相应地打击力就会不如重心更靠前的设计。ESP如此优秀的操控感,一方面得益于铝合金制的棍头棍尾及解锁杆,以及大头棍头设计;另一方面更是因为ESP管子是前段收口、后端喇叭状扩口的设计,与阻力棍相同。也因此棍子前两节较细。比市面其他机械棍包括ASP都要更细一点。较细的棍身,之前也提到了,极限强度就会相对于粗棍子弱一点,打击效果相比较更粗的棍子就会差一点。
需要另外说明的一点是,ESP的手柄节前端是拼接组合上去的,并非整体一体的管子。这种设计对制造商加工更加方便,极限强度自然是不如同级别的一体手柄机械棍,但对击打人体绰绰有余,一般使用足够了。
需要强调的一点是,经过正规渠道或者说可靠的经销商购买的ESP机械棍,是可以在国内享有售后的,非人为刻意损坏的条件下,可以进行保修。
ESP机械棍原装附带一个棍套,这一点很良心。ESP的包装和做工与阻力一样,很是普通。包装盒是一个薄纸盒,运输到国内后变形褶皱每个都有,这倒也影响不大,毕竟只是包装而已。而棍身,做工就四个字——马马虎虎。手柄包胶细节普通,甚至还有残留的露胶。棍身涂层也都有露白和小划痕的情况。事实上,这款棍子国产的话也就几百块钱,不足以破千。但是因为是国外产品,一则国外售价本来不低,二则进口到国内价格上涨,三则品牌价值附加。所以这个价格也是正常的。
对于价格问题,我觉得我们应当客观理性地看待。不仅仅是甩棍,汽车和服装、鞋、包都有品牌价值和进口比原产地更高价的情况,也存在正品做工很不咋地的问题。但并不影响它们在市场上合理存在甚至大行其道。
ESP机械棍到底值不值一千五六的价格?你觉得它值那它就值,可能是因为你经济实力允许,或者是你认同他的品牌价值有收藏爱好,或者你认同它的设计理念就想上手拥有。同样的,你觉得它不值它就不值,可能是因为你有性能、设计或者手感上更好的选择,或者是国产机械棍中你更倾向于其他物美价廉的选择。
关于ESP与NEX结构相似的讨论:
客观来说,ESP的结构和NEX差距较为明显。
1.解锁杆,都是ASP-GAS-GA部标准的解锁杆设计,远在NEX之前。说白了NEX是抄别人的,只是比ESP抄的早。
2.锁块设计和锁定原理。来源于EKA凸轮的塔型锁块,NEX也只能说是和ESP模仿了同一款设计罢了。
3.承力弹性件,ESP的承力件是内环撑力的弹簧圈,比NEX所用外圈束力的细橡胶圈要更结实耐用。明显不同差异较大。
另外,在锁定片上,NEX太厚,ESP算是很薄。比ESP更薄的只有止戈2.0的设计。
薄锁片能节省更多的锁定空间,能让棍子收回更短,展开更长。因此综合来说,NEX和ESP采用了类似的设计,但都是在更早的其他棍子上总结的经验和设计,而不是后者抄了前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