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周末闲暇,搬椅子坐在阳台边,刷着手机。
近日,全国各地病例数猛增,福建也不例外。刷了两条抖音,看到熟悉的朴朴又出现在短视频上了。疫情期间,单量猛增,福州朴朴小哥马不停蹄,从早忙到晚。厦门朴朴小哥刚刚进入小区想要送单,就遇到小区封控,小哥无奈坐在一边的身影令人心疼。
我问曾经的同事,他说,福州通报一例本土病例后,第二天早上最早的一波单量都破400,而且都是大单,市民囤货潮来袭。而以前正常的日子,基本不会超过100单,且一般为牛奶面包等早餐,都是小单。
其实,很早就想写一写了,只是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我泡上一杯清茶,让自己思绪飘回到2021年的那些日子。
——2022年4月
正文
(一)
我因陪同孩子培训,需要在福州生活几个月。孩子读书朝八晚五,我在孩子上学期间,该要有份兼职。我这种一天只能上8个小时的时间,周六周日还不上班要带孩子,什么兼职能适合我?貌似只有送外卖吧。但是,外卖需要自己有车,我还完美错过了晚高峰。一位网友推荐我,去附近的朴朴超市问问看,应该会有拣货打包的兼职工作。应聘时,配送主管浩哥说,男的就应该当配送,时间灵活赚得多。于是,我成为了一名朴朴超市兼职配送员。后来数个月的兼职工作中,也确实印证了浩哥的说法。
刚开始两天,我不断怀疑,怀疑自己是否有能力胜任这份工作。因为对这一片区的不熟悉,对骑手端APP的不熟悉,我总是晕头转向,找不到北,导致大部分订单都被我送超时了。严重的时候,因为走错楼栋,导致超时三四十分钟。属严重超时,所以,一回来就被领导拉去谈话了。刚开始,准时率总是冒红,即使,新手配送员一次只能带两单出去送。老司机一般可以带六单,高峰期时可以带八九单甚至十单。好在,领导不会在时间上做严格要求,超时不扣我们钱。并且一再强调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特别是不许闯红灯。不过,虽然刚开始晕头转向,过段时间也渐渐熟悉,一个月后导航也不需要了。再后来,也能给别的骑手或者路人指路了。现在,用同事的话讲,闭着眼睛都能把单给送到了。
我知道,走河口东里这条小巷子,就能避免逆行;我知道,琯前新村在琯后街而不是琯前街;我知道最难找的龙津小学怎么走;我也能信心满满进入如迷宫般的打铁垱巷,及时找到顾客门牌号准时将订单送达,再准确找到出口;我知道,各个路口的红绿灯交替顺序和秒数,以便选择最佳过马路方向。我得心应手地穿梭在台江的大街小巷,力图将每一个订单都安全、及时地送达。我觉得,自己为了送单奋力奔跑的样子,很帅!
我们的配送范围,是方圆1.5公里内,最远大概2公里。配送区域是划分十几个区块的,我们一趟送一个区块,导航前往。会在头脑里形成了许多“地图碎片”。如果某个地方从来没去过,去一趟,就好像“加载”了新地图。后来,慢慢送多了,这些“地图碎片”也就慢慢串联起来,形成一块完整的地图。于是,导航就不需要了。这时候,只需要看到地址,或者只需要一个小区的名字,就知道在哪个方向,脑子里就自动规划出路线。如果同时送几个小区,脑袋里也会自动规划出最佳配送路线。当然,要以时间最短的优先配送。但是如果,明明那个时间充裕的就在眼前,而时间紧的还有一段路,那就对不起了,我这时就效率优先,近的先送。
系统一次只会将一个区块的单子派送给我们,如果单量少,我们还有剩余位置的时候,可以自己去拿别的区块的未分配的单子。去挑我们将要派送的目的地的路线附近的单,我们称为“顺路单”。单子特别少的时候,有时候不那么顺路的单子,也拿走了,只要能保证不超时。
单量特别少的时候,是非常没有激情和成就感的。特别是午后,单量非常少,每一个区块都只有一两单。我为了增加激情感,同时拿了很多个区块的单子,我们称为送“跨区单”。我以不超时为目标,一路骑车风驰电掣,下了车再奔跑在小区里,最后成功将各个区的每一个单子都准时送达,倍感热血沸腾(此处应有BGM)。
虽然领导一再强调,跨区可以,但要合理跨区。不过我这种一次跨多区的行为,都被我按时送达的,也就没有批评我什么。其实,我之前也没有这么有激情,有单就快跑,没单就慢跑,甚至偷懒不跑。后来,门店调整,为了保证全职配送员的单量,将兼职的上班时长压缩到很短,有时能碰到直接调休。于是我特别珍惜上班的时间,本来时效七八单左右,这次工时被压缩后,我的时效能达到10单。再后来,又开始自由排班,我们不用再给全职配送员让单量。但我,已经喜欢上了为了多送单而狂奔的激情,每天早餐后喝一杯咖啡,能打鸡血一整天。最高时白天8小时跑了84单,平时正常60左右。
夏季送单,主要问题是太过炎热。如果停车位没有遮挡,配送车坐垫会被直接暴晒的时候,送单回来,会烫屁股。我的解决方法是找个袋子,装一块湿布,放配送箱里。我们的配送箱夏季都会放冰板来降温,湿布放里面刚好也能保持低温。等送货回来,取出湿布,擦几下坐垫,一股白烟过后,坐垫的温度也就降下来了。至于手臂上裸露的皮肤,就是用新手培训时讲师的方法,戴上袖套,再喷湿。
炎热的夏季,门店领导也会拿出小福利给配送员解暑。茶,或者绿豆汤,每天必会提供。经常,还会分冰棍解暑,当然,我们最喜欢的,当属冰镇西瓜,清凉又解渴。
雨天送单,是较为困难的。因为雨天的路面,太过湿滑。就算万分小心,偶尔翻车,也是在所难免。只能不断叮嘱自己,小心,小心再小心。另外,雨天的时候,手机操作也不好操作。掏出手机想要查看订单,或者要签收订单的时候,屏幕被雨一淋,就不好操作了。但依然还是要甩甩手机,将雨水甩掉,毕竟,工作还在继续。短时间的阵雨,订单量是会减少的。或许是顾客,也在等雨后再下单。但是,雨要是下一整天,甚至一连好几天都下雨,那各个门店肯定会爆单。因为,天气恶劣,大家都不想出门买菜了,纷纷在线上超市下单,由我们给送货上门。店里单量实在太多,货架都堆满了,找单也困难。我们顾不上吃饭,一趟接一趟地送。门店这时也相应地提供饮料和点心,保证我们的能量供给。订单暴增,我们的工作量也就大,但是雨天又路滑,为了安全,只能慢慢骑行。于是,效率非常非常低,就算把能调动的骑手都调来岗位,门店的订单也可能送不过来。也就会出现了订单超时非常严重。严重时,会超时一两个小时。这时,大部分顾客,都是会理解的。当然,我们首先要道个歉,这时顾客就会说哎呀没事没事,雨下这么大,辛苦你了,路上注意安全!
朴朴小哥冒雨涉水,为千家万户送去订单,曾经也上了短视频,小小热搜一下。我自己也被自己小小感动一下,我也是配送员之一,我也风雨无阻!
冬季的大雨天气,送单最为困难。因为身上总会被雨淋透,继而有冰冷感。我偶尔冻得没办法了,会找机会顺路回去换一身干的衣服,再返岗继续送单。
(二)
我刚入职的时候,刚好在夏季。经常碰到女顾客明明在家,却让我们把东西放在门外,她等下再取。我大为不解,但是也只能照做。公司规定,没有亲手交给客户的单,被顾客要求放到指定地点的单,都需要报备。需要拍照上传,然后将订单做异常状态。有那么几次,我放下东西,打开手机拍照,或许我动作慢了一些,让顾客以为我已经走了,她便开门取货。当她发现我依然在门外的时候,吓得或捂胸,或躲在门后。我恍然大悟,原来在炎热的夏季,她们在家都是衣不蔽体,外卖送到,也懒得再去穿衣服,让东西放门口,等我们走后,再开门取货。但是我仍然不敢直接签收订单。当我再一次碰到这种情况后,我下一层楼,然后静静等待。果不其然,我听见女顾客开门取货了。从那以后,我再碰到这种情况,就直接点签收了。虽然领导不推荐这样做,但是我也从未出过问题。拍照片,做异常报备是给配送员的免责方式,因为一旦物品丢失,做了异常的配送员可以免责。就是这操作有些麻烦,有点费时。。
我们的工资绩效是计件的,每一单几乎都是固定的配送费。无论一个单子里物品多少,金额的多少,配送距离的远近,对我们来说,配送费都是固定的。唯一改变配送费的是,超重物品,例如饮用水。超过20公斤的单子,会多给0.5倍的配送费。但是,因为实在太重,我们宁可不去多赚这个0.5倍的配送费,所以,这种单子最被人嫌弃。
我们有个“辣条女神”的传说。这位辣条女神,一定是知道我们是计件算绩效的。配送员,甚至拣货打包员,都喜欢量少,又同时下了好多单的顾客。配送员一次送多单,只需跑一趟就可以送完那么多单,就拿到了那么多的配送费。所以,这位辣条女神在满足最低免配送费金额条件下,经常一次下很多单。因为她买的物品几乎都是辣条,所以被我们成为辣条女神。又因为她都是备注放门口,所以她的长相就不得而知。
我们配送范围中,有一条绿树成荫的路,叫儿童公园路。我最喜欢午后,柔柔的阳光,透过树叶,斑斑点点洒在路面上。也许,最美午后,不过如此吧。虽然每次都是匆忙路过,但,也有不着急的时候。我会放松油门,减缓速度,好好欣赏这躲在闹市里的林荫道路。
儿童公园路风景虽好,却也是事故多发地。因为道路两侧都有小区,经常有人,或电动车,在这无视道路规则。随意穿行,调头,甚至逆行。
儿童公园路边上,有个老旧的小区,为浦尾新村。这个小区单不多,以至于我好几个月后才搞明白他的路是怎么走的。因为最里面那一栋楼,要走N字形路才能进去。左一个大门锁了,右一个通道锁了,横七竖八的小区道路,硬是锁得只剩下一条路。
其实大多数小区,一开始我找到了入口后,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都只走这个入口,不会想着去花时间找另外一个路口。比如儿童公园路边上的金钻世家,和荷塘月舍。金钻世家我一直走的2号楼那个门,机缘巧合之下,我看到同事送完货从另外一个方向出去了,我后来也过去看看,原来另一边还有一个小区入口。荷塘月舍小区,我也是后来看到同事在小区大门另一边停车,才发现,那边原来也有一个入口。虽然骑手端APP里,都有相应的小区地图,也会有对小区的入口进行特别标注。但是,大多数情况下,认识一条路后,都是埋头苦干,并不会再去翻看地图。知晓多个路口,可以根据小区楼栋,安排合理路线。
除了小区大门,还有进小区的方式也不同。安平小区,十数栋楼,楼下为机电商铺,楼上为住宅。一开始,我很懵,这……怎么上去啊?问了路人,了解到了上住宅区的楼梯口。我爬了三四层商铺,才到住宅区的地面层。就这么送了一段时间。后来,机缘巧合,看到有坡道,我才知道,原来有一条电动车专用上楼坡道,可以直接骑到住宅区的地面层。继而看懂了骑手端APP里的该小区的地图,根据地图陆续找到每栋楼的骑行路口。再后来,发现楼与楼之间,还有连接桥,从此在各个楼栋之间,得心应手。
再后来,我跟同事之间也熟悉了,交流就多了。很多小区是在商铺之上,如果商铺之上的住宅地面层停了大量电动车,我就知道肯定有骑行坡道可以上楼,找不到的话就问同事。当然也有例外,福州市一医院对面的德胜花园D座,就要爬3层架空层,才到住宅区地面层。所以,我们很不愿意送这个小区,因为毕竟要多爬3层楼,如果顾客住7层,我们要爬7+3,就是10层楼。另外达道地铁口边上的天丰花园,也架空了2层,感觉爬一次亏一次。
说起市一医院,这个地方,如果送路边体检中心,那最好不过了,因为只需要把订单放在门口外卖桌上即可。如果是送医院里面,那就比较难。因为,需要找停车位。首先,医院附近停电动车的车位肯定是非常紧张的,其次,有一部分划为收费区,我们也是不会去考虑的。再则,进医院需要扫健康码,比进小区多了一个“手续”,然后步行进入。门诊的话,一般是医护人员的订单,需要送上楼,住院部的话,一般为病人家属的订单,我们也进不去,放在外卖架上即可。碰到委屈的事也有,好不容易在医院附近找到停车位,停好车,这时订单被取消了,一箱牛奶,只好带回。
(三)
我们的配送范围,有一个片区,我们很不愿意去。是两栋非常繁忙的写字楼,为世贸国际,和茶亭国际。写字楼的单,一般就是一些水,饮料,零食,和水果。
我们不愿意去的原因,是因为他实在太繁忙了。世贸国际,虽然电梯多,但是允许我们配送员使用的,只有货梯。一共五十多层,花在等电梯的时间可想而知。当然,偶尔实在等不及了,也会偷偷去搭客梯。我曾在我们的配送员微信群里扬言要把这世贸大楼给爬了,有同事马上就说,已经被人爬过了。我惊掉了下巴,这可是五十多层啊!我也就随便说说,是哪位大侠,这么牛逼,真干出这事来?
茶亭国际,虽然允许我们使用客梯,但是却比世贸国际更加拥挤。因为一栋大楼就只有那么三部电梯,两客一货。每到上班高峰期,是要排队的。中午外卖高峰期,是要跟外卖小哥一起抢电梯的,然后下行电梯永远满载,有时宁愿跑下去,即使是身在10楼。
除了太过繁忙,停车位略远,也是一大诟病。总之,大家要是接到这里的单,总会忍不住吐槽两句。不过,那里也不会都那么差劲,比如,写字楼的美女还是很多的。因为送住宅小区的话,顾客几乎都是居家服。写字楼,可都是打扮漂亮的美女。也曾在这送过最贵的一单:价值3000元的购物卡,我把购物卡直接揣兜里,生怕丢了。也曾遇到下单人的特殊要求:送鲜花的时候,让我祝三位女神节日快乐。送某销售公司的时候,下单人让我大喊“谢销冠”,这样就能找到收货人了。于是在少许人小人得志、得意忘形的情景下,“谢销冠”,那位小姐姐,一脸懵逼地看着我。我将手中的单子递给她,逃之夭夭。我打开APP翻一下单子,故意恶作剧下单给谢销冠的单子,也就20块钱的水果,就成功地借他人之口去嘲讽人家,这成本也太低了吧!我嗤之以鼻。
送久了,对单子的不同也有喜有恶。近的地方自然人人都愿意送,还有电梯楼比楼梯楼吃香;可以直接骑车进小区的比需要步行进小区的要受欢迎;物品多,又重的单子不讨人喜欢;低层的比高层的吃香;商铺,店面的单比任何小区的单都吃香,当然也有例外,小区闭着眼睛就知道方位,而有些商铺不好找。
送久了,能遇到形形色色的顾客。我感觉,我的心特别玻璃。偶尔被顾客小小吐槽一句,我能委屈大半天。好在,我特别文明礼貌,没有遇到被人骂的情况。配送员,其实收到谢谢还是不少的,但是更多的,是顾客说话都懒得说,接过东西,砰一下关门了。我们也不会介意,急忙冲去送下一单。
我们最怕送重物,特别是雨天。雨天空车都容易滑倒,更别说载重物了。有次雨天,我载着足有30公斤的啤酒送货,路过某小区门口,有辆私家车突然借逆行道过来想要拐进小区,我吓得急忙刹车,好在最后是刹住车了。那次是吓得不轻。
我们配送范围内,还有一个电脑城,叫大利嘉城。我不知道别的骑手是怎么评价的,我是觉得每一次找柜台都找得想哭。商场里,每一层都几百个柜台,每个柜台还都按照字母分成若干个小柜台,我从来都没有找到柜台排序的规律,只能看出大致方向。这地方,送水也是居多。有些有爱心的柜员小姐姐,看到我手上提着两打水,肩膀上还挂着两打,会主动问我送哪里,想帮我指方向,免得我背着重物到处找。但,这样的小姐姐我也就碰到一两次。更多的情况,是我背着重物,东张西望,找了一遍又一遍。问路的时候,柜员,或者老板,都是不爱搭理,所以,我也很少去问。哪怕已经找到号码,找到顾客,询问放哪里的时候,得到的,也是冷漠,可能头都不会抬一下。随便指个地方都懒得指。给你送货上门,是我的职责,但,我也想得到一个尊重,哪怕,只有一声谢谢,我们也是开心的。何况送的是几十斤的水,心里多少有些怨气。
跟住宅和写字楼相比,商场,和商铺,是最冷漠的。因为我们不是她的顾客,因为她是我们的顾客。
另外,大利嘉城的两轮车停车场对我们也不友好。因为他们车流量实在太大了,就很烦我们配送员,以及外卖员。或许,很多送货的,都不愿意出那一块钱停车费,经常跑路,所以收费员很不待见我们,都不会让我们停。收费员让我们自己停马路上去,说他那里再有空位我们也不能停。当然,停马路上是违法的。我们只好停得远远的,路口边边角角、犄角旮旯的地方。有一次,在北楼停车区,我看到那边很空旷,准备停车,被远处的收费员大妈大吼一声,把我赶走了。那一整天,我都在委屈着这事,你怎么知道我不愿意付钱?我以后要准备一口袋钢镚,砸死你!
那一天,一句歌词一直在我脑袋中循环:为了碎银几两,为了三餐有汤……
大利嘉城商场之上,还有住宅区。需要从商场隔壁,弯弯曲曲的坡道上去,像楼梯,要爬六七层楼,拐十几个弯,好在电动车能上。我从来没有见过这种小区,也就不知道这种路是进小区的路。第一次送的时候,我根据定位,明明就在这里,但是就是找不到路。无奈,我找师父视频,他把路指给我。事后我跟师父说,我打死都想不到,有小区是那样子的。后来,配送范围内,我又陆陆续续看到不少这种小区,很多这种进小区的路,也就见怪不怪了。
南方花园小区,也是这种坡道。弯弯曲曲爬好几层楼上去。这个小区的坡道,被我评价为最烂的坡道。这坡道,设计为锯齿状,电动车开上开下,非常震,就像开在石子路上。我觉得我送一单赚的钱,还不够车损。有个811和812的住户,经常下单,我们被动震了半天,震到楼上平台了,还要再爬楼梯爬到8楼。要是遇到重物,那真是一肚子怨气。当然,不全是吐槽。曾经有次,我送了一单,客户就在平台上的亭子里和邻居闲聊。我们不用送上楼,自然是开心不过。送完,回去,重新接单,又是这个小区,都是柚子!我们看客户买的东西,也能判断出,我们公司今天在拿什么东西搞特价。我领着货,屁颠屁颠送去,那些客户都在亭子里等着我。各自领了去,我的任务也完成了,皆大欢喜。
我周六周日不上班,就因为孩子这两天不上学。其实我很乐意在这两天去跑单的。因为神兽都不出笼,没有了接送孩子的家长,道路不再拥挤,电梯也不再拥挤。周末路上不再拥挤,门店单量也多了,送货效率非常高。而我,只能在家陪着孩子。
茶亭公园和南公园都是我们的配送范围,南公园里有商铺,经常也是有单子的。不过,送货进去,还是稍稍麻烦了一些,因为要把车子停公园门口,然后再扫健康码,接着取货步行进入。
(四)
似乎吐槽了很多,但其实工作中,也碰到很多开心的事。比如我刚入职没几天,就收到一位胖哥哥送的饮料。后来,炎热的天气,收到写字楼小姐姐的一瓶水,也有住宅区阿姨的一根冰棍。我也曾忐忑不安地问师傅,可以收顾客送的饮料吗?师傅说,没有收顾客给的钱就没事。顾客愿意送饮料,那是他的心意。后来,我也坦然接受,并对客户道谢。
钱,我也收到过,不过不是客户给的。是一位买菜回来的大妈,要爬几层楼上去,请求我帮她提一下手中的菜。举手之劳,我欣然同意,而且刚好顺路,我要送的单子,就在大妈隔壁。送达后,我谢绝大妈的酬劳,但是大妈还是在我口袋里塞了两枚硬币。
除了有爱心的顾客,还有有爱心的停车场收费员。城市的某些路边,特别是写字楼,商场等繁忙路段,经常有地块划为非机动车停车区,按次收费,每次一元,有人值守。收费员有好有坏,坏如大利嘉城,被吼的那次我久久不能释怀。好的,如五一路联信中心路段收费员阿姨。一直以来,我都没有注意到,那个地方是有收费的,因为我去这边送单的时候,经常停划线区域,没有人过来收费。直到有一次,我停好车,摘下头盔,脱下工作服,收好放配送箱里,打算去商店买东西。收费员阿姨看到了,过来向我收费。我疑惑不解。阿姨解释道,之前没有收费,是因为我以配送员的身份,过来停车送货的,一单也没赚几块钱,就不会收我们的停车费用。现在,我是来买东西,是顾客身份,自然要收停车费。我听后大为感动,为阿姨点赞。
除了联信中心,还有市一医院附近的停车位大叔,也不收我们费用。有碰到,他只是说以后不要停了,这里是收费区。后来我停在医院马路对面的停车区,一直也相安无事。直到,我看到收费员向我停车位边上的车主收了费用,却没有向我收费。我这才知道,原来这一块地方,也是收费区。
这些收费员阿姨、大叔,在默默无闻地行着善事。而我,却后知后觉。
朴朴超市,有个特色服务,叫“传奇服务”。就是朴朴配送员会主动要求帮顾客扔垃圾,会令许多顾客感到很惊喜。记得在总部听入职培训课的时候,讲师有讲过,传奇服务是朴朴在福州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我们配送员会在扔垃圾的时间段,把单子递给客户后,主动询问是否有生活垃圾,我们可以顺手帮忙带走。然后我们会一边走,一边打开APP,把手中的垃圾拍照并上传给公司,表示完成一份传奇服务。公司要求配送员主动做传奇服务,自然是有给奖励的。顾客在给配送员评价那里,会有一些标签,比如“服务态度好”,“送货快”等,一共十个标签,其中有一个标签,是跟传奇服务相关的,“帮忙带垃圾”标签。有心的顾客,觉得小哥帮忙带垃圾,值得表扬,会给好评的同时,点上这个标签。不过她们不知道的是,这个标签对我们来说是多么总要。我们主动做传奇服务,就是为了这个标签,有标签,即表明了获得顾客的表扬和认可,才有奖励。并不是说,拍了丟垃圾的照片就能领取奖励。只是,很多顾客会口头当面感谢一下,并不知情我们其实需要的是APP里的好评+标签。而我们,又不能和顾客明示或者暗示,只能随缘。
有些人,听说朴朴小哥会帮忙带垃圾,表示她碰到的朴朴小哥都没有这么好。请注意,福州的垃圾屋开放时间是早晚的6-9点,一般情况下,只有在这个时间段,朴朴小哥才会主动询问垃圾。除非他看到你门口的垃圾还摆在那里,于心不忍,再不丢就要臭了。小区垃圾屋关闭的时间段,我们一般是只能把垃圾带回门店的垃圾桶丟的。如果你看到朴朴小哥电动车踏板有垃圾,请不要惊讶。
有那么一段时间,上级要求门店每天都要完成一定的任务量,于是,主管也要给我们定任务量了。我们兼职配送员,每天不少于2张照片,全职配送员,每天不得少于5张照片。不过,我们兼职配送员的任务量只是照片,任务量达不到,第二天领导就要在群里批评一下。而全职配送员,就不止是照片了,还要有2个传奇服务标签,任务量达不到的,除了批评,还有小小的“惩罚”。
那段时间,我们在群里不再讨论哪里哪里又碰到美女,也不再吐槽今天又接了多少个七楼八楼的单,而是一直讨论垃圾的问题。没有完成任务量的,总要抱怨一下,而已经完成任务量的,免不了在群里得瑟一下。
每天领导都盯着任务量,催促我们。我租住在自己配送范围内,所以,我不止是配送员,还可以是顾客。当然,上班时间公司人员是不能下单的。但是下班时间,我当然可以下单买东西,然后坐等同事给我送单。如果门店任务完成量不够,我就主动帮给我送单的骑手点上标签。帮助骑手完成任务量,同时也帮了门店完成任务量。
经常的时候,虽然在扔垃圾的时间段,但也问不到垃圾。或许是顾客不忍心让我们扔垃圾,或许是真没垃圾,或许是领导催得紧,导致大家内卷太厉害,居然无垃圾可扔。我曾在门店听到,有骑手一回来就大声吐槽,“我问了一早上,一个垃圾都没问到,怎么办?”,我笑着说,“‘问’这个字,用得不是很贴切,我都是用‘讨’的!”任务催得紧的时候,垃圾真的是战略物资。以至于我有段时间,存了一点点干净饮料瓶和快递箱作为“战略储备”。如果哪天任务量达不到,就找机会顺路回去拿出自己的“战略储备”来完成当天任务量。当然,这种作弊行为,肯定是不提倡的,不能被领导发现,哈哈!
朴朴小哥的扔垃圾服务,在网上褒贬不一。但好评肯定是大多数。有人说小哥已经那么辛苦,她不会再让小哥帮忙扔垃圾的。小部分人对此持反对态度,是因为卫生问题。我对顾客的回答是,我们车上都配备了消毒喷雾,每次扔完垃圾后都会对手部进行消毒。当然,我手上同时有好几个单的时候,是不会主动去问垃圾的,因为不能一手提货,一手提垃圾,被人看到肯定会有意见。
扔垃圾的次数多了,也就认识各个小区的垃圾屋所在地,也会了解各个垃圾分类员的脾气。有的脾气不好,非要我们给分类了才能走,有的要我们打开袋子他去分类。脾气好的,会很亲切地说,放着我来。
次数多了,也能知道哪一户人家,肯定有垃圾,但不会给好评跟标签。哪一户人家扔完垃圾一定会给好评+标签。虽然我们无权限知道收到的好评是谁给的,但是大概是能猜得到的。还有的住户,垃圾会分类得非常好。但是一般住户,不会去给垃圾分类。另外,有垃圾的住户也是有时间段的,比如我白天都碰不到,但是晚班的同事一定会碰到。有个上晚班的同事,曾不止一次在群里吐槽,元一花园小区某某户人家,垃圾都是用1米高的大号垃圾袋装的,里面全是外卖盒,饮料瓶等各种垃圾,量非常大,还从不分类。以至于该小区垃圾分类员头也不抬就知道是哪一户的垃圾。同事曾多次提醒住户,垃圾要分类,但是,住户回答都是“已经分类好了。”分没分类,到垃圾屋一拆就知道。这样子的人品,也是太垃圾了。另外区委机关宿舍小区的某住户,也是垃圾都放长虫了,都不会去扔,就等着下单后我们去扔。好在,我一般都碰不到这些住户。有那么一次,在新港电力宿舍小区,七八袋垃圾让我去扔,我提醒这时垃圾屋已经关门,她给我指路说南公小区有个室外垃圾桶。住户是一老妇,一中年妇女,懒成这样,我也是醉了。
印象深刻的一次,是一位姐姐,听到我问“有没有生活垃圾,我可以顺手带下去”时,她很惊喜,随即表示只有一袋厨余垃圾。我丟完垃圾没多久,就收到群里领导的表扬,因为那位姐姐不仅马上在订单里给了好评,点了标签,还有文字表扬。
关于收好评这事,我有个小窍门,就是一次下两单或者多单的住户,给“伺候”好了,可能她就一下子把所有订单都给好评了。在元一花园小区,我就遇到过那么一件巧事。有个顾客,上午下了一单,我见到她门口有袋垃圾,便提出可以帮忙扔垃圾。但是顾客说不用,我也就走了。可巧的是,下午又接到她的订单,同时上班的,有数十位配送员,怎么就这么巧又是我接到她的单。我送完,看到垃圾还在门口,便二话不说直接提走。于是,那天,我收到了两个好评和标签。第二天,领导给我的奖励也就更加丰厚。
除了传奇服务,公司有给我们规范送货语言,叫“服务四步骤”,即一敲门问好并自报家门,二递送商品提醒核对,三传奇服务,四祝生活愉快再见。但是,几乎没有顾客会听我如此之长的对话,他们基本都是开门,取货,砰!顾客的“取货三步骤”没有一丝拖泥带水,“生活愉快”四个字还没说完,我们就已经被关在门外了。另外当我们爬楼爬得上气不接下气的时候,服务四步骤也会变成了你好和再见。
(五)
我们有全职和兼职之分,是因为上班时间的不同,当然薪资待遇也是不同的。全职配送员,自然是只有一这一份工作,听从领导安排跑单的时间段,有的是从早上上到下午,有的是从下午上到晚上。而兼职配送员,是根据自身情况,向领导申请跑单的时间段。我们的时间段,比较自由,自己安排,一般领导都会批,毕竟绩效是计件,多劳多得。除非特殊情况,比如节假日,恶劣天气等,这时单量会爆增,领导就会询问我们是否有时间加个班。
我们有工时安排,上班时间必须在岗。但是,如果下班时间到了,也可以自由选择加班与否。很长一段时间,我的排班都是只到到下午两三点。如果,不想跑想休息,或者有事情要办,可以到时间就下班。如果下班时间到了,还想跑单,可以在骑手端APP里直接申请加班。这时就能再次接到系统派的单。虽然工时有上限,但是对我来说,永远也花不完。因为,我自己并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来上班。这也是我干兼职的原因。上班时间按排自由,加班时间自己安排,这是我喜欢这份工作的原因之一。
全职和兼职因为时间的不同,导致车辆安排也不同。全职肯定是一人配一辆车的,而我们兼职,根据时间安排,可能要和另一位兼职配送员共用同一辆车,以力求资源合理安排。我送孩子上学后去上班,在孩子放学前下班,一周上班5天,这样的855工作时间,居然跟另外一位兼职同事完美搭配。我们互相称为搭档。他是有本职工作,下班后过来兼个职,跑两个单活动筋骨。于是,我下班后两三个小时,他过来接班。我周六周日不能上班,他本职工作也双休,于是周六周日都是他上班。节假日孩子放假,他也放假,于是我带孩子他上班。后来我们请假都要问一下对方是否能上班,这样跟领导请假才有恃无恐。我们时间搭配得如此完美,以至于有别的同事开玩笑说心疼我们俩的配送车:全年无休的配送车!
后来,我离职有几个月了,我们聊天中提到了这个。他说,我走后,他一直一个人用一辆车。车的标签还没更换,还贴着我和他的名字。或许是配送车资源有剩,或许是还没找到时间搭配得上的其他配送员,几个月来,就他一个人在用。
我喜欢在工作间隙,活跃在群里,跟同事分享所见所闻,或得瑟,或吐槽,或交流经验。有个同事分享给我送群升国际御园小区的小妙招:三栋楼的地下车库都相通,送单的时候,可以直接走地库,一来避免风吹日晒和雨淋,二来地库没有花坛的阻挡,穿行起来更快捷。神兽放学高峰期,走地库还能避免抢不进电梯。我尝试过,果然很爽。但是,走地库不适合拉小推车,因为有阶梯,并不能直接将小推车拉到电梯间。(突然想起,这样岂不是没有无障碍通道?)
还有同事分享小区单元门禁的密码。不少小区进单元楼是要按密码的,许多人懒得下楼,亦或许门铃有问题,干脆直接告诉我们密码,甚至有的小区,密码直接写在门上,于是,密码就在同事之间传开。我们也免去等待的时间,直接送上楼,再按入户门铃。
说起小推车,是门店配备的,我们有需要的话就自行领取。拉重物的时候使用,比如送水,送饮料,或者太大拿不动,就带上那个折叠小推车一起去送单。到了小区,再取出小车,打开,装上货物开始送单。有人看到会很惊喜,连声道这小车子不错。但是我们不会轻易使用这小推车,因为实在太重了。一个小推车都好几公斤重,而且携带不便。本来载的就是重物,小推车放车上更加难开车。所以,有时候,宁愿背着重物走,也不愿带上小车子。而且,使用小推车前,还要考虑顾客家是否可能使用小推车直达。如果是电梯房,也一定有无障碍通道,拉进单元楼,搭上电梯,自然好。如果是楼梯房,那就没办法了。我曾带上小推车,到达目的地却发现对方住楼梯房,没有电梯,白白辛苦带一趟!后来这种事情不再发生,因为我已经熟悉各个小区了,甚至熟知各个楼栋是否带电梯。
但,也有翻车的时候。有个小酒店,我给他送水,我自信满满带着小推车去送货,结果发现这酒店特么有台阶,门口有几层台阶,进电梯也有几层台阶,压根没有无障碍通道,差评!
对于公司配发的雨衣,或叫冲锋衣,在夏天,我也是不会轻易使用。没一点点雨就拿雨衣出来穿的,那是新手!夏天太过炎热,雨衣穿身上非常闷。穿着雨衣跑一趟回来,会发现,里面的T恤也是湿透透的。但是,请注意,那不是雨衣漏雨了,而是我们的汗水湿透了衣服。所以,老司机们,下小雨的话是不会去穿雨衣的。因为被雨淋湿的情况,还没有被汗湿的情况来得快。
但是冬天的话,这雨衣此时变为冲锋衣,挡风!简直可以说是密不透风,非常有效果。
熟悉了各个小区之后,会发现很多小区没有4层,都是以3A代替,实在是避讳太严重。但我们平时说的,不都是4楼,没有顾客会说自己住3A楼。除了4层这个普遍现象,还有些小区甚至没有4号楼。比如新港电力宿舍小区就没有4号楼,我实在是服了。我曾在群里开玩笑说我刚刚送电力宿舍小区4号楼4层404房,开门的人看着很阴森。
话说,遇到见鬼的事也有。我也曾在晚上去送过单。那时还是新手,送大利嘉城C区小区的时候,那时不知道C区上小区有两个爬坡通道,平时一直走的那个通道一直都通的。那天晚上,我自由加班,已经将近深夜11点了,跑了一天,我已经很疲乏了,阴差阳错上了另一条通道,而且两个通道长得一样,我都没发现我走错了。不过就算走错了,我也可能将错就错,或许这个通道也能上呢?在这个通道的某个拐角,突然惊现一个异物!不知道谁放的一个鲜红色古朴花纹半人高的大花瓶。花瓶在我的车灯照射下,异常明亮,鲜艳,且诡异!那颜色鲜艳得好像要滴出血来,我顿时毛骨悚然,感觉里面会爬出个什么不干净的东西。我吓得提心吊胆加速冲过去,头也不敢回。到了楼上一看,卧槽大铁门锁了,我好像走错路了!这个通道不通!无奈,我只好鼓起勇气,再次经过那个吓我半死的花瓶。赶紧把单送完,打卡下班。我自然不信有什么鬼神,只是,那种看着就像不干净的东西,多少有些忌讳。
(六)
工作中,难免会碰到各种情况。比如我们送错地址,或者客户下错地址。送错地址一般都能从误收的人或地址中取回,再送往正确的顾客手中,当然要先道个歉。顾客下错地址的也有,一般沟通后重新送往新地址或退单处理。最离谱的一次,我接到我们门店I区中的一个订单,定位是联信中心,地址是什么优信中心。我就在联信中心附近找啊找,电话也打了好几次,就是跟顾客说的方位对不上,顾客放弃了,说不然取消订单吧,他耽误我太长时间了。确实耽误我很长时间,有半小时了。最后,我弱弱问一句:“我在福州台江区,你是在这里吗?我感觉我们不在一个频道上。”电话那头的顾客,恍然大悟,说他在广州。
我勒了个去!
顾客说是他女朋友点给他的单。我没有问他的女朋友是不是在福州,但是我猜应该是。我把这个奇葩经历分享到群里,群里同事纷纷表示也曾遇到这种情况。有的说,找了半天,结果对方在晋安。有的说,他接过一个武汉市的单子。
也不知道是系统的问题,还是顾客眼花搞错了。
我们经常在群里交流各个楼梯房的屋顶是否相通,因为这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天榕花园G座,同时送815和818,但是他们却不在同一楼梯,这时,如果知晓他们楼顶的门没有上锁,是可以先送一单,然后经过屋顶,下到另一个楼梯,完成送单。而不用爬8楼,下来,再去另外一个楼梯爬8楼。不过,并不是所有屋顶都没有上锁,都通。所以这就需要同事之间互相交流经验了。像辉福小区,3号楼4号楼和5号楼,是全部连起来的,连成一个U字形,他们的屋顶门也全部没有上锁。我曾接到5号楼的高层,又看到4号楼的高层。经验丰富的同事说可以一起带走,因为屋顶连通,但是我仍将信将疑。同事拍胸脯保证,我才把另外一单带上。一到目的地,果然那同事诚不欺我,楼与楼之间的屋顶都连着,实在是一个大惊喜。
我们还会交流哪些电梯楼的电梯可以按,哪些不能按,需要业主刷卡,或者顾客在楼上按。这类搭电梯需要刷卡的小区,都是新盖的小区,比如世贸俪园小区。我们需要了解哪些电梯可以按,哪些电梯又不能按,这个,需要精确到单元梯,甚至精确到楼层。因为有些小区并不是所有电梯都不可按。有的,只有某些特定楼层可按。但是,这种情况,有利有弊。有利的情况,就是节省时间,自己按了就上楼了,不用打电话给顾客。需要顾客按电梯的时候,好的顾客,会一直等在楼梯口接货。一般的顾客,电梯按了,就又关回屋了。他不知道,此时被他按上去的电梯,可能是另外一部,并不是我们所在的这部。于是,我们经常会在电梯里上上下下,就是到不了目的地楼层。因为是双控电梯,这时弊端就出现了。我后来想到一个办法,就是让顾客把他面前的电梯给按下去,随后在他的楼层按电梯,这时我所在的电梯就自动上去了。但是顾客基本都不懂,因为他们有卡,没有这个烦恼。
我也经常遇到我按了这个电梯,它另外一个电梯下来了。但是我不需要这个电梯,因为这个电梯不可按。另外一个可以按的电梯却迟迟不肯下来。打电话给顾客,顾客懒得出来按,说另外一个电梯可以按。我直翻白眼,我倒是想啊!可它不下来啊!我要是有办法,还能找你?!
后来,我还真找到方法。就是把已经下来的电梯给按到地下室(因为按到地下室不用刷卡)。这时再按电梯上行键的时候,我需要的那部电梯,这时候就会下来了。
需要刷卡的电梯是如此麻烦,所以我们有时宁愿去送楼梯房,也不愿意送电梯房。或者,宁愿去爬楼,也不愿意去等顾客按电梯。时间,就是金钱。送你一单电梯房,时间控制不了,慢的,可能要被耽误十几二十分钟,从而导致后面的单子全部超时。而送楼梯房,送货快慢,时间自己控制。
但是如世贸臻园小区,这个地方送货就比俪园简单一些。因为他们虽然进电梯也是要刷卡,但是单元楼门外有门禁呀。我们可以按门铃,顾客按开门禁后,我们可以开门进入,这时进电梯就可以按相应的楼层。这个就非常好,既保证业主安全性,也保证访客的便捷性。
我们还需了解哪些楼栋是剪刀式楼梯,还分单双梯。有时候,明明就差一层,却不能爬楼梯到达,只有乖乖等电梯。有的到楼下一看,哎呀3楼,那还按什么电梯,从楼梯冲上去!干就完了!结果,冲过2楼,再往上是4楼。我去!这是双号梯,原来这有分单双梯的!于是,只好又折反,去寻找那个单号梯。这,就需要丰富的经验了。而有些顾客,会在订单里备注提醒我们怎么走,这样就很暖心了。
关于顾客备注,这就五花八门了。有的,提示拣货人员蔬菜要挑新鲜的,有的提示打包人员一次性手套多送一个,当然,也有给我们配送员备注的。比如,提示路应该怎么走,比如提前打电话,不要敲门等等。我评价为最暖心的备注是:雨天路滑,注意安全,超时没关系。最喜欢的备注是:直接放门口(或其它指定位置),不要敲门不要打电话。最讨厌的备注,就是那些催单的,比如请尽快送达、请优先派送之类的。我们是如此讨厌催单,因为会打乱配送方案。每一趟出门前,我们脑子里都会自动形成一个根据各个订单的时间、距离,订单重量以及配送难易程度来定一个最佳配送方案。顾客这时来个订单备注,或打电话催单,甚至通过客服催单,会干扰到我们的方案,乃至配送效率。所以,有时候,即使顾客备注了,我们也是根据自身情况,来确定是不是要给顾客优先派送。毕竟,优先服务于一个顾客,可能会导致另外一个顾客超时,这对那一个顾客是不公平的。
有那么一次,在单量很少的中午。我接到一个订单,是一罐婴儿奶粉,备注尽快送达。我这时脑海中自行导演了一个画面:一个年轻的妈妈,突然发现奶粉吃完了,抱着怀中哇哇大哭的小娃娃,一脸无助,十分懊恼。谁还没个紧急情况?下单时间是3分钟前,拣货岗同事也很给力,不到三分钟就打包好了。我一路风驰电掣,到了楼下又马不停蹄狂奔上楼,送货时间仅仅使用了2分多钟。在那位顾客下单6分钟后,成功送达。开门的人确像是一位年轻妈妈,但是她并没有对我从下单到送达,仅仅花了6分钟而感到惊喜,一句话未讲,伸手取货,关门,砰!我摇摇头,嘲笑一下自己,是不是有点自作多情了?
你轻描淡写的几个字,我却为你拼了命地奔跑!只因为,我家中也有娃!我带娃的时候,也曾有过无助的时候!
最喜欢的备注是放门口,是因为省时间。这种备注也算是很常见的备注,或是疫情原因,顾客想要无接触配送,或者顾客本身就是社恐。我会很熟练地一边上楼,一边打开APP准备拍照。然后到达目的地,放下订单,拍照,走人,一气呵成!然后一边赶路一边在骑手端APP上做“放指定位置”的订单状态。
也曾遇到最暖心备注,是个女顾客,备注不着急,雨天注意安全。一路上,我感慨万千,想了许多感谢的“骚话”,比如“春风十里不如你的暖心提醒”什么什么的。敲开门,发现顾客是个长相很普通很普通的小胖妹,千言万语硬是说不出来了,只挤出一句“你好!”回去的路上,我一路上都在鄙视自己,怎么能够以貌取人!人家姑娘多好啊,心灵美!
遇到人美心美的也有。在边达大厦,因为打开电梯是需要刷卡的。不记得是八楼还是九楼,公司前台有位小姐姐,在我去送货的同时,主动出去帮我挡住了电梯。如果我按不开电梯,一般是直接下楼梯的。等我出来的时候,对她道谢。小姐姐对我回以一笑。
笑靥如花!
我的心情也因此愉悦一整天。
(七)
送单送久了,自然会遇到老顾客。印象深刻的,是送盐业宿舍小区的黄先生家,黄先生一般备注是“谢谢你”、“辛苦了”之类的感谢语。但是开门却是一位老阿姨。阿姨接完单后,有一句经典台词:“哎!小伙子,楼下的门不要关哈,不然别人进不来!”第一次我认真回答,后来,发现每次阿姨都重复这一句话,有点不耐烦,会说“知道了知道了”。再后来,我觉得挺有趣,所以,对阿姨的态度不再那么不耐烦,变为礼貌起来。我一口一声阿姨地叫着,“阿姨您拿好!”“阿姨再见!”或许,在阿姨的世界里,并不知道,天天给她送单的小伙子,对于她的叮嘱其实已经倒背如流。
在我要离职的前一个星期,我见到了阿姨家黄先生的“庐山真面目”。我一如既往按门铃,等待阿姨地开门,一声“阿姨,朴朴超市来了”还没喊完,却发现是一位仪表堂堂的大哥开的门。我改口:“诶,今天不是阿姨开门呀!”那位大哥回我一笑。时间仓促,我和大哥没有过多交流,但是想必,他就是黄先生了。
我也曾问过同事,有些同事表示没送过,也有人表示有送过,确实都是那句词。如今,我已离职,希望阿姨还能遇到对她的叮嘱不会感到不耐烦的配送员。
终于,个人原因,我要离开福州了。于是这一份干了七个多月的兼职工作,我也要说再见了。
我在离职申请书上,写道:“我喜欢,为了不超时,努力奔跑时的热血沸腾;我喜欢,看着排行榜上,自己的名次一次次逼近第一的成就感;我喜欢,努力做好服务,得到客户的好评,并且是被认真评价的自豪感;我喜欢,在门店和同事们嬉笑怒骂的融洽氛围。我喜欢这份工作!”
我不知道领导是否相信,不过,这确实是我的肺腑之言。
但是,我真的要离开了!
再见了,朴朴超市!
再见!
福州朴朴的一位兼职配送员
2022年4月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