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车品牌里的“1A3B”到底什么鬼?(2/4)—BikeFriday篇

1A3B也叫3B1A:即AlexMoulton、Birdy、Bikefriday、Brompton这四个品牌首字母的缩写简称,因为这些品牌绝大多数产品的售价,自进入消费者视野那一刻起,售价都在万元人民币以上,(其中Brompton售价没有如今高)我们有理由相信无论过去和现在,这个价位的自行车,对于绝大多数不接触自行车和刚开始接触自行车的消费者来说,绝对是“高端”的。实际上1A3B这个说法流行的时间也不长,主要是流行于各大折叠车论坛上,为了网友便于交流而简称的“网络流行语”。1A3B在除了大中华地区以外的范围,也从来没有流行过,借此我们花点时间讲讲这个词背后的故事和“规模宏大”的历史背景。
和前一篇文章提及的Bridy依托亚洲生产欧洲研发不同,BikeFriday是美国俄州“土生土长”的品牌,而且在俄勒冈生产制造。为什么一个“洋品牌”你非要用“土”字,我们就先聊聊俄州的文化吧。
折叠车品牌里的“1A3B”到底什么鬼?(2/4)—BikeFriday篇-有驾
俄勒冈位于美国西海岸,往北是华盛顿州,再往北就是加拿大温哥华了,南边是19世纪美国通过“美墨战争”拿下来的有“金州”之称的加利福尼亚州。“淘金热”促使加州成为美国西海岸的重镇,而俄勒冈州的“发际”始于20世纪伐木业的兴起,人口开始聚集,农业、林业、渔业开始蓬勃发展,和炎热干旱的加州、内华达州比起来,俄勒冈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其西面对海,东面山脉的地理环境,还拥有美国数一数二的森林覆盖率,所以该州核心产业依托自然资源,除了上述产业以外,造纸、家具业、自然旅游业有哪一个不是依托了森林这个“大自然的馈赠“呢?
和加州这种依托淘金,发展农业后又产生文化(好莱坞)、科技(硅谷)产业的邻居比起来,俄勒冈州这个《辛普森一家》所假想居住的州,是不是“土”了一点?
折叠车品牌里的“1A3B”到底什么鬼?(2/4)—BikeFriday篇-有驾
这里用加州的“洋气”衬托俄勒冈的“土”,本人理解的“洋气”主要不是指血统和人种,而是“创新”,咱们过去使用“洋”主要是形容新鲜外来事物。但是如果一味强调俄勒冈“土”那么耐克应该就坐不住了,创始人菲尔奈特可就是发迹于尤金市俄勒冈大学的,而BikeFriday的工厂就是坐落在俄勒冈大学以西5公里的一个工业区。不过你别看俄勒冈州比较乡土,但是因为该州没有消费税,人民的生活水平还挺高,而且坐拥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深知“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环保事业和户外旅行的文化深深的扎根于俄勒冈。
折叠车品牌里的“1A3B”到底什么鬼?(2/4)—BikeFriday篇-有驾
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BikeFriday官网上美国用户的晒车图,大多也是用大山、大河、大森林当背景了吧?其实Friday这个词在品牌的名字中体现,以现在流行的概念解释就是“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周五就出发”这么简单的概念。
折叠车品牌里的“1A3B”到底什么鬼?(2/4)—BikeFriday篇-有驾
舒尔茨家族是BikeFriday企业的拥有者,和所有俄州居民一样,这个家族的人深受这片土地”以环保为事业”的影响,创始人AlanScholz是德国后裔,他的弟弟汉兹,女儿汉娜,都在为这项“绿色事业”工作,除了BikeFriday自行车,Alan早期还是Burley手袋的创始人。
折叠车品牌里的“1A3B”到底什么鬼?(2/4)—BikeFriday篇-有驾
开端:“NWT的前世”新世界旅行者驾到
1992年BikeFriday正式诞生,而且第一款产品的由来,颇有戏剧性。
创造第一款BikeFriday离不开弟弟HanzScholz,汉兹比阿兰小10岁,从高中的时候,汉兹就痴迷于机械制造,并在18岁就照猫画虎的在自家地下室打造了一辆旅行车,而且轻到可以一个手指拎起来(不过我觉得应该是他比我有劲)
折叠车品牌里的“1A3B”到底什么鬼?(2/4)—BikeFriday篇-有驾
汉兹在1985年首次骑着折叠车完成了畅游欧洲的梦想,但被那辆折叠车糟糕的舒适性折磨的够呛,而且携带常规自行车旅行在80年代是非常困难的事,出租车、公交车、飞机里都不可能放一辆自行车,都需要特殊托运,这让汉兹非常郁闷,而且很长时间里也没有等到一款符合他需要的自行车产品。因为创立Burley手袋的经历也让哥哥阿兰积累了很多改造儿童拖车的经验,这为后来他们的创作埋下了伏笔。
折叠车品牌里的“1A3B”到底什么鬼?(2/4)—BikeFriday篇-有驾
阿兰从Burley手袋公司拆伙之后,提醒了汉兹不如自己制造一个可以放在行李箱中的折叠车,还可以用拖车拖着满世界跑!这充分激发了弟弟的探索欲,于是他找来了一个最大尺寸的新秀丽旅行箱,可以说费尽千辛万苦和反复试验,终于把拖车组件和折叠车都塞到了这个行李箱里。后来又在他们的牙医朋友启发下,他们认为这个发明不仅自己需要,很可能有广阔的市场,于是就以一家合作车店的名义在Bicycling杂志刊登了广告,最有意思的是发行当天正值1992年4月1日愚人节,(本文也是在愚人节完成创作的)而且当地经销商知道了这个车的售价以后也咆哮着说:没有人会买一辆800美元的自行车!因为即便对于当时的美国,一般自行车也很少高于300美元的售价。但他们的广告语“它是可以装在行李箱里中的旅行车”吸引了很多人,产品才得以打开销路。
折叠车品牌里的“1A3B”到底什么鬼?(2/4)—BikeFriday篇-有驾
折叠车品牌里的“1A3B”到底什么鬼?(2/4)—BikeFriday篇-有驾
Sport14随后被命名为NWT(Newworldtourist)“新世界旅行者”这款车可以说是开创了很多新概念的折叠方式,首先是采用后三角纵向折叠,以五通下方为转点向前一甩,同时释放坐管可以倾斜向前倾倒车座,别小看了这样一个描述,我打字的功夫,NWT可以反复完成这个动作好几次,因为这个连贯的过程只需要1秒钟。这就为用户免除了很多烦恼,比如传统(插拔式)坐管可以降至底部的折叠车,每次展开准备骑行的时候要进行两个重要的调整,1是坐高2是车座是否摆正,这也是很多人不喜欢经常反复折叠的主要原因。
折叠车品牌里的“1A3B”到底什么鬼?(2/4)—BikeFriday篇-有驾
折叠车品牌里的“1A3B”到底什么鬼?(2/4)—BikeFriday篇-有驾
更重要的是车后拖行的这个拖车+行李箱其实才是NWT的完全体,因为自此以后,BikeFriday绝大多数折叠车,都被设计成可以通过拆掉前轮、头管和坐管的方式,(只拆前轮比拆后轮要轻松、快捷很多)把折叠车装进行李箱里,当然拖车也可以拆解,一并塞进去,而这个行李箱恰好符合美国民用航空对托运行李尺寸的限制,即长X宽X高不大于62英寸(157厘米)。
这就是一种探索全新世界的旅行方式。30年前公路和山地自行车的装车箱的选择,还没有现在这么丰富,同时也属于超长行李,需要办理特别登机手续,而这款产品可以进行常规行李托运,这才是它真正的卖点。所以在BikeFriday主梁的铭牌上印着NWT+拖车的剪影画
折叠车品牌里的“1A3B”到底什么鬼?(2/4)—BikeFriday篇-有驾
本人认为,这不仅纪念了第一款产品的形象,而且这个形态其实才是一辆真正对BikeFriday完全体,(虽然创始人Alan一直对于欧洲用户无法体会BikeFriday产品的核心价值耿耿于怀,但他也表示,欧洲人搭乘火车旅行时,无需装箱只购买车票,这是和美国人旅行生活方式完全不同的“文化”)
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还随身携带一个交通工具,它走到哪里你就在那里,同时因为拖着拖车,携带其他行李的背包不用背着也不需要放置在后货架上,而是拖车里。这样还可以减少后轮的载荷,进一步的降低后轮扎胎的可能(因为负荷重的车轮更容易被尖锐的物体刺破)。
折叠车品牌里的“1A3B”到底什么鬼?(2/4)—BikeFriday篇-有驾
于是BikeFriday就这样开始成为北美户外爱好者的好搭档,因为美国人计划长途旅行,大多会选择民航,随着美国的旅游业发展,那些具有探索精神的旅行者开始放眼世界各地的风光,这个专为旅行者打造的产品,也就成为BikeFriday至今最受欢迎的车型。除此之外,汉兹还主持开发了可折叠的双人协力车,情侣一起“比翼双飞”也成为了可能。
盛极而衰:“快速折叠的魔术”Tikit和鬼才—RobEnglish
折叠车品牌里的“1A3B”到底什么鬼?(2/4)—BikeFriday篇-有驾
相信在10年前,每一个对BikeFriday着迷,乃至对折叠车发烧的车友,都是因为这个仅有1M的短视频。
折叠车品牌里的“1A3B”到底什么鬼?(2/4)—BikeFriday篇-有驾
视频中,这个车友极其娴熟展示了,不到10秒钟完成一台折叠车,从折叠到推行再打开的全过程,它就是BikeFridayTikit(钢索版)。
折叠车品牌里的“1A3B”到底什么鬼?(2/4)—BikeFriday篇-有驾
2007年,BikeFriday经历了十多年稳步的发展之后,在过去传统的20寸轮径基础上推出了更小尺寸17寸轮径(349mm)的产品,这也和当时其他地区热销的更小尺寸,折叠体积更小的Brompton、Birdy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BikeFriday认为他们的产品可以做得更好。Tikit是在过去“行李箱折叠车”基础上专攻“快速折叠”的产品,而当时开发新产品的接力棒已经落在了新生代设计师RobEnglish手中,请原谅我对Rob的无奈,因为我喜欢方便读者记忆,总帮大家翻译主人公的中文名,但是对于Rob我应该叫什么好呢?萝卜英语?英国萝卜?OK,goahead
折叠车品牌里的“1A3B”到底什么鬼?(2/4)—BikeFriday篇-有驾
Rob是当时BikeFriday的联合设计师,他毕业于剑桥大学机械工程专业,自小就是一个狂热的自行车发烧友,他不仅对各类自行车都有浓厚的兴趣,精通各类加工制造,且非常热衷骑着折叠车和公路自行车选手同场竞技,自2006年开始就参与了BikeFriday几乎所有的设计和生产流程。很多他比赛的视频在互联网上传播,也引起了发烧友对BikeFriday竞技性能的热议,(但客观的讲,是因为Rob战斗力比较强,骑什么都很快)。BikeFriday能骑多快不好说,但能折叠多快,是属于Tikit真正的资本。
折叠车品牌里的“1A3B”到底什么鬼?(2/4)—BikeFriday篇-有驾
Rob开创性的为BikeFriday原有的,可快速释放的后三角设置了一根拉紧的钢索,当完成了这个步骤,钢索自然也会放松,释放位于头管下方的闭锁装置,反之亦可拉紧完成展开和固定,这个过程在视频中能看的非常明了。Rob还主持开发了使用皮带传动的Silk和Tikit衍生的Speeding版本,支持公路车套件和弯把的“口袋火箭”以及更轻量化的Pro版本(即PocketRocket和PRP)
折叠车品牌里的“1A3B”到底什么鬼?(2/4)—BikeFriday篇-有驾
同时Tikit是第一款强调折叠后推行功能的BikeFriday,这在创始人阿兰的这次讲座中提到了,为什么要强调推行以及折叠后“不散”的必要性。
但是也因为追求快速折叠,这种激进且有些疯狂的设计,让BikeFriday长久以来积累的可靠性和口碑下滑,先抛开3秒钟快速折叠需要多少次反复的练习才能熟练掌握,钢索的索销长时间反复折叠和骑行时对头管的作用力,导致了松脱等安全隐患,引发了大规模的用户投诉及产品召回,这对品牌的声誉是毁灭性的。
我猜想,也正因为如此,Rob和创始人Alan之间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虽然这些在官方的宣传途径从来没有体现过,但是Alan后来回忆起2011年,他非常后悔的一个决定就是:辞退了具有丰富经验的员工。这里说的具体是谁,我们无法去猜测,但那以后,RobEnglish开始带着他的作品参加北美手工车展NAHBS,第一次亮相时的作品就以令人拍案叫绝的想象力,技惊四座。
折叠车品牌里的“1A3B”到底什么鬼?(2/4)—BikeFriday篇-有驾
此后每年他都有涉及各种类型功能、风格的作品面世。2013年他获得NAHBS最佳展示奖,此后也从未停止过参赛的经历。
折叠车品牌里的“1A3B”到底什么鬼?(2/4)—BikeFriday篇-有驾
这个跑题似乎也很有必要,关于Rob的故事我们以后再讲。(这个坑可以挖大一点)
重获新生:“二代掌门”Pakit
折叠车品牌里的“1A3B”到底什么鬼?(2/4)—BikeFriday篇-有驾
汉娜是创始人阿兰的女儿,从幼年起她就在BikeFriday工厂做帮工,进出库、喷涂货架、缝制行李箱填充物等工作,为她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直到父亲退居二线,又赶上2015年公司财务出现困境,她接过了品牌掌舵人的重任。此时BikeFriday急需改变获得新生,否则将面临破产,汉娜果断的停产了Silk和网红产品Tikit,虽然这让很多粉丝无比遗憾,但是如果这些工艺复杂的产品继续生产下去,这篇文章的主人公-BikeFriday就只能“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了。
折叠车品牌里的“1A3B”到底什么鬼?(2/4)—BikeFriday篇-有驾
早期她大力推广工艺简单的Cargo车型,并且在2016年前后在众筹网站-Kickstarter上发布了Pakit的众筹项目,这算是我第一次看到自己熟悉,创立20年以上而不是初创品牌,在众筹网站上发布的产品。
折叠车品牌里的“1A3B”到底什么鬼?(2/4)—BikeFriday篇-有驾
折叠车品牌里的“1A3B”到底什么鬼?(2/4)—BikeFriday篇-有驾
讲真,直到前不久,我准备写文章之前,我都坚持认为Pakit是BikeFriday产品里,最不值得一买的一款,我看待Pakit都觉得,它是同等轮径和定位但配置降低的Tikit。比如本人最看重的属于BikeFriday灵魂的折叠坐管-改成了传统的插拔坐管。
折叠车品牌里的“1A3B”到底什么鬼?(2/4)—BikeFriday篇-有驾
不过因为撰写这篇文章,我对Pakit重新审视了一番,我仔细看完了有关它的所有视频和介绍,发现这款“乞丐版Tikit“,其实是做了很多优化的:
首先重量上,因为采用插拔坐管,就比结构复杂的Tikit轻很多,还沿用了Silk和皮带版Tikit上采用的Gates皮带传动系统,告别了链条在折叠时弄脏手的可能,车架上贯穿了一个小孔,用一根细管做了个“过桥”打通(不影响车架强度),折叠后头管可以稳稳的插在上面固定,这也是BikeFriday一贯忽略的细节和影响用户体验的部分。
更具有开创性的是,可能因为深谙缝制各类物料的经历,给予汉娜的启发,Pakit是目前唯一可以装在一个防水双肩包里的BikeFriday,这比她父辈的作品更具开创性。
折叠车品牌里的“1A3B”到底什么鬼?(2/4)—BikeFriday篇-有驾
除此之外这还是第一款可选装前驱电动助力花鼓的车型,而且坚持了BikeFriday适应航空旅行的优良传统,10安时的电池组,被分成了4块,每一块独立的电池都不超过民航对锂电池的安全禁令,起价1300美元以下,也是起价最低的BikeFriday,当然你要是把背包、电助力、内变速都配齐的话,就要3000美元了。
折叠车品牌里的“1A3B”到底什么鬼?(2/4)—BikeFriday篇-有驾
到这里关于BikeFriday的故事就告一段落吧,希望每一个对"高端折叠车"有梦想的朋友都有机会在未来,能买到BikeFriday的产品,确保不倒闭,热门车型不停产。
补充一个我认为非常非常重要的内容:可能作为普通人无法体会“袖珍人”即患有矮小症的病人的遭遇和生活方式,这里我要特别介绍BikeFriday品牌一项开展了十多年的业务:基于矮小症患者的特殊身体条件,SPECIALTYBANTAM专门为这些人士提供高品质的定制折叠车服务,因为本身采用的就是小轮径车,比起不是为他们量身定制的童车,BikeFriday也给了他们和寻常人一样,可以带着自行车周游世界的圆梦机会。
折叠车品牌里的“1A3B”到底什么鬼?(2/4)—BikeFriday篇-有驾
我们这期节目不是说3B的吗?别老介绍历史啊,说说BikeFriday这“B”是什么底细?到底贵在哪里?作为一个用户,不贡献点干货我还做什么文章啊?
说几个BikeFriday的主要卖点吧:定制车架、快速折叠、装箱旅行
定制车架:
其实在2008年前后,国内折叠车市场,基本上已经由大行Dahon这样的“车坛诺基亚”打开了,因为价格相对亲民,产品线极其丰富,从14寸-20寸轮径、不同材质、各种形式的产品几乎可以说“应有尽有”了,但是一个市场的全面推广,也就意味着细分市场的产生。因为单一的品牌无法满足全部市场,相对而言,竞争反而可以让市场发展的速度和热度提高。和大行价位、定位差不多的一众台湾品牌,也开始从过去主打日本市场开始进军大陆,虽然那时候的国内消费能力比日本这个沉淀了多年的市场还有差距,但是新市场的用户,还没有形成消费习惯,意味着更多的机会。
任何消费文化、现象中,都包含“档次”这个概念,用价格拉开档次,是最直接且可以量化的方式。很多对普及型产品“玩够了”或者对产品细节不太满意的用户,会把目光投向更高价格的产品,寄希望于通过“花更多的钱买更贵的品牌”,实现自己对某一个产品的更多期待,这也就是本文的主题“1A3B”可以在折叠车市场拥有一席之地的主要原因。
而“定制车架”这个概念对于整个自行车消费市场,包括公路、山地领域。“定制”二字,显得既神秘又具有诱惑力。
虽然现在在高端公路车圈子里,定制车架已经越来越深入人心了,但是10年前,定制的概念对于整个市场来说比较鲜为人知的。
BikeFriday为用户提供了三种以上不同功能、定位的产品,在这个基础上提供车架尺寸的选择、车漆颜色、自由组合(拼色)和管材配置等诸多“定制选项”,可以让你通过动脑+花钱,实现对“个性”的追求-“即便我们车型相同,我也和你不同”。
另外当时关于折叠车的发烧和改装,确实也受到零件可选品牌有限、零件难以与车架和谐搭配等问题(尤其是视觉上)。这种情况即使是没有入门,对零件性能一无所知的“外行”,对于好看不好看的概念,我相信每个人心目中,都有自己明确、主观的判断标准。在装车之前,就可以构思出这辆车你想要的样子,还是具有一定“高级服务”体验感的。
折叠车品牌里的“1A3B”到底什么鬼?(2/4)—BikeFriday篇-有驾
尤其对于折叠车本身,出于“通勤代步”这个定位,很多追求规模的品牌,已经把“尺寸”合理的优化到一定的范围里了,因为折叠车的座高,较其它自行车,是具有更大调整幅度的。但是这就好比一双拖鞋,能兼容不同大小的脚,但终究不如一双合脚的运动鞋更适合走路。“尺寸”是定制服务里最容易量化的部分。
另外说一个概念,BikeFriday的“定制尺寸”,和定制公路自行车的“定制几何”是否一样?个人认为是“有差别而无区别”。因为公路车的定制几何,更倾向于通过调整车架几何角度、车架配管选择、配置不同前叉,甚至坐管后飘幅度,来满足不同身高、体重、体能的人,对于操控性、舒适性、全天候或轻量化的要求。而BikeFriday和这类“定制”,不同之处就在于,它基于满足“旅行、代步、便携”这三大目的,在此基础上实现更好的与用户“和谐相伴”,而且就我自身的体会而言,即便是侧重长途、舒适、安全的“旅行车”NWT,它在城市通勤和短途旅行的过程中,其几何角度赋予的操控感、速度感都是具有较高水平的。
折叠车品牌里的“1A3B”到底什么鬼?(2/4)—BikeFriday篇-有驾
快速折叠
这里就不得不重新解析一下,传统论坛或车友圈总结的-“横向折叠车某种特性VS纵向折叠车某种特性”,这种传统观念。
虽然我承认,对于折叠车来说,越少的折叠部件,可以赋予车身整体性更强的特点,但是就像我经常举例的“不要抛开长相讨论五官”,大眼睛的人就是好看!那么赵薇和李菁就一样好看的咯?我写文章的初衷本就不是为了迎合,甚至是在批判“二元思维”的。
虽然BikeFriday是采用纵向折叠,这个特性也赋予了它,一定的良好车身跟随性、操控感,但请注意,并非仅仅因为它采用了纵向折叠,而决定这一切的。“因为BikeFriday采用纵向折叠,所以纵向折叠的车就是香”,这个论点是绝对片面,甚至颠倒了因果关系。
比如前文提到的Birdy和BikeFriday一样采用纵向折叠,但他们的性能属性完全是不同的,而在这个时代很多技术都不断进化,比如Tern燕鸥(甚至包括700Bike银河)的横向折叠机构,强度都很高(甚至可以说是强度过剩了),不输纵向折叠,但以我的体会而言,他们的操控感依然是有巨大差别的,(同样是BikeFriday不同型号的性格区别都很大)所以在这里不做过多的总结,但是绝不能因为折叠方式这一个因素,去判断一辆车的优劣。
看到这里也许你会问:你骑的是NWT不是Tikit,不是快速折叠的型号,你有什么发言权!
折叠车品牌里的“1A3B”到底什么鬼?(2/4)—BikeFriday篇-有驾
这辆Tikit虽然后来把钢索拆掉了,改成了旋钮式的“慢折”,但是总的来说,它的综合折叠性是突出的,理想的。尤其是折叠后推行的感受,是这个产品综合折叠性的优势所在。也许有人会问:带有易行轮的小布Brompton,推行也很方便啊,折叠也很快速啊,折叠体积还小,Tikit优势何在?我个人认为,再好的易行轮推行,都不及车轮推行时的流畅度,折叠后的Tikit是前轮着地推行,如同前面AlanScholz在视频中解释Tikit开发的初衷就讲到:“我们不会刻意开发轻量化的车身,我们更关注安全,你不需要负担一个车全部的重量,为什么不推行它?”没有额外的辅助轮,同时立管(坐管)下方的圆弧形“把手”可以方便推行时的握持,我认为这就是一个相当理想的状态了。
折叠车品牌里的“1A3B”到底什么鬼?(2/4)—BikeFriday篇-有驾
而且并非在所有的场合折叠车都要完全“收纳”,BikeFridayTikit包括NWT都符合我对这种灵活应用场景下的需求,无需降低坐管,一个动作释放后三角和坐管,完成“半折叠”,比如进入电梯、汽车后备箱,我都很少折叠头管。打开后也无需再调整座高,即可骑行,这不就很方便么?
装箱旅行
我们既然已经知道了BikeFriday是“为了行李箱而生”的,那么就不难理解,它的折叠体积为什么不及小布Brompton、Birdy鸟车亦或者大行K3,这一众折叠后尺寸很小的产品了。因为“只要满足装箱后的便利”,它的功能就实现了。在这里我也承认Brompton配合的B&W装车箱,虽然超出美国航空托运限制一点点(167cm),价格也比新秀丽29”行李箱还便宜了60美元(我只说欧美行情,国内经销商定价我干涉不了),但是我更喜欢的是BikeFriday的拖车,这几年间,给我的生活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折叠车品牌里的“1A3B”到底什么鬼?(2/4)—BikeFriday篇-有驾
虽然现在我把它卖掉了,因为经常搬家的缘故,确实比较占地,但是也可以随时再买嘛!毕竟车我留着呢。
折叠车品牌里的“1A3B”到底什么鬼?(2/4)—BikeFriday篇-有驾
另外提醒一下很多购买二手BikeFriday的网友,不要认为买了它,你就能直接拖动拖车了,千万不要这样想!因为拖车钩是在选车时候“升级选装”的选项!如果你购买到的二手BikeFriday没有下面这个,位于车架非驱动侧的焊接在车身上的底座,你还需要购买一个附件,才可以拖走拖车。
折叠车品牌里的“1A3B”到底什么鬼?(2/4)—BikeFriday篇-有驾
讲真:小布装箱的体验,肯定在一众BikeFriday的体验之上,因为你不需要拆掉任何零部件就可以完成装箱,但是拖着走又是个麻烦事。这样吧,我为对此感兴趣的朋友做个分析,对你们一定有用:当你了解到自己前往的目的地时,再在Brompton或者BikeFriday之间选择。比如你前往的地方是城市,住酒店,压马路,行李方便寄存,你还会回到原点,登机或火车返程,我推荐你Brompton!!!但如果你是一个纯正的户外爱好者,去往的是人烟稀少的国家公园(也叫大野地)下了飞机就不住酒店,或需要完成露营,偶尔翻山越岭,那我认为可以选择BikeFriday,改装大传动比山地车套件更适合这类旅行,选择更偏向旅行车属性的NWT或者碟刹车llama,甚至Tikit都是可以的。
折叠车品牌里的“1A3B”到底什么鬼?(2/4)—BikeFriday篇-有驾
终章:到底值不值得买?
其实我们从工艺上看,全系采用钢架制作的BikeFriday,在轻量化上并没有比Dahon这类折叠车有明显的优势,可能比同样是钢架的Brompton稍好一些。但是今时不同往昔,Brompton如今的轻量化方案,可是非常丰富的,即便是侧重轻量化的PRP,也未必有明显的优势,折叠体积上也没有Brompton有优势,折叠完还那么大一坨,“好像一捆呐喊着扭曲的柴火”,快速折叠的Tikit还停产了。那么BikeFriday终极的优势到底是什么?
其实和横向折叠比起来,BikeFriday的纵向折叠,省略掉了折叠扣这个部件的开发,反而比横向折叠车“简单、高效、可靠”。既然采用横向折叠的Dahon工艺并不比BikeFriday简单许多,那么为什么BikeFriday比Dahon贵那么多?结论一个字:量
BikeFriday是因为它的产能,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量,才在美国本土生产的。假设BikeFriday年销量3000台,而不知道什么原因,从今天起,它的订单突然间以数倍增长,变成一周就要3000台,那么这家公司的信誉是不是马上就要“破产”了?网站上承诺的3个月交货是不是就交不上了?其实恰恰因为BikeFriday一直以来,都可以自给自足,才能在俄勒冈“坚持美国本土手工制造”,它的产能和销量以及利润,是相对平衡的,产品也能满足原有的定位,符合这类用户的需求。
而且和上一篇文章讲到Birdy的售价问题一样,BikeFriday是按照美国市场价格,定位自身价格的。大家在国内看Dahon的价格,同样是2-3K的车型,到了欧洲和美国其实售价就翻了一倍。所以说欧美的民用车价格比国内民用车价格高,Birdy、BikeFriday、Brompton其实没有显出如国内一样巨大的价格落差,仅此而已。
折叠车品牌里的“1A3B”到底什么鬼?(2/4)—BikeFriday篇-有驾
解决用户的需求,也让我们看到了,无论BikeFriday再怎么艰难,创始版车型NWT依然在产,而且包括PRP在内的几乎所有车型,“可装进旅行箱的折叠车”这个核心追求没有变过,那么就给有这类需求的用户,提供了一种选择,也就是当你需要一辆可以“伴游”的折叠车时,尤其是去拥抱大自然,不方便寄存行李的地方,那么拿出一部分预算,买一辆BikeFriday,锻炼一下动手能力,按照说明书学会拆解、组装,然后带它走,而他还能伴随你很多年,确保你畅快、安全、舒适的骑行,才是选择这个产品最值得的地方。(它都能带你都奔向诗和远方了,通勤更不成问题了好吗?
—————————————全文完——————————————
第一款BikeFriday的诞生:
RobEnglish的履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